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记》译评

时间:2022-10-27 01:35:29

【原文】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①《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②“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③王君盛恐其不章④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⑤,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⑥之如此,况仁人庄士⑦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选自《元丰类稿》卷十七)

【注释】

①荀伯子:南朝宋人,曾任临川内史,著有《临川记》,记有王羲之官临川及墨池之事。②张芝:东汉著名书法家,善草书,人称“草圣”。③教授:官名,主管学政和教育所属生员。④章:同“彰”,显著。⑤揭之:标明。⑥尚:尊崇。⑦庄士:庄重自持正直的人。

【译文】

临川城的东面,有处地段缓缓隆起,因它居高而临溪水,遂叫做新城。在新城的上面,有一口水池深陷下去而呈长方形,被人们称之王羲之的墨池,这是荀伯子的《临川记》所记载的。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草圣”张芝,像他那样勤奋练习书法,每次练完字就在池内洗笔涮砚,池水都被染黑了。这口水池就是他那时的故迹,或许属实吧?当年正值王羲之不愿做官之时,他曾游遍越东方的名山,泛舟东海之上,在山水之间使自己的情致获得欢娱。由此推断,难道是他自由自在地往来,放任不拘,曾在新城这里休息过吗?王羲之的书法,直到晚年才精善;那么,他所擅长的这一技艺,大概也是凭着精神和毅力而获取的,并不是天才所致。然而后世却没有能赶得上王羲之的人,或许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如此看来,学习这种事,本来就不可缺少!更何况那些想要在道德修养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

墨池的上面,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害怕关于墨池的事迹不显著,特意在柱子上写下“晋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大字来显示它。又对我说:“希望有篇记文。”我推测王先生的心意,或许因为他爱惜别人的长处,即使仅有一技之长他也不希望让它埋没,因此延及到王羲之的遗迹吧?或者是想推广那些美谈盛事来勉励那些求学的人吧?大抵一个人,独具一技之长,就使后人对他尊崇到这般地步,更何况仁德端庄之士给人遗留下的风范和带来的遐想,其所影响到后世的情形,又该会怎么样呢?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特撰本篇记文。

【评析】

文题“墨池”,在今江西省临川市,相传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洗涤笔砚之处。作者亲临此地,凭今怀古之情顿生,恰逢王盛求文,遂作了此篇记文。

本文在构思上以点带面,小中见大。作者虽是为墨池作记,却没有拘泥于对墨池作细腻的描写,对“墨池”的处所、形状仅一笔带过。同时,也没有花很多的笔墨赞颂王羲之,而是抱着怀疑的态度,认为“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也就是说,王羲之究竟在这里练过字没有?接着,笔锋一转,深入探讨了王羲之成功的原因,即“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即王羲之的成功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勤学苦练的结果。这是作者要阐明的第一个观点。随后,作者将这一观点进一步引申,推论出学习书法是如此,“欲深造道德者”更是如此。从学习书法宕及到道德修养,都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修炼而成。作者在此不无感慨:“人之有一能”尚且被后人追思不已,而“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将永远影响后世。从书法推及到风节品德,从具体的书法家推及更广泛的仁人志士,对后世的影响,表现出作者思路开阔、见识广博、文技高超,也使文章的立意显得更为高远。

人们曾将本文由苦练书法能有所成到道德修养也是如此的写法,称之“题中”。再将人有一能后人便追思不已,那么,仁人志士的君子遗风将永远影响后世,称之“题外”,二者并不矛盾。其实,作者的行文实是由“题中”推出“题外”,“题外”升华“题中”,顺理成章,妙手偶得。“文以载道”,这是古人行文的宗旨,简单地说,文学艺术要与时代精神相吻合,否则就缺乏生命力。

本文的另一特点是多用设问句和感叹句,可谓妙笔生花,使文章舒展自如,错落有致,读起来更有一唱三叹的情韵。

上一篇:作家是感情的生产者 下一篇:烽火台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