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分析

时间:2022-10-27 12:45:38

颈动脉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分析

【摘要】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0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与10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硬化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 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关系密切。

【关键词】 脑梗死;颈动脉硬化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100例脑梗死患者均为我院2000~2006年神经科住院患者,男76例、女24例,年龄49~81岁,平均(65.2±8.3)岁,病程7 d~3年。本病患者均经脑CT证实为脑梗死,其中合并高血压36例、冠心病43例、临床症状中一侧肢体活动障碍者72例;一侧肢体麻木者18例;脑萎缩3例;再发脑梗死7例。对照组为100例老年体检者,年龄60~75岁,平均(67.3±7.8)岁。

1.2 方法 应用美国ATL公司超9彩色超声仪,探头频率5.0 MHz。从锁骨上窝水平开始依次向上至颈内动脉最高点,观察内膜的厚度及有无血栓斑块,彩色血流形态及多普勒频谱参数。

1.3 判定标准 参照第3版《超声医学》[1],颈动脉血管疾病判定标准。

①按血管疾病的形态学分析,管壁增厚1.2~2.0 mm,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管壁增厚7.2 mm视为血栓斑块;②按血管内径狭窄程度判断,内径减少51%~70%为中度狭窄,内径减少71%~90%为重度狭窄,内径减少90%以上为极重度狭窄。

2 结论

上述结果表明脑梗死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或粥样斑块形成,从而推断出颈动脉硬化与脑梗死关系密切。而60岁以上老年人,虽无卒中发生,也有部分人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硬化。

3 讨论

颈动脉是脑部供血的主要通路,对脑梗死的发病起着作用,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彩色多普勒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颈部血管的病变程度,斑块的大小,血管狭窄程度,以及血流动态情况;发现斑块以提醒临床注意或进行预防治疗。特别对那些50岁以上伴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作为一项常规检查可早期发现病情,早期用药,减少致残率。此方法简单易行,无特殊准备,患者无痛苦,可反复多次检查,对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北京科技技术出版社,1996:175.

上一篇:2005~我院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 下一篇:新生儿颅内出血病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