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

时间:2022-10-27 11:58:37

关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高效的课堂教学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造各方面能力,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丰富情感,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部分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该文从备课、课程导入、课程讲解、板书的书写与布局、课堂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提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些方法和观点,旨在提高高等院校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合格人才。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a)-0148-01

普通高校课堂教学现状与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课堂教学之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转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我们应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明确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课程建设,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因此,抓好课堂教学的过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保证课程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

1 备课内容充分新颖

要讲好一门课,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课程教学大纲,确定每一节课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组织材料和教学内容,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掌握教材整体结构,了解各章节之间的联系,以保证授课过程中前后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不断收集相关前沿知识和学科发展趋势,完善和补充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新知识。

2 导入新课自然流畅

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堂课如同一篇优美的散文,开头便要精彩,引人入胜;一堂课又恰似一首动人的乐曲,开头就要定好基调,扣人心弦。好的开头便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聚拢起来;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2.1 导语设计必须具有针对性

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教材、条件和时间选择不同的适当方法,必须做到与课堂教学主要目的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2.2 导语设计必须具有吸引力

注意力是学习的先导,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因此,必须充分运用新课导入这一教学环节,在极短的时间内巧妙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到位。

2.3 导语设计必须具有趣味性

只有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爱学、乐学、会学、善学。课堂导入必须成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必须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其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使之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一堂好课,导入是关键。不管这部分导入,时间多少,少得甚至不足一分钟,多的几分钟;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希望课堂收获从导入开始。

3 课堂讲解生动准确

3.1 准确规范的语言

教师要用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述教学内容,讲解时声音要抑扬顿挫,语调起伏跌宕,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紧跟教学内容。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比喻恰当,教师要善于使用一些联系实际的事例,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讲课过程中要注意详略得当,合理分配课堂时间,重点内容一定讲透,非重点部分点到即止,让有限的课堂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

3.2 适当使用形体语言

形体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等,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个好教师。课堂上师生之间学习交流常常靠眼睛来联系,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目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强化要传授的教学知识,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

4 板书布局工整明快

板书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是直观性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既有效又经济的手段。一个精心设计的板书应该是符合教学内容的,是简明扼要、关键点突出、拥有良好逻辑系统结构的,是使教学内容条理化、系统化、具体化的过程。板书应有明确的目的,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板书要有计划性,内容应少而精,画龙点睛、提纲挈领;板书要简洁、扼要,书写要规范,便于归纳、总结、概括,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理解、内化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之一。它根据教学要求,力求以尽可能简约精当的文字、符号、线条和图表反映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启发性和感染作用;并通过板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理清思路。优秀的板书设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 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

课堂组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教师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它事关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在课堂教学的特殊时空里,不同个体的学生基于生命需要而产生的欲求也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情感欲、表现欲、求知欲、成就欲。这些植根于生命个体的各种需求,不是简单的量的叠加,而是在碰撞、会合、批判、认同、滋生、接受、提升、演化等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发生着质变,这些质变带来的最直接的效应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浓烈,课堂成为了学生焕发生命活力的重要场所。

善于组织教学的教师,在课堂上能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安排,形成适宜的教学情景。相反,如果教师不善于组织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就会秩序混乱,注意力分散,兴趣不高,被动听课,这种状态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6 教学方法得当合理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选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研究式、启发式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就像“给鱼和给网”的故事一样,教会学生讲究用脑艺术,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的好坏关系到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关系到课程建设的发展,教师应认真研究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提高教学质量,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和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高艳红.高校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5):153-155.

[2] 白菲,谭豫之.高校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2(1):8-12.

[3] 方时姣.提高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的感悟[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1):78-80.

[4] 张秀红.浅谈青年教师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1(29):227-228,178.

上一篇:大型CFB锅炉设备在电站建设管理中相关问题探讨 下一篇:关于佳木斯地区铁路车流优化方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