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会更好吧

时间:2022-10-27 04:44:01

12月5日,酝酿了很长时间的“深港通”正式开通了。内地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个协议组合购买香港市场的证券,同时海外投资者也可以购买在深圳交易所上市的证券。很多业内人士赋予“深港通”非常重大的意义,比如,引进了价值投资者,从而改善内地投资者的投资观念;以及像“沪港通”那样开启一个大牛市。

这些幻觉我们可以一个一个来说说。

首先说改善内地证券投资者投资风格这个问题。这很可能会落空吧。一个先例就是2014年11月开始的“沪港通”,它似乎对中国内地投资者成为所谓的价值投资者毫无作用。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沪港通”开通半年之后,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出现了剧烈的波动。只从波动剧烈程度和时间对比上看,2015年股市震荡的剧烈程度大于2008年。

在那年的震荡中,内地投资者整体对投机的热衷程度也超过了2008年。而造成内地股票市场繁荣骤起而后又骤衰的原因,正是投资者普遍投机心态太重,大量运用融资杠杆。

而通过“沪港通”进入内地投资市场的投资额度在整个A股市场中所占比例非常低(不到1%)。对整个市场的价值认同偏好也起不到很大的影响。而“深港通”在对普通投资者的投资“指导”方面大概也就能和“沪港通”达到类似的程度。

实际上一个区域市场的价值认知是基本不可能通过“深港通”这类东西来改变的。而投资者只有通过长期投资经验的积累才可能有所改变,这也不是监管部门着急就能解决的问题。

另一个问题,“沪港通”曾经给内地市场带来了一个大牛市,所以“深港通”也会带来一个同样的牛市吗?无疑,“沪港通”带来了牛市,这是个券商式的判断―券商总是希望人们频繁交易。“沪港通”之后的大牛市很难说是谁带来的。

在2014年年底,中国内地股票市场价格的上涨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决策层以及有关部门的扶植。那时候决策层不希望通过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把一部分降杠杆的任务放在股票市场上。而做出这种政策设计的同时,正好和“沪港通”开始运行的时间重叠。

那么,现在的“深港通”会有这种好运气吗?很可能,是的。也许“深港通”的运气比“沪港通”还要好一 些。

在2014年年底,全球资本市场的风险水平比现在要低很多,起码在感知上是这样的。当时,欧洲央行正盼着它们的欧式量化宽松起作用。日本的安倍经济学也正处于效果最好的阶段。那些资源型的新兴经济体,比如金砖四国中的巴西情况还没有现在这么糟糕,委内瑞拉也还没恶性通货膨胀到灾难性的地步。

在那种情况下,中国的资产估值并不吸引人,投资者们更愿意把钱拿到美国去买国债。

而现在,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资本市场风险明显增长。英国脱欧可能造成英国衰退,而欧洲联盟也因此动摇。日本的安倍经济学对日本的改革陷入焦灼阶段,这让人怀疑这个国家会滑向滞涨状态。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把很多本来就充斥着不确定性的问题放大了,特别是在欧洲和新兴市场经济体。虽然在11月后,美国股票市场受“特朗普效应”的影响出现大幅度上涨,但相信这种现象在今年年底到明年1月之间就会消失。资产荒变成了全球性事件。

在这个当口,中国内地股票市场和高等级债券,成了相对安全而且估值较低的产品。所以,与原先“沪港通”开通时不同的是,很多海外机构投资者对“深港通”以及对中国内地资本市场表现出了兴趣。

在资本市场,很多时候,比较慢的变差也会成为一种优秀。

上一篇:早期干预 “消灭”半数糖尿病 下一篇:“无糖”“低脂”可以“作弊”?纯属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