浅析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对策

时间:2022-10-27 04:51:01

浅析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对策

摘要: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进程的有机结合对于教学的深化改革确实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本文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硬件; 软件;整合对策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课堂教学,是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手段,我们应加强教学研究,探索与各学科合理的整合方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依据,坚持课程改革和创新精神。下面谈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 “硬件”问题

这里所说的硬件问题,具体来讲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需要一定的物资条件,要使硬件和软件的配备满足一定的数量和质量。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学信息技术扶持的力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确实也制定出了一些相应政策,中学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也日趋完善。

2 “软件”问题

“软件”问题说到底是“人”的问题。这里所说的“人”包括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中必须要对“人”有正确的认识,“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1 教师的问题。

2.1.1 技术培训不够全面。

一直以来,相当部分应用培训仍停留在演示型的课件制作上,或者是机械地套用某一个课程设计模式,真正把信息技术应用融入教与学全过程中的培训甚少。培训在质的方面没有创新,这就创造应用始终在初级层次徘徊。这是导致我国当前信息化教学水平低下的直接因素。所以,探索新型的师资培训模式和运行机制是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师资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到信息化教学水平的高低优劣,关系到教育信息化的成败。

2.1.2 对课程整合中的课件认识误区。

有些教师认为整合就是要把教学上用到的各种媒体集成到一节课的课件中去。例如:一位语文教师要开设一节公开课,自已用Authorware做了课件,同时要求电教室帮他在一张VCD上截取一段长十分钟的电影片段放到课件,结果课件容量很大。本来是拿一张光盘可很方便在VCD机上或计算机上用超级解霸软件等播放就能解决的问题。

2.1.3 对课程整合中的网络教学误区。

这里指的是一些教师认为在机房里用网络课件上课就是整合。真正的网络教学,应该是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通过搜索工具自己查找相关的知识,并通过留言本、BBS、E-mail、作业提交等方式实现即时的交流与反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最终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益。

2.2 学生的问题。

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能型学科,要熟练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进而转化成一种技能,非一朝一夕之功。拿我们这里的中学来讲,由于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各校开设信息技术及教学实践情况良莠不齐,导致了这部分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和信息素养参差不齐,这给我们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的教学难题。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对策思考

3.1 学校要加强信息技术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学校要加强资源及软件建设。校园网上可以为学生提供网络课程、丰富的学习资源,交流讨论的空间、并且应及时更新、 定期维护。在软件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购买现有的教学软件,自制软件,向软件公司定制等。在资料库的建设方面,应建立网络教育资源信息中心,并在资源信息中心中建立不同学科和主题的教育资源,,加快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加强论坛、博客开设,为教师提供交流研讨环境,建立与专家交流的途径,建立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的渠道。

3.2 重视教师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技能的培养。

3.2.1 学校必须注重教师信息教育观念、意识和思想的培养。

3.2.2 树立全新的资源观。教师在精通学科内容的同时应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学会用BBS、博客等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和组织管理技术,并自如地驾御网络平台,汇集专题资源,高效地组织教学。

3.2.3 转变传统的课程观。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发挥自身潜能,以优化教学过程;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应向学生提供获取信息资源的工具和方法,善于采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积累经验。

3.2.4 树立新型的发展观。教师应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为目标,变单纯的信息获得和经验增长为知识的主动建构与能力的拓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主动探究,在学习中不断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不断提高创造力。

3.2.5 重视认知与操作协调发展的实践观。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具体而丰富的客观世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操作方法,提高操作水平,促进认知能力与操作能力同步发展。

3.3 采取多种途径,例如听讲座、实际操作或讨论交流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掌握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技能,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文字处理、因特网基础、文稿演示、电子表格、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等。

3.4 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时要讲究实效性,克服盲目性,课件的制作要体现创新性。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多媒体的功能进行合理组织,充分发挥其特性,在设计课件时,要体现教学内容、方法及媒体组合的创新,让现代教育技术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潜能。

4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网络学习

首先,要让学生学会信息技术基本操作。其次,要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最后,因为中学生的自控力较差,网络上的东西良莠不齐,在因特网上容易迷失方向,教师要及时监控。

尽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其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所取得的成果。实践表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进程的有机结合对于教学的深化改革确实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必将获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论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新阶段,计算机世界报,1999年10月13日“专家论坛”。

[2] 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3] 教育部赴加美教育考察报告,世界教育信息,2000年第8期。

上一篇:一个不等式的商榷及推广 下一篇: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口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