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生产人身安全风险的管控对策

时间:2022-10-27 02:57:43

电力生产人身安全风险的管控对策

摘要:笔者结合电力生产工作实际以及生产施工现场工作的风险统计,全面分析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风险控制的难点和问题,全面从管控人身安全风险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等方面提出管控的对策要求,阐述了防止电力生产人身事故的管控措施,提出专项措施要求,希望给人身安全管理和防范电力人身事故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电力安全;人身安全;风险控制

Abstract: the author combines power production practice and production site work risk statistic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of the site's personal safety risk control from the aspects of safety, comprehensive risk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measures, technical measures, safety measures such as the request control measures, the production of human body to prevent power accident control measures, put forward a special measure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personal safety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power accident work.

Keywords: electrical safety; safety; risk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电力生产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也是建立各项安全制度的出发点,“安全第一”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和基石,只有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要求,各项安全制度才能落地。长期以来安全工作天天做,预防工作经常抓,但安全问题仍然不断出现。问题的根源在于抓安全只是注重表面和现象,没有深入剖析深层次原因,找出问题的本质和根源,从细节着手,抓事故风险防范和管控。

1.电力生产的问题和人身风险的分析

1.1存在问题。一是制度执行方面,作业班组执行管理制度刚性不够,不按流程执行,执行过程的记录不全。作业表单执行问题。二是项目建设管理方面,配网、农网项目的安全管理力度不足,缺乏规范化管理手段,验收工作把关不严;项目建设管理存在“以包代管”。三是一线人员的能力与培训方面,基层单位的培训策划、过程管理不到位,特别是县级企业班组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缺乏技能培训,或培训针对性不强,工作能力不足。四是班组安全管理规范化不足,信息系统、作业表单应用不规范,从而也导致了工作质量下降。

1.2主要风险。根据电力生产的特点,主要的人身风险涉及触电、坠落、外力外物伤害、车辆伤害、烧烫伤、中毒、窒息、坍塌八个类别,广东电网评估出年度人身风险12254项。据统计,风险主要分布在触电、外力外物伤害、坠落伤害等三大类,占总数83.4%。其中,触电风险识别出4337项,占总数的35.4%;外力外物伤害风险识别出3526项,占总数的28.8%;坠落风险共识别出2354项,占总数的19.2%,原因在于攀登杆塔等高空作业相对较多,带来坠落风险。而根据风险等级统计,中高风险中,触电、坠落、外力外物致伤分别排名前三类,三大类风险所占比例达80%以上。

2.人身安全风险的管控

安全生产工作应贯彻以风险管控为主线,落实风险管理责任,以基层风险控制措施执行为重点,提高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进安全生产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实现安全生产风险可控在控。现场安全生产工作重在基层、重在班组、重在现场,要从安全生产管理特性要因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从涉及人身安全的内因和外因着手,按照分类、分级、分层、分专业的“四分管控”的原则,落实风险管控措施。一方面明确安全职责,促进安全责任的落实;另一方面通过统一规范生产现场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内容、标准和要求,为现场人身安全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的使命。

2.1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

安全责任的落实,事关风险管控措施的成败。

2.1.1责任清才能作风正。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必须严格落实并执行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制。各单位应完善安全生产组织架构,明确各级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基层的安全,作为战斗堡垒的重点在班、站、所和项目管理部,班站所长和工作负责人的职责落实情况直接影响一个安全生产的作业面,安全作业的现场勘察、作业组织、方案审核、现场措施、人员组织、工作分工、安全交底、现场监督、过程检查、执行落实以及工作的中断和结束各个环节都彰显了责任制落实的重要性。作为负责人应认真组织现场勘察,做好记录,主要是查看现场施工作业需要停电的范围、保留的带电部位和作业现场的条件、环境及其他危险点,并根据现场勘察的结果编制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经本单位主管生产的管理人员批准后执行。

2.1.2规章制度的刚性执行是作风的体现。安全工作必须以规程的刚性执行为前提,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经验是一把双刃剑,有些人总是依照经验办事,认为自己多年来就是这么做的,从未出过事,慢慢就助长了骄傲和自满的情绪,思想上就会逐渐暴露出消极和心态,遇事不注重事实依据凭经验判断。这就是安全意识逐渐淡化的表现,是违章的引子、事故的前奏。一个人再有经验的人如果丧失了对安全风险的判断,缺乏安全意识,工作中就会马虎从事,一时疏忽,最终酿成大的事故,祸及无辜,或累及几代人,伤亡和惨痛教训给自己带来终生的愧疚,带来痛苦和负担。因此,每个都要在自己头脑中打下一个烙印,“条条安规血写成,不必再用血来证”。

2.1.3管控措施。应按照公司“一体化”总体部署,完善各级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优化配置安全生产人员,明确安全生产责任。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等形式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各项管理职责和管理到位。强化责任传递,建立关注结果、侧重过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与激励机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与激励制度,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履行情况纳入绩效系统。

2.2强化各级生产人员的能力培养

能力是一个人自身的素质和技能的综合展现。能力需要靠自身长期的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安全知识的积累以及技能的提高,一是作业安全知识和意识,就是依据知识和认识对作业区内可能导致的后果能及时、正确地作出风险判断,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二是专业技术能力,就是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素质,能够应付各种复杂的情况,并对所遇到的险情采取正确的方法加以排除,用高超的专业技能保证设备、生产及全过程的安全。一个有较高安全技能的人能够及早预见,并能对风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置,避免事故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要提倡并加强对每一个作业人员能力的培养、训练与提高,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上一篇:以可持续发展观论城市规划 下一篇:水源热泵系统在旅馆建筑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