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时间:2022-10-27 04:01:52

谈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感到枯燥,最终失去对历史的兴趣,对历史教学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历史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在历史人物的得失中吸取智慧和经验,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情感,在历史学习中得到情感的升华。为了改变历史教学中的枯燥局面,应当努力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最终达到历史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历史教学;趣味;策略

历史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为学生展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通过历史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操。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应当结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到学习历史的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历史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地进入到历史学习的状态中。

一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达到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热情的目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能够适应不同历史内容教学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化教学的窠臼,从而能够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历史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其中的历史背景,最终会导致学生学习上的障碍,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历史内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问题为导向,英国为什么要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什么,中国又是怎么战败的,留给中国的教训是什么,对中国的社会影响又是什么。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看到鸦片战争的全部面目。在围绕鸦片战争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地用一些小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一些能够反映当时人民精神面貌的文章,反映政府管理人员——皇帝以及身边大臣的思想来进一步地突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可以看到腐朽落后的中国是怎么样一步一步地沉沦了。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围绕重点人物展开,帮助学生了解当时政府官员的思想动态,例如禁烟英雄林则徐是什么样与英国的商人交涉的,英国商人的想法和目的是什么样的,例如英国为什么要在中国贩卖鸦片,中国为什么又反对鸦片,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中国和英国之间在鸦片问题上的矛盾,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获得对鸦片战争的全面理解,使学生看到落后的中国不仅国力衰弱,同时政府高级官员在面对英国人时也带有历史上的局限性,对于英国人和英国认识有限。通过鸦片战争还可以进一步地引申到个人的身上,如果一个人在思想上自我封闭,不思进取,也会被社会所淘汰。

二充分地应用信息技术

对于历史来说,其内容和形象是久远的,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也是非常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思考借助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拉近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尽快地投入到历史课堂中。在网络时代,信息资源愈来愈丰富,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善于应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历史文化是其中重要的内容,文物是体现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在接触历史知识之前很少对历史文物感兴趣,即便是参观过历史博物馆,也难以了解到历史文物所代表的含义。信息技术能够在网络上塑造出虚拟的博物馆,还可以结合重点文物,利用视频等方式来再现历史文物的制作流程,例如比较珍贵的青铜文物,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文物的出现的过程,认识到文物上图案的含义以及来源,使学生能够认识到青铜文物珍贵的意义以及所体现的审美意义等,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的过程;还可以结合时代来进一步地引申,例如在民国初期为了防止我国的历史文化外流到国外,一些匠人充分地利用了传统的方法专门制作假的青铜作品来卖给外国人,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小说和影视作品,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视频再现的方式,能够使历史文化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打破了历史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历史课堂的科技性,同时还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地多样,而且能够通过声音、图片等方式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印象。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拓展了课堂的空间,使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方式不再仅仅局限于教材,不再局限于课堂,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发现历史,研究历史。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卡通化的历史人物形象,这些历史形象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而且接受度也更高,从而使历史教学更加地有趣。

三发挥历史故事的吸引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非常强,而且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对于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会自发地进行阅读和了解。其中历史故事具有独特的魅力,在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解,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借助历史故事,还能够满足学生情感的需要,例如在讲解“凿壁偷光”的故事时,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古代人学习的勤奋,能够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使学生能够更加地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同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地启发,凿壁偷光中主人公阅读的书籍是什么材质的,与纸张的制造结合起来;将匡衡的一生作为故事为学生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讲解一些历史过程时,教师可以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那么学生可能会很感兴趣,而且感觉不过瘾,为了探究会在课下主动地翻阅和查找相关的书籍,进一步地挖掘其中的细节,从而在阅读之后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最终能够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当学生通过阅读等方式掌握了大量的历史知识时,就会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也慢慢会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关注,在历史小故事的学习过程中收获到快乐。教师在讲解历史小故事时,应当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故事的趣味性,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积极性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课堂设计,针对具体的历史教学内容来插入相应的故事,从而使课堂更加地连贯,使历史故事能够更好地贴合课堂的实际。试想一下,在枯燥的历史讲解过程中引入一个有趣的故事,能够使学生从沉闷的课堂中清醒过来。对于一些难度比较大的历史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历史小故事来降低难度,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在《贞观之治》时,了解和学习武则天是教学中的难点,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将武则天的生平利用故事的方式穿插在一起,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武则天在不同时期的思想情感的变化,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武则天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在《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故事的方式来讲解中日之间为什么会发生战争,日本侵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的目的是什么,日本是否达到了它的目的,中国在这一次的战争中失去了什么,对于中国有什么影响,可以通过一些歌谣、特别的人物形象等突出战争对普通人的细微影响,这样能够将大的历史事件与普通人联系起来,使中日战争的讲解能够更好地找到着力点,达到强化学生记忆力的目的。此外,还可以与本单元中的历次中日战争结合起来,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分别对应一个历史故事,反映出战争在普通人身上留下的烙印。通过故事的形式,能够改变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从而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历史所涵盖的知识范围非常广泛,而且难度也比较高,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加强课堂设计,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与时俱进,积极地应用现代教学技术,不断地拓展课堂教学空间,使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思想和智慧,加深学生对历史的印象。此外,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从时代中获得灵感,将现实社会与历史结合起来,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这样能够拉近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还能够实现学以致用,达到历史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志华.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学子(理论版),2016,23:29.

[2]赖晓玲.如何增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新课程导学,2016,34:94.

[3]赵广西.增强课堂趣味性,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J].新课程(中学),2016,09:201.

[4]李江华.浅谈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J].中学课程资源,2015,04:24-25.

作者:许兰香 单位: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时风中学

上一篇:历史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一篇:果树栽培技术措施对果品安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