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特殊孩子学习汉语拼音的反思

时间:2022-10-27 03:40:37

对特殊孩子学习汉语拼音的反思

摘要: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难攻的堡垒。汉语拼音形状抽象,读音易混淆,学生一时很难适应,从而导致了许多有智力障碍的特殊学生对拼音学习缺乏兴趣,一见拼音就头痛。在教学过程中,我从激发兴趣入手,合理安排学习内容,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发动家长进行配合辅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喜欢汉语拼音,积极主动地学习汉语拼音。

关键词:特殊孩子 汉语拼音 兴趣 内容 手段

让智力障碍儿童学习汉语拼音,是为了帮助他们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和矫正语音障碍。可以说汉语拼音是语文学习的开始,又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但拼音只是一些简单的符号,学生学起来总觉得枯燥无比。对正常小孩来说汉语拼音都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难攻的堡垒,更别提有智力障碍的特殊孩子了,他们学习起来更是难上加难。我与学校教导处协商,每周开设3节汉语拼音课程。我经过一学期的摸索、研究和反思,现小结如下。

一、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重要因素。那怎样激发特殊孩子的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呢?首先是要学生明了汉语拼音的重要性,告诉学生汉语拼音可以帮助我们纠正发音、认字、查字典、读故事,还可以发信息、聊天等。用一句顺口溜概括就是:学习拼音用处大,识字读书要靠它,帮我学好普通话。其次,利用直观形象的视频学习汉语拼音。经过比较、研究,我认为中国儿童教育资源网里的学汉语拼音的视频很好,它包括字母的发音、形状、书写,在一句话里学习说音节等,学完一课的几个字母后还有复习的视频。它有图片、动画,学生很喜欢看,喜欢跟着读。再次,将教材的重、难点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或顺口溜、口诀让学生吟诵。例如学习“b、p、m、f”时,是教学拼音方法的起始课,可利用“前音(声母)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的口诀,帮助学生掌握两拼音节的方法;又如,在教学三拼音时,将拼音要领编成口诀“声轻介快韵母响,三拼连读很顺当”,帮助学生领会拼音方法。最后,用游戏的方式巩固练习,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一种享受。我一般采用一些比较简单易行的小游戏,比如说开火车读、青蛙蹲、击鼓传花等游戏。比如,学完了ɑ的四声后,请4个同学每人拿一张卡片,老师或同学说ā蹲,拿ā卡片的同学就蹲下去,说à蹲,拿à卡片的同学就蹲下去,蹲得又对又快的同学不仅能得到表扬,而且还有小奖品奖励,同学的积极性很高,每个人都想上去玩。这样不仅巩固了知识,还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加强训练,正确发音

特殊儿童不只是在语言发展的速率上与普通儿童有所差别,其语言运用的品质也较普通儿童差,而且此现象随智力落后程度的加深而更加明显。调查(沙金,兰亚斯,1991)显示: 轻度智障儿童的语言障碍发生率为42%;中度智障儿童的语言障碍发生率为72%;重度智障儿童的语言障碍发生率为100%。我班大部分同学都属于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而且3个自闭症孩子在语言方面的障碍比智障孩子严重,有的只会重复别人的话,有的喜欢自言自语,说一些常人听不懂的话或发出一些怪异的声音,所以对存在比较严重的语言障碍的学生进行一些训练是很有必要的。(1)我常教他们做舌操、面部操,训练舌的灵活性和唇部肌肉,以提高语音清晰度。(2)进行发音训练。利用吹气球、吹泡泡等游戏训练他们对气流呼出的控制;用闻各种气味、深呼吸等方法训练他们对吸气的控制;通过让他们模仿说有意义的词语或句子,来提高言语中对气流呼出时节奏的控制。(3)利用听故事、看电视等丰富他们的词汇量。

三、结合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程序

智障孩子的学习特点是接受能力差,所以安排学习内容要针对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内容要少,步子要慢。比如说普通小学里“b、p、m、f”最多两课时就完成了,但是我却花了4课时,每节课我只安排学习一个拼音字母,让学生认识字母的音、形和书写,学会声母与单韵母的拼读。学完了一课后,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强化。所以一学期下来,我只教了6个单韵母和23个声母。

因为智障儿童的序列处理优于平行处理。我在教学时,尽可能用序列性的交代,让孩子一步一步地完成事情,比如拼读音节b—à—bà时,先教同学读出b,再读出单韵母à,最后“两音相连猛一碰”,读出音节bà。

四、字母发音,多听多读多纠正

我觉得智障孩子学拼音的发音,不需要强调发音部位、送气方法等,比如抵住上腭、硬腭等词语,即使讲了他们也听不懂,搞不清,有时还会混淆。我在教字母时多让学生观察教师的口型,多听、多读、多纠正。比如在教“f”时,一个同学老是读成“b”的音,我让她看我发音,把她的手放在我嘴前,让她多观察,体会发音的位置,气流从上牙缝中出来。但是她上嘴唇肌肉比较松弛,试了好多次还是不行,我就想了个办法,让她用手指把上嘴唇中间部分捏起来再发音,这样她就能正确发出f的音了。

五、联系生活,多渠道学习汉语拼音

语文学习外延等同于生活外延。课程来源生活。生活即课程,课程即生活。汉语拼音本身就是学习汉字工具,因此,汉语拼音学习应该重在运用。在学完了全部声母之后,我就让学生为身边一些物品标上音节做成卡片,然后贴在上面。有的贴在家里,有的贴在教室里,给学生营造出拼音学习氛围,让学生时刻能见到拼音,在多看多读中熟练掌握音节拼读。在学完全部字母之后,我每月给他们一首诗,让他们去拼读,还经常让学生看图或看实物写出音节,用听写词语等形式复习汉语拼音,让学生试着用音节记录下看到听到或想到的词语,在图书角上摆上低幼拼音读物供学生课外阅读。

六、家校结合,多巩固多泛化

智障学生的记忆力差,课上学习的东西,有的下课后就忘了,有的甚至读10遍,等过了1分钟后再问就又不知道了。所以复习巩固是很重要的。但是光靠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与学生家长联系,请他们克服困难,每天抽出10到20分钟的时间,帮助孩子把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这样多读多写后,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情况大有好转。

我班有3个孤独症孩子,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够,要求孤独症孩子家长陪同上课。上课时家长尽量多提醒孩子看黑板,听老师讲。老师提问时也尽量多请他们回答。他们除了上大课外,还需要一对一的辅导,进行复习巩固和泛化,才能掌握学习的知识。比如,学完了音节cā后,指导家长回家后告诉孩子怎样擦,用什么擦,擦什么,让他们动嘴动手,体会“擦”的意思,学会“擦”这个动作,会说“擦什么”这些词语。

总之,特殊学校的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特殊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机会,让他们在直观、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汉语拼音,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一种享受。

(责编 张亚欣)

上一篇: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文化作用 下一篇:班主任工作也能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