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县高效课堂比赛心得体会

时间:2022-10-27 01:05:19

古浪县高效课堂比赛心得体会

为了充分展示我县课堂改革的成果,进一步展示高中高效课堂的模式,我县举行了高中高效课堂比赛。2014年4月中旬和6月13日根据县教育局的安排,我分别参加了校级高效课堂和县级高效课堂比赛活动。结合这两次比赛我谈谈感受。

我对这次比赛的总体感受是一堂优质高效课必须要做到:课前准备要充分,创设情境要新颖,合作探究要合理,剖析主题要透彻,课堂小结要升华,总结反思要深刻。

一、说课前准备

在上这两节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校级比赛我上的是必修2第14课“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这堂课我在去年就参加过中小学课例整合比赛,所以参加前做过充分的准备,这次稍做了修改就去参加比赛了。县级比赛时,按照高一的教学进度我们历史课三位教师都上的是必修2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对这节课的内容虽然熟悉,但上好这节课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这里我特别感谢黄万菊老师对我的内容处理方面的指导;王全铎老师对我如何导入给了我很好的建议;还有教导处副主任杨文义和中心教研室主任高成晓给我信心方面的鼓励。如果说这两次比赛是我的成功,还不如说是这些人对我的指导有方,所以成功是来自于我们历史组甚至是三中老师集体备课的结果。我非常感谢他们也非常荣幸能得到我们学校这些有资历老师的指导。这让我得出结论: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伟大的,我们三中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

二、说上课

首先是导入,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重视历史课堂的导入,“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自然、通俗、有新意,往往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心和注意力,让他们跟着你的思路去走。第14课我用宋丹丹和赵本山的小品《昨天 今天 明天》的一段视频导入新课,一下子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课堂上。第22课我用1943年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三巨头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的一张旧照片并引用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段笑话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思维轨迹。两次导入大家一致认为有新意、自然、有趣。其次,在上课过程中两节课我都贯穿着以情境创设体现课堂的生动性,以问题设置体现课堂的有效性,以教学开展探究合作体现课堂的互动性,以预设生成体现课堂的统一性。把创设情境的新颖、合作探究的合理、剖析主题的透彻、课堂小结的升华体现在了整个课堂之中。所以我得出结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认真做事把事情做完,用心做事,把事情做好。

三、说听评课

这次有幸听了一中的李彦老师和五中的胡桂香老师的课,她们的课也是准备充分,各具特色。首先李彦老师最大的亮点就是学案导学法,值得我学习,但学案导学作为公开课处理不好会显得课堂气氛沉闷。胡老师的课是用新闻视频导入,新颖有创意,还有课堂中对学生的鼓舞鼓动值得我学习,如果胡老师的语言表达再严谨一点就更好了。对三位评委客观公正的点评指导更使我大开眼界,学习了不少知识,所以我认为这次活动更是给老师们搭建了一次交流学习的平台。

总之,这次比赛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老师们各自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得到了评委和学生的好评,同时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交流。我一直认为,课无定式,教无定法,只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想学、爱学、会学、学会”,那么我们的课堂就是成功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上一篇: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下一篇:语文思维方式对初中英语写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