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吗 重庆也有皮影戏

时间:2022-10-27 03:55:03

知道吗 重庆也有皮影戏

提到皮影戏,每个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幕场景——

一套角色各异的平面偶人,一块洁白的幕布。待夜幕低垂时,二胡声、打鼓声响起,平面偶人在幕布后随之舞动,耳畔的音乐和唱腔让人情绪跌宕,喜可让人心舒气爽,悲能致人催泪而下……

在人们的印象里,皮影戏作为中国民间最古老的一门传统艺术,更多盛行于河南、山西、陕西等地。鲜有人知道,在滚滚长江之畔的重庆巫山县,皮影戏同样在此静悄悄地流传了千年,被称为“三峡皮影”。

闻名于世的“中国影灯”

巫山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位于重庆市最东端,素有“渝东南门户”之称。而三峡皮影戏也正是得益于如此地理优势,在巫山人民世世代代勤劳动的汗水中孕育滋生并演变发展,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关于皮影,不得不提及一段来自西汉时期的典故。

相传,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汉武帝日日思念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某日路遇孩童手拿布玩偶玩耍,影子倒影在地上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为之一动,便用绵帛裁成李夫人的影像,图上色彩,并在布偶手脚处装上木杆。待天黑后,围上幕布,点上蜡烛,恭请汉武帝帐中观看。汉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据史料记载,中国的皮影在宋代(960—1127)已盛极一时。每逢节日,皮影戏台多得数不胜数。到明代,仅北京的皮影班社竟达五十家之多。公元十三世纪,皮影表演作为一种娱乐项目,融入蒙古军营。后来,皮影便随军被带到了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国。之后,皮影犹如随风飘散的蒲公英,流传于东南亚各国。

随着社会发展的风云变幻,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中国的皮影开始流传到欧洲。1767年,法国的传教士来到中国这方热土,被眼前这独具特色的民间戏剧深深吸引,便将中国皮影带回了法国,并在巴黎、马赛等地演出,曾轰动一时,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国影灯”。

追溯三峡皮影戏的渊源,则是明末清初时期,四川、湖南等地的流浪艺人将这门艺术传入了三峡地区。在这里,皮影一开始是最古老最常见的向神灵祈愿的工具,后慢慢演变为农人们的娱乐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而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看一场皮影戏也逐渐成为了巫山人民缓解疲劳,增添生活乐趣的主要方式。五彩斑斓的皮影角色,洁白通透的幕布,绚烂耀眼的灯光,伴随着优雅而不失激情的曲调唱述,在巫山地区,这样的表演就时常激荡着观看者平静的心灵。通过世代的传唱,并结合本土文化及民俗风情,巫山地区的皮影慢慢地拥有了鲜明的地域特色,成长为三峡皮影戏的典型代表。所以,三峡皮影戏也被称为“巫山皮影”。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一大批皮影群体和皮影家族,使三峡皮影戏声名远播。

曾有资料记载,在巫山县当地最多时分布有15个皮影戏班子。直到今天,仍然还能在巫山各大乡镇见到三峡皮影戏的身影,作为中国皮影的重要分支,三峡皮影戏可谓是生生不“熄”。

光影背后的戏剧传奇

皮影是历史的见证者。

作为三峡皮影戏知名表演者及传承者的杨元国,至今还带着自己的杨家班走乡串镇,表演皮影,他既是见证者,也是三峡皮影戏起起落落的亲历者。

说到皮影戏,那就不得不提及幕布背后那一张张形色各异的偶人。杨元国说,皮影制作材料根据当地使用兽皮而定,在中国,皮影制作一般使用牛皮、羊皮、驴皮、猪皮等,其中牛皮也是三峡皮影戏应用最广泛的材质。

选用一块合适的兽皮对于皮影的制作及呈现效果至关重要。“选好后,要将上面的毛和血清理干净,然后经过药物的特殊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角色的头、四肢、躯干等要各自独立,然后再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皮影演员操纵,令皮影角色活动” ,杨元国拿出一个表演时用到的皮人示意着。

而皮影上色及图案选择也很讲究。皮人上色一般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皮人的绘画染色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型及服饰多以花、草、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人物的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在不同题材故事里的表现着善恶美丑。

巫山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原宣传科科长吕建中向本刊记者介绍到,“三峡皮影戏剧目被划分为两大类:古代戏和现代戏。内容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如《封神榜》、《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杨家将》、《西厢记》等。其音乐唱腔糅合了川剧、湖北梆子戏、土家戏“端公舞”等音韵,并加入了巫山本地的山歌和民间小调,借鉴、创新了呆呆调、花鼓调、可可调、唢呐板等,显得更加神秘而又独特”。

三峡皮影戏声腔方面主要有“九板十三腔”,“板”指乐器演奏,“腔” 指唱腔,韵律极为严谨。“九板”包括《抠板》、《倒板》、《三板》、《苦板》、《高腔》、《一字》、《二流》、《四平》、《七句半》,跟随剧情时而急促、悠缓,时而雄壮、凄婉。“十三腔”则是指《一字》、《二流》、《抠板》、《倒板》、《三板》、《苦板》、《高腔》、《四平》、《七句半》、《滚板》、《南路》、《上天梯》、《香罗带》。除此之外,还有呆呆调、花鼓调、可可调、唢呐板、堂戏调等。

杨元国称,通常一出皮影戏分为上下场,时间一般在四个小时左右。中间休息时不能冷场,一般会唱具有皮影戏调门的三峡山歌。比如,“花鼓调”《送郎》:“送郎送到床帐外,手摸灯盏泼了油。郎说泼油是小事,姐说泼油是兆头,露水夫妻难长久。”这首情歌唱词形象生动,风趣之处常能令人开怀大笑。

今年58岁的杨元国,对于三峡皮影戏中的剧目及“九板十三腔”早已烂熟于心。在洁白的幕布后面,杨元国一行人,熟练地操纵着偶人,伴着乐队说唱,有声有色地表演着剧情故事。民间神话故事最受欢迎,当一个个腾云驾雾等高难度动作在幕布上出现时,总能赢得满堂喝彩,尤其是小孩,看得目不转睛,百看不厌。

孤独皮影人的自白

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残酷现实是,流传千百年的三峡皮影戏,如今渐渐走向落寞。已有四十年皮影演绎生涯的杨元国就向本刊记者感叹到,“在巫山各大乡镇表演,村民早已没有以前的专注与热情,他们现在要的是铜鼓、唢呐的热闹。”

只有回忆起自己当年与皮影的结缘时,幸福的笑容又重新回到杨元国的脸上。那是在1973年的一个晚上,村里请人表演皮影戏,站在门口的人群堆里,18岁的杨元国被眼前这生动的表演深深吸引。“日出东方镇召南”,一声唱腔之后,随着“咚”的一声,鼓响、唢呐齐名,一个生角皮影儿在唱腔配合下跃入屏幕……这幕戏表演的是《薛仁贵征东》的故事,杨元国不仅记住了戏名,也记住了皮影。

当晚,杨元国便找到了当时皮影表演的秋泽华师傅,要拜他为师。按照行规,皮影一般是叔侄、父子相传,非特殊情况,很少传外姓人。所以,秋泽华并没有答应杨元国的请求。失落的杨元国并未就此放弃,为了能学会皮影戏,他开始潜心研究皮影,邻村只要有皮影戏演出都能见到他的身影。而且,杨元国还会时不时去秋泽华家“骚扰”,请教皮影相关的问题。经过几个月的接触,秋泽华被杨元国的坚持和诚心所打动,这才决定收杨元国为徒。

皮影的历史、皮影的制作、皮影表演及表演时的配合……秋泽华师傅毫无保留地将皮影的技艺传授给杨元国。后来,杨元国成立了专业从事皮影表演的“和亲班”,也就是当地人口中的杨家班,目前有六名成员。

“皮影戏在宾客猜拳行令中自娱自乐地进行,抑扬顿挫的唱词和悠扬的鼓乐,在漆黑的山野里落寞的响起……”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电视、广播等渐渐取代了皮影在村民心中的位置,杨元国每每在皮影表演间隙都会发出无奈的叹息:“还有多少人愿意静下心来认真观看表演?”约三个小时皮影戏表演完后,杨元国他们会拿到300多元的辛苦费,随后收拾行头,打着手电悄悄往家赶。

“相比大都市金钱的诱惑,皮影表演微薄的收入,致使现在愿意学习皮影的人也越来越少。”杨元国说,目前自己有3个徒弟,且都是免费教授的外姓族人,年龄最大的30岁,最小的20岁。“他们现在时常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未来的出路在何方”。

杨元国坦言,皮影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其本身也带有一定局限性。比如,皮影表演故事选材全是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故事,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难以看懂听懂。加上如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年轻人不在愿意花时间去慢慢品味皮影戏。

文娱生活的丰富、技艺的衰落、传承后继乏力等无不影响着这门千年艺术的生命力。目前,巫山地区皮影戏班子仅存三支:一是骡坪镇路口村的黄家班,二是官渡镇雷坪村的李家班,三是楚阳乡的杨家班。

面对三峡皮影戏濒临失传的窘境,作为巫山文化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材料整理人之一的吕建中也是同样焦急。不过,对从事三峡皮影戏这门技艺传承、保护的人们而言,稍微令他们感到欣慰的是,三峡皮影戏已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预示着这门技艺得到了重视。不管是杨元国,还是吕建中,在本刊记者探访三峡皮影戏的过程中,听到他们说得最多的心愿便是“只希望三峡皮影戏能够长久地发展下去”。

上一篇:上车,走吧! 下一篇:谈天说地清茶馆:人生滋味尽在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