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学范文

时间:2023-03-20 21:23:18

走近科学

走近科学范文第1篇

请关注中央电视台10套《走近科学》暑期系列节目《丛林秘影之探秘丛林矮人》。

是恶搞,还是致敬?

“走近科学体”蹿红

“开端一定要诡异,剧情一定要曲折,当事人一定要权威,结局一定要坑爹。”近日,有观众根据央视10套节目《走近科学》总结出的“走近科学体”的教程爆红网络,不少网友纷纷撰写“走近科学体”奇文,或恶搞或戏仿《走近科学》栏目。相关人士认为,这并非坏事,而是对国内科普栏目的一种致敬,是一种成功的民间营销。

部分网友恶搞“走近科学体”

据了解,《走近科学》栏目于1998年6月1日开播,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个大型科普栏目。2001年7月9日央视科教频道开播,《走近科学》作为其主打栏目在央视10套晚间黄金时段播出。该节目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在各类节目评奖中屡次获奖。

然而部分网友对该节目的评价却并不高。搜狐网友“昏然”指出节目中将“打呼噜”称为“深夜里的恐怖怪音”;“神经病”称为“灵魂出窍”或“僵尸附体”。新浪网友“游荡的小影子”更是一针见血地说,《走近科学》里大量使用“然而,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事情远非这样简单……”这样的语句,就是哗众取宠。

在网友们竞相调侃、恶搞的过程中,“走近科学体”的教程也被好事者炮制出来。随后,蜡笔小新篇《走近科学:成年的幼儿》、白雪公主篇《走近科学:探秘丛林矮人》、多啦A梦篇《走近科学:人猫传说》等奇文竞相出笼。

《走近科学》制造出了丰富有趣的情节

“无论怎样,《走近科学》以其贴近读者的态度,制造出了丰富有趣的情节,因为好看,才使更多观众和网友感到亲切。”本土作家高铭指出,自己十分喜欢看科普节目,他认为《走近科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借鉴了《国家地理》的手法,“当然受某些题材局限,可能有些形式大于内容,不过,这并不妨碍它是一个国产科普的好节目。”

为了表达对《走近科学》的敬意,晋江文学网网友“饭卡”,写了一部目前“最长科学体”小说《千妖百魅》,以女大学生江珧应聘入《非常科学》栏目组上班为开端,借用了《走近科学》的几个著名调查事件进行发挥。该帖子在晋江文学网上,日点击率最高达471823次,引发“走近科学体”创作高潮。很快,这部网络奇文被武汉一家动漫出版商所斩获,今年6月已出版。

“其实,《走近科学》在一定意义上融娱乐、趣味、知识性为一体。”“饭卡”说,“网友们总结的一套‘走近科学体’教程,其实能更大程度地传播该节目,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用说教的口气来讲科学,恐怕现在没有人喜欢听了。”重庆出版人严国栋认为,存在即合理,它用另一种方式来让人分明真伪、开阔眼界、增长心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走近科学》是成功的。

走近科学范文第2篇

在进行科技教育时,始终把科学课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融为一体,整合在一起,把科学课的内涵延伸到课外科技活动之中,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注重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深入持久地开展科技活动,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成效显著。

一、立足科学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的兴趣由课内引向课外

“儿童的思维来自对世界的好奇与惊诧。”儿童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和向往。而科学课恰恰就是引导学生探究这些自然奥秘的场所。“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喜欢上科学课,激发他们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地学习并富有创造性。首先,在科学课上,作为一名科学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和服务者。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少了畏惧感,多了亲切感,课堂亲切而生动,学生会爱上科学课;其次,在科学课上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准备有结构的实验材料,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的神奇和快乐,在“玩”中学,寓教于乐。如:制作叶脉标本、吹泡泡、玩小水轮、纸风车、观察蜗牛等等,学生会兴趣倍增,迷上科学课。有了课上浓厚的兴趣,老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参加一些科技活动,学生会将这种兴趣持续延伸到课外,会乐此不疲,主动意识增强。如在科学课上学习《小苗的诞生》一课时,学生了解了种子萌芽的条件后,兴趣浓厚,提出了很多想研究的问题,老师加以引导:你能想出好的办法研究这些问题吗?于是在课外的时间里,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写出了《绿豆生长的变化》《盐水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种子的发现》等科学小论文,具有一定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孩子们自己像科学家一样在进行探究。

二、立足科学课堂、拓展教学内容,将科学课的内容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科学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涉及到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的知识,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依托《科学》教材,通过科学课的教学,有了基础的铺垫,在课后开展科技活动,学生容易上路,降低了科技活动中学生知识层面上的难度。既为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素材,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如在上《养蚕》一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养蚕活动,让学生通过饲养和观察探究蚕一生的变化,体验自然界中动物的生命历程,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依托课堂开展这样的科技活动,已超越活动本身的意义,学生的收获极大。一个小组的学生在养蚕的过程中,发现用不同的水洗桑叶喂蚕,蚕的生长情况不一样,吐丝的多少也不一样,于是通过自己的观察研究写出了一篇科学研究论文《一次“失败”的探究――探究喂食湿桑叶对蚕生长的影响》发表在《现代中小学生报》上,在广州市科学小星星探究成果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在科学课中这样的内容很多,如:《研究植物的定向运动》《专题研究――生物的生活环境》《考察家乡的环境》等,在科学课上通过制定活动计划、选择研究方案,在科技活动中,让学生实地研究,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锻炼。这样的活动源于课堂、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更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如果科学老师根据科学课中的内容,进行资源重组,并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资源的特点,有计划地安排科技活动,就不愁找不到活动的素材和资源了,长久地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也会越来越爱科学、理解科学了。

三、立足科学课堂、培养创新思维,让创新思维的火花绽放在科技活动之中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科学课堂中,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科学探究的能力得到提高,并掌握了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针对某一现象通过开动脑筋想点子、出谋略、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扩展思维的广度,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如在《土壤与植物的生长》《小车的运动》等课中,引导学生观察、设计对比实验,用列表的方法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了科学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科学素养的形成,在科技活动中,学生就会把这些方法应用到活动中,用自己的视角和思维去观察和思考问题。“润物细无声”,一些创新的火花就会不断绽放。在深圳南山学校开展科技活动中,一位叫蔡美醇的学生,发现学生使用的手工剪刀存在缺点,就是运用移植、添加的方法发明了《多功能手工剪刀》,在科技创新大赛和发明比赛中多次获奖,并在全国劳技创新作品邀请赛中荣获金奖。创新源于发现,这种发现也离不开科学课中思维的训练和科学素养的形成。

四、立足科学课堂,注重科学知识的积累,将科学知识的应用贯穿于科技活动之中

在科学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中,在关注科学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同时,也同样注重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取和积累,没有平时知识的积淀,创新谈何容易。每每学完这样的内容,都要求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内化,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去开展科技活动。如:学习了《毛细现象》一课,要求学生去观察生活,哪些地方应用了毛细现象的道理;上《磁铁》一课时,要求学生了解生活中磁铁的应用,能否应用磁铁的特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一些学生在应用相关知识的同时,善于发现,于是根据这些原理发明了《自动供水装置》《带磁性的不掉盖的涂改液》《磁性清洗刷》等。科学教材中的内容有一定的知识体系,教学时,都进行重组和分类。如:在物质世界里有声、光、热、磁、电路、简单机械等,这些内容都与生活密切关联,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运用这些知识能解释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这正是科技活动的突破口和不竭的源泉。一个学生在学习《压力》一课之后,发现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是运用压力的原理制作而成的,如:喷洒农药的喷雾器,后来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装,最后发明了《气压式供水清洗刷》,在2006年东莞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发明创造作品一等奖,在广东省第2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金奖。在学习《机械》单元之后,钟雪莹同学把灯箱进行改进,运用轮轴的原理发明了《旋转灯箱视力表》,在2006年东莞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发明创造作品三等奖。科学课中,知识的广泛性和系统性,为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知识的积累和应用,为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源泉和动力。

立足课堂,延伸课外。科学课的教学为科技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技活动的开展又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立足课堂,延伸课外,将科学课的教学与科技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会得到锻炼;立足课堂,延伸课外,让科技活动成为科学课的延伸,学生会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科学、理解科学,从而走近科学。如果我们的科学老师真正认识到这一点,不为开展活动而“活动”,真正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才会有利于学生的长足发展,那才是科技教育的真正目的,也希望对一些从事科技教育的同行有所启示,如果我们的孩子有一天真的走近科学、爱上科学,那么科技教育的明天定会更加美好!

走近科学范文第3篇

1.有一次说一个人奇牛无比,能从身上任意一个地方吸出血来,调查半天结论是他牙龈出血好多年。

2.有一年做了一个连续好几期的UFO节目,前两天给我吓得不行,第三天揭秘,居然是虫子飞,摄像头灵敏度不够。

3.某一集说某个村子每天半夜三更都有怪叫声,把全村人吵醒,大家都不敢出去看,战战兢兢地失眠到天亮。采访了一大堆上了岁数的村民,传说这里野兽出没,每天夜里到村子作怪,闹得人心惶惶,结果最后是人家村子一胖子打呼噜。

4.一对老人家的电灯晚上莫名其妙地老是自己亮,结果大家都说他们家闹鬼,那对老人居然被吓得病倒了。这其中还请了很牛的大学生来也无法解释,最后村里检修电路,说是开关的螺丝松了,紧紧就好了。

5.有一个不怕电的,220伏的交流电打不死。去北京检查身体,电他,最后专家说他是茧子太厚,绝缘了。

6.还有一集说一个女孩已经很久不吃饭了,还活得好好的。采访了村民,她妈、她爹、她朋友,一圈下来,结果原来是这个女孩,每天只吃雪糕跟瓜子。敢情没吃饭,只吃零食。

7.另有一集,一个农民的身上浮现出一个“王”字,大家都觉得惊奇,于是带他到北京。医生说他是皮肤病,真菌感染,形状正好是个字。

8.有一集是农民家的牛下了一个蛋,然后大家就很惊诧,找来专家研究牛为什么会下蛋,下的是什么蛋,蛋里面有什么,讨论N久,分析很多可能,然后专家非常专业而且小心翼翼地切下来一小块化验,结论那是牛拉的比较圆的屎!

9.还有一次说一个地方长年地震,大家都觉得好奇,于是去调查,先是测量地震波,然后去查本地历史,查放射性元素,最后总算解决了,是隔壁工厂的大功率机器振动弄的。

10.有一集讲一个农村人无意识间居然就上山了,感觉特牛。记得当时各种猜想,主持人还拿四维空间说了半天,说这个穿越那个穿越,观众看得一个迷糊,就结果不迷糊――那人精神有问题。

走近科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研修班学习; 走近科学; 走进科学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90-001

【走近】

在教育战线上,我是一名老兵了,从上《常识》课一直到现在的《科学》。忆当初,虽每天手里捧着常识课本,却发现不了该学科的魅力和美丽。经常和它挨得很近,却没有真正翻阅,没有思考,没有动力,每天都是游离似的进行照本宣科。靠近了,却没有走进。

【走进】

前年,有幸参加市第三届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学习,得到专家的引领和直接影响,促使我开始重新认识《科学》。在这里,有一群坚守在科学阵地上的忠实守望者,他们的精神和敬业促成我觉醒。同时,研修班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吸引着我。于是,我紧跟研修班的学习进程,尽量不落下每一次学习的机会,积极为每一次学习做好课后的反思,尽量参加每一次网络研讨,阅读理论专著,撰写读后感和论文、案例,为自己以后的课堂教学铺垫一些理论知识。在听课后,尝试着将优秀教学设计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来模拟,找到问题和差距,再寻找原因。

一、参与式体验,好玩又发人深省

在研修班集中研修活动中,参加参与式培训是一件非常好玩而收获颇多的事情。

那是我第一次有机会参加省级备课会,组委会安排了一个《形状与结构》互动系列体验活动,它改变了我原来对备课会的认识。在这次活动中,让我重温了孩提时探索、求知的过程,当我们和其他的老师也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集体讨论与交流并上台发言,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新鲜感油然而生,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在原来备课过程中的很多细节很多疑问、很多看问题的角度被我们所忽略,在这个参与式体验过程中,我对《泰顺廊桥》的活动特别感兴趣,当我们模拟学生身份去做这个结构的时候,才发现事情并不是我们想像中那么简单。在这一历程中,体会到教学中不要只是关心学生学习的结果,要让孩子体会到过程中的快乐以及完成后的成就感。

与其说这次的互动参与式培训教会了我们一种新的备课方法,不如说她给我们阐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学生在探究,我们不但要探究教学的方法手段和过程,我们更要经历学生探究的全过程。这是一个老师要经历讨论、研讨、反馈的全过程,我们在提倡集体备课的时候,可以模拟学生的课堂,以孩子们的视线来重组我们科学教材和教学内容,以适合孩子们年龄发展的水平来引导他们研究的过程。

二、模拟课——幸运并收获着

研修班的第一次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时,我被点名模仿科学教育大师兰本达教授的课——《空气》。这一课没有具体教案,只是比较零散的在其著作中提到。于是,我细心阅读大师的著作。

在阅读中我发现,兰本达教授提出的“探究式教学法”的教学提倡用有结构的生活化材料,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建构科学概念。为此,我选择了学生很熟悉的吸管、水、透明塑料袋、气球等作为学生寻找空气的载体,将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的空气显现出来,让大家看的到、摸得着,也感觉得到。接着,让学生经历“纸的奇遇”、“谁赶走了杯子里的水”等活动,来构建“空气占据空间”、“空气会流动”等科学概念。

这次模拟课后,让我发现自己不足和缺陷的同时,更让我明白如何运用结构性的材料来构建概念,如何让孩子亲历探究过程,达成教学目标。这一收获直接影响着我参加市优质课评比,比赛过程中,得到专家的一些肯定,让我尝到了一点“科学”带来的甜味。

三、集中研修——求密度又求质量

研修班的每一次集中研修可能是所有学习中密度最高的,从时间上,往往都到上午十二点左右结束,下午又在一点半开始。力求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学习的最多容量。从形式上,专题性上课、评课当然是每次必备的,重量级的讲座、读书学习交流、专家引领、经验介绍、资料的整合和补充……可谓丰富多彩、创新不断啊。

透析市小学科学“生命世界”专题教学研讨会教研过程,让我们实实在在体验着、收获着的“生命世界”单元的探究活动,集成一本活动手册,供大家学习、研讨。在短短的两天活动中,安排八位非常优秀的老师进行课例观察,其中四位老师进行“同课异构”展示,有两位部级专家的专业引领和学科前沿信息,有现场互动,还有与主题单元教材编辑“零距离”接触。在课例观察中,向大家展示了如何在“生命世界”内容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到实处,如何将这个内容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如何让隐性的内容显现出来。真是色、香、味俱全的精神营养大餐!

四、网络学习,让跟帖成为习惯

在网络学习中,我是同伴互助中的发言最为积极活跃的人之一。两年来,我的跟帖字数超过了四万五千字。网络学习是面对面的专题研讨到研修博客的网络的对话,将学习对话的时空得到有效的拓展,使每一次的研修班研讨不再有断点。指导老师会在每一次活动过后,在我们的专题博客上挂上有针对性的主题帖,给大家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在大家对已经研讨过的课堂记录重新审视、反思和回味中,我们会不断发现新的亮点和推敲之处,重新斟酌其中的“韵味”。

五、专业阅读——思考对接理论

实践的探讨需要理论的指引,理论的学习也需要实践来验证。指导老师给我们列出的阅读书目,让大家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同时也要作用于教学实践,写出阅读后的理解和感受,在研修班里集体交流。

走近科学范文第5篇

一、不少探究内容的教材编排不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

以《科学》第一册52页的探究活动“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为例:该探究活动前面的知识为“植物的分类”,后面的知识为“细胞”,而探究内容的主要目标是介绍“控制变量法”,既不能为“植物的分类”提供实践性练习,也不能为“细胞”的学习提供支持,因此很难使学生通过探究实现知识上的主动建构。而且依据教学进度安排当时应是10月份,蝴蝶已经难以找到,要开展具体的探究活动可能性不大。即使在春季,这个探究活动也很难开展。在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曾经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的研究假设是花的颜色吸引了蝴蝶,颜色就是唯一不同的变量,那么其他的因素就都应控制相同。但怎样才能找到一定数量且情况相同的蝴蝶?”事实上要做到这一点确实很困难。我们教学组的成员在查阅资料、反复讨论之后,最后也只是停留在方案“设计”上,探究活动无法真正实施。

同样是学习“生物的分类”,美国的研究性学习教材《科学探索者》的《从细菌到植物》分册的第28页到39页的内容编排值得我们借鉴:教材中先安排了一个“探索”——“你能整理好一个杂物抽屉吗?”然后很自然地过渡到——“科学家为什么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再向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介绍各种分类学的知识,为学生后面的科学探究做好知识和方法上的准备。最为精彩的是第38页的“生活实验室”——做一名“生物之谜”的侦探。其中的“哺乳动物的分类学钥匙”仅为学生提供了程序性很强的技术支持。由于有了前面知识和方法上的铺垫,第38、39页的图片中A、B、C、D、E五种哺乳动物所属的目的确定就贴近了学生实际。接着教材又设计一个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探究性练习——“制作一个分类学钥匙”。此外,教材还为最后面的“六界说”做好了铺垫。而我们的教材第43、44、50页中虽然也提供了不少分类标准,但学生在具体完成第46、51页两题分类习题时,还是感到困难。这与之前的探究活动“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的编排欠妥应有不小的关系。

二、许多探究过程中学生所需的知识和方法的准备不足

以《科学》第三册22页的探究活动“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的关系”为例:设计者的意图是要设计成一个探索性实验,希望学生根据所提供的仪器能自行设计一个类似于阿基米德实验的方案。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达到这种要求,一般只能作为验证性实验。主要原因有:①学生在尚未建立浮力产生原因的模型之前,很难建立“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水有关”这个假设。学生的认知基础与该探究内容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相去甚远。②由于学生尚未建立“排开水的体积”的概念,因此也无法理解溢水杯的用途。③教材23页提供的有关阿基米德的阅读材料只字未提有关阿基米德设计溢杯的事件始末和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思考过程。上述原因导致了学生由于在认知上的准备不足而影响了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如果我们能为学生提供较大容量的阅读材料,或者把探究内容设计成部分再现阿基米德的思辨过程,部分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就能很好地弥补学生认知上的不足,效果应该会好得多。而且科学家的探究案例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他们的科学品质和超乎常人的思维方式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启发。

三、部分探究内容的学习方式在本质上仍为接受性学习

当学生对学习某项新知缺乏经验性知识时,通过探究能获得许多接受性学习无法获得的体验。这就要求设计者要选择略高于学生生活的、但又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问题。如果探究的问题离学生太远,具体探究时又没有足够的实践操作,这样的探究学习从本质上仍为接受性学习。以《科学》第四册26页的探究活动“寻找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为例:在让学生观察了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元素分别在什么位置,第ⅡA、第VⅡA族以什么元素为主之后,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①你认为各种类型的元素在各个周期中的排布有什么规律?②你认为同一族元素在性质上有什么规律?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和教师们无从下手。因为之前学生还没有接触到原子结构和核外电子排布的相关知识,问题的起点太高了,学生根本无从探究。教师也只能将结论告知学生,探究过程只是形式,本质上仍是接受性学习。接着在“检验假设”的(1)、(2)两步要求学生说出“像Na、K元素这样的同一族元素在性质上是否有相似之处”,离学生的认知基础很远。即使学生查阅资料后了解了相关知识,也无法获得经验性的体验,而且也没有提前了解这些知识的必要。但如果教材按照以下顺序设计,效果就会好得多:先举出几种元素,介绍它们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再介绍门捷列夫怎样在元素周期表中把它们排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再举出几种元素,也介绍它们的结构特点和性质,让学生模仿门捷列夫的思路把它们排入元素周期表,并说出排列的理由。学生的参与程度、参与热情会高得多,体验也会多得多。而且在查表确认自己的假设准确无误后,学生在获得成功的同时,会获得更高的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走近科学范文第6篇

靠近神农架森林的一个村庄里,发生了一桩怪事,村长半年前走失的女儿小白,竟然奇迹般地再次出现,更令人震惊的是,小白声称自己在森林中遇见了一群她从未见过的奇异矮人,并与之生活了半年。究竟是小白在说谎还是确有神秘矮人的存在?如果真有神秘矮人,那么这又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生物呢?它会不会就是传说中的神农架野人呢?

请关注中央电视台10套《走近科学》暑期系列节目《丛林秘影之探秘丛林矮人》。

心理解读:

“开端一定要诡异,剧情一定要曲折,当事人一定要权威,结局一定要坑爹。”近日,不少观众根据央视10套节目《走近科学》总结出的“走近科学体”的教程爆红网络,不少网友纷纷撰写“走近科学体”奇文,或恶搞或戏仿《走近科学》栏目。

据了解,《走近科学》栏目于1998年6月1日开播,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个大型科普栏目。2001年7月9日央视科教频道开播,《走近科学》作为其主打栏目在央视10套晚间黄金时段播出。该节目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在各类节目评奖中屡次获奖。

然而部分网友对该节目的评价却并不高。网友称,文章故弄玄虚,让观众看完以后有一种被戏弄的感觉。在网友们竞相调侃、恶搞的过程中,“走近科学体”的教程也被好事者炮制出来。

简单教程:“打呼噜”不叫“打呼噜”,叫“深夜里的恐怖怪音”;“神经病”不叫“神经病”,叫“灵魂出窍”或“僵尸附体”。全文需大量使用“然而,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事情远非这样简单”……这样的语句。在网友们竞相调侃、恶搞的过程中,“走近科学体”的教程也被好事者炮制出来。随后,蜡笔小新篇《走近科学:成年的幼儿》、白雪公主篇《走近科学:探秘丛林矮人》、多啦A梦篇《走近科学:人猫传说》等奇文竞相出笼。

为了表达对《走近科学》的敬意,晋江文学网网友“饭卡”,写了一部目前“最长科学体”小说《千妖百魅》,以女大学生江珧应聘入《非常科学》栏目组上班为开端,借用了《走近科学》的几个著名调查事件进行发挥。该帖子在晋江文学网上,日点击率最高达471823次,引发“走近科学体”创作高潮。很快,这部网络奇文被武汉一家动漫出版商斩获,今年6月已出版。“其实,《走近科学》在一定意义上融娱乐、趣味、知识性为一体。”“饭卡”说,“网友们总结的一套‘走近科学体’教程,其实能更大程度地传播该节目,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走近科学范文第7篇

一、知识内容的传授宜“泛”不宜“深”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渐渐代替了沿用了10多年的《小学自然教学大纲》。传统的自然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知识的掌握的深度成为了评价学生是否达到目标的重要标准。换言而知,也就是学生掌握的知识得越深奥就越有水平。这造成了自然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的状况。《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开篇第一章并已经表明:“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小学科学课程。”表明小学科学教育更加着重于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而非知识和技能。

承言,科学素养的培养当然也包括科学知识的掌握,但应该指的是全面的并且基础的科学知识,而非深奥和专门的学科知识。小学科学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地球宇宙三个知识模块,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但在课程标准的规定中,这三个知识模块的知识目标也只是达到“了解”、“初步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层次上。可见小学科学的知识传授上应该是“广而浅”,而非“深而专”。然而在教学实践上,很多老师没有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思路,一味着重传授知识,更有甚者觉得教材上的知识过于基础,不够深,而补充上更加深奥专业的知识,小学科学顿时成为了物理课、生物课和地理课等学科教育的拼凑。知识的深奥导致了学生学习吃力,到最后,有限的教学时间都花在了局部深奥的知识的传授上,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情感等科学素养的其他重要的方面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与课程标准背道而驰。

据此,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上,小学科学的在教学内容上应该降低知识的难度,宜泛不宜深,争取把更多的时间投入于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的教学上,让学生多涉略,尽快对科学世界形成整体全面的认知。除此之外,应该从问题出发,让学生多点动手,多点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着重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应有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落实科学素养的培养。

二、探究实验器材宜“常”不宜“专”

不少学校能够认识到小学科学教育的意义,认识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价值,本着致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学探究环境的出发点,引进专业和先进的实验设备以供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学校能够积极支持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投资实验设备建设,这固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因此而形成一种以探究实验器材的先进程度或专业程度来衡量探究活动的档次的认识的话,那么反而会适得其反。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很强调源于日常,归于日常。

故此,笔者认为,探究活动的工具宜“常”不宜“专”,这个“常”指的是学生所熟悉的和了解其原理的实验探究工具。对于那些过分专业复杂的工具,那些看似专业但学生不了解也难以去了解其原理的实验工具,还是少用为妙。

三、科学特色活动宜“面向全民”不宜“精英教育”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对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中提出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以提高未成年的科学素质。各色各样科学竞赛活动也开展开来,在教育部等部门积极指导和搭理发展下,每年都会产生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青少年科学探究成果。而竞赛的成绩也越来越成为衡量一间学校科学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

然而正是由于竞赛的成绩越来越得到重视,学校为了追求竞赛的成绩,针对竞赛,组织相关方面显得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而剩下来的大部分学生得不到这种“精英”培训的待遇。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个基本要求就是面向全体。作为深刻体现素质教学理念的科学教育也应该要面向全体。科学竞赛作为科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也是促进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发展素质教育,其培训和参与也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对于学校过分追求竞赛成绩,只针对个别“优秀”学生进行培训的行为,明显与素质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

因此笔者认为,为了使全体的学生都能接受到良好的科学教育,学校适宜定期开展科学教育特色活动如科技节或科技活动月等,来代替应付科学竞赛的精英般的教育。如我校在2013年5月中开展了“魅力北,智慧城小”大型科技创意体验节活动。本次活动倡导每一位学生制作一节科技作品,最终科技发明作品收集到耳朵数目达2000多件。而且还全校学生一起参与到“天地人和”大型科技展演中,让每个学生都感受的科学带来的乐趣。

让科学特色活动“面向全民”,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其中一个具体的措施可以是通过全校的形式开展兴趣班,让学生凭着兴趣报名培训,给予每个学生公平的培训和参加竞赛的机会,让参赛和培训“面向全民”,而不应该仅仅通知集训某部分“精英”。

走近科学范文第8篇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据本世纪初统计,13亿6佰2拾8万人,其中0~14岁,2亿6仟4佰7拾8万人;15~59岁,8亿9仟7佰4拾2万人;60岁以上,1亿4仟4佰8万人(占11.03%)。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从上述数据得出,约8亿劳动力养活13亿人口,粗略估算5个劳动力养活3个老人加青少年,可谓负担之重。

从健康状况看就更不乐观了,按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社会适应能力,而不是只看身体没病。按这个标准,我国的健康人群比例就不好说了。按医学观点,目前我国的医学敏感人群6~49岁占40%约3亿多人,并处于快速上升趋势,我体会这部分人趋于亚健康。按本世纪初统计得前五类大病:恶性肿瘤、脑血管、心脏病、呼吸系疾病、损伤和中毒,全国共939.72万人,也处于上升趋势,现在可能超过千万,有些慢性病趋于年青化,虽然有些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了,但还没有引起多数人的重视。因此,我国人民的健康态势十分令人担忧,产生此种态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应从自身找起:

一、不重视运动和不经常参加运动。

老年人经常参加运动者居多,尤其女性,在社区、公园、小型广场随处可见,但男性较少,他们运动的形式多样、不挑场地,能活动就行。可是中、青、少、幼情况就差多了,首先是不重视,处于学习阶段的青、少、幼,家长只关心他们的学习,忙于进各种学习班和补课,很少关心孩子的锻炼;上班族则忙于工作、应酬和挣钱,强调没时间,这部分人恰恰需要经常参加锻炼,但是他们对场地、项目都有不同的要求,目前长沙供这群人活动的场馆很少,经营性健身俱乐部收费较高,多数人去不起,略收一点费的公益性健身场馆几乎没有,如风东体育场从来不开放,常年闲置无用,这是极大的浪费。

长珠潭及湖南省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应该考虑建一些供中、青、少、幼健身活动的公益场馆,使他们处于健康状态,给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提倡科学饮食。

古人云“病从口入”,可见吃是很重要的。目前老年人已开始注意饮食,可是中、青、少、幼饮食都有各种问题,表现也是多种多样,有的不吃早饭、有的经常大吃、大喝、有的酗酒,有的爱吃外国快餐……结果使脂肪肝人群扩大,动脉硬化、高血压年青化。

这个问题只能靠多宣传,让科学饮食的宣传进社区,而且要长年化,用坚持争取效果。

目前国际经济处于衰退期已成定局,我国虽然也受到影响,但是经济发展仍处于平稳、快速成长期,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2千美元,处于这一大好时期,全国人民应该振奋精神、快乐向上、积极进取,克服不良生活习惯,培育良好的生活方式。

少吸烟,现在中、小学生都有吸烟人群,走到街上随处可见边走边吸烟者,在公共场合,吸烟者更多,有成时尚趋势。我国烟民众多,肺癌患者呈上升状态,年肺癌死亡人数已达百万,多为这一不良嗜好造成。

少玩“电游”,少看动漫,在青少年中,尤其城镇青少年中人数较多,耗费了大量大好时光,耗费了大量金钱,得到的是学业退步、健康状况下降,对成长代也是一种灾难,这也是众多家长最头痛的一个问题。我认为这种消耗资源,产生贫困,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只产生少数富翁的产业,应该限制发展!

走近科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家庭小实验;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伟大的发明都源于生活中的小发现、小实验。很多小实验的科学原理比较简单,所用的材料易得,普通家庭就可以为这种小实验提供条件。

一、家庭小实验的特点

1.趣味性

趣味性是家庭小实验很鲜明的一个特点。教材中编排的许多家庭小实验趣味性都很强。

2.灵活性

家庭小实验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取材的灵活性;操作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条件下,学生可以充分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活动。

3.可操作性

家庭小实验对仪器和材料的要求不高,只要不影响实验效果,能顺利完成实验,易于操作即可。

二、开展家庭小实验的措施

1.建立家庭实验角

在家庭实验中,没有现成的仪器和材料,这就需要学生在生活中搜集和寻求相似的代用品,建立家庭实验角,这样无疑会让学生学会动手、动脑。

2.准备实验的用具和材料

3.可以先选择简单的小实验

三、家庭小实验的意义

1.家庭小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比较强,对于什么事都感觉新鲜。所以在设计家庭小实验时要力求直观,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实验的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科学知识。

2.家庭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生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即使是看到了一群毫不起眼的小蚂蚁,他们也会一边观察小蚂蚁,一边没完没了地提问。他们提出的有些问题并不复杂,甚至不成为“问题”,有的问题却非常值得深究。

3.家庭小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对于演示实验,学生只看不做,没有动手的机会,这对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但是,家庭小实验却完全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学生可以在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自己动手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总之,家庭小实验贴近生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有独特的促进作用。

走近科学范文第10篇

2013年1月18日,郑哲敏院士被授予国家最高科技奖。这一年,他89岁,献身祖国力学事业已整整58个年头。

报国是不可推辞的责任

1948年,经过全国选拔的郑哲敏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在那里,郑哲敏用一年时间获得硕士学位后,跟随当时已誉满全球的钱学森攻读博士学位。在学习过程中,他深受钱学森所代表的近代应用力学学派的影响:着眼重大的实际问题,强调严格推理、表述清晰、创新理论,进而开辟新的技术和工业。这成为郑哲敏后来一生坚持的研究方向和治学风格。

出国留学,是为了归国报效,郑哲敏“从没想过不回国”。然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美留学生归国集体受阻。郑哲敏毕业后不得不暂时留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当助教,但他感到自己像一叶浮萍,扎不下根来,心中时刻牵挂着祖国。

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美国移民局取消了对一批留学生不得离境的限制。郑哲敏遂于当年9月从纽约乘船离美,回到了阔别6年半的祖国。在回国留学生工作分配登记表中,郑哲敏写道:“回国本是一贯主张……因此回国服务是不可推辞的责任。同时,一个人如果不是在为群众的利益工作,那么生活便失去了意义。”

承担爆炸力学学科创建重任

1960年秋天的一个下午,中科院力学所的篮球场发生一次小小的爆炸。当响声、硝烟和尘土消散之后,一片薄薄的铁板炸成的一个小碗出现在围观人群的面前。钱学森激动地拿着这个小碗绕场一周,给众人传看。他知道,一个他寄予厚望的新专业即将诞生,而他的得意门生郑哲敏,则是创建这个专业的最佳人选。

同年,钱学森在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开设工程爆破专业;1962年开设爆炸力学专业,并由郑哲敏负责这个专业的具体事宜。与此同时,郑哲敏自己所在的中科院力学所第二研究室也将爆炸力学定为主要学科方向。

“爆炸”这个听起来威力无边的词,其实原本与郑哲敏毫不相干,在回国以前,他连炸药和雷管都没有接触过。“虽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国家现在需要我做这个,那么我当然义不容辞。”郑哲敏说。

之后,经过30多年的努力,郑哲敏和他领导的团队在流体弹塑性模型等爆炸力学基础理论,核爆效应、穿破甲机理、防护工程、爆炸加工、爆炸安全等爆炸力学主要应用领域取得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成果,为爆炸力学这门学科的成熟、壮大作出奠基性贡献。

王小谟是我国著名雷达专家,是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50多年的科技生涯中,他先后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等一系列世界先进的雷达。

国庆60周年阅兵典礼上,一架背负着雷达大圆盘的预警机――空警2000作为领队机,带着庞大机群,米秒不差地飞过天安门上空。这一瞬间,阅兵台上一位老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就是我国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王小谟。2013年1月18日,他站在了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

“我们一定要争口气”

中国预警机有个外号,叫“争气机”。20世纪80年代末,年过五旬的王小谟在争议和质疑中,坚持攀爬预警机这一高峰。尽管他始终不认为自己是“中国预警机之父”,但人们总愿意这么叫他。

20世纪90年代,通过多年艰辛谈判,我国与外方签订合同,共同开发一架发展型预警机,王小谟担任中方总设计师。这是一项技术高度密集的系统工程,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研制能力。然而,2000年,迫于美国压力,合作方单方面终止预警机合作研制合同。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王小谟向上级建议:“立足自主,研制国产预警机。”这一建议很快得到中央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仅一年时间,王小谟带领的团队就把地面样机做好了,又过了一年,样机飞上了天。随后,他们又打破外国人说的从科研样机到研制成功至少需要10年的预言,仅花费5年时间就研制成功。最终,国产两型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

“国产预警机探测的灵敏度,就像一个人能看到20千米外一根火柴划出的火焰。它定位的精确度不亚于射击比赛中每发子弹正中靶心的程度。”王小谟的得意门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陆军打比方说。

王小谟在研制三坐标雷达的历程中,不止一次地感叹:“感谢国外对我们的技术封锁,让我们必须走出一条自力更生之路。”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自豪地拍胸脯:“以地面防空雷达为标志,我国真正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个先进水平是整体水平的世界先进。”

“我们一定要争口气”的标语至今仍挂在预警机机库的墙上。

做项目就像演好一台戏

“我喜欢梅兰芳的戏,最爱一出《宇宙风》。”成长在北京四合院里的王小谟,差一点走上艺术人生之路。然而,命运没有这样安排,短暂徘徊后,他选择上大学,毕业后投身到国防科技工业中,并成长为一名院士。王小谟觉得,唱京剧和造雷达是相通的。做一个项目,就像演好一台戏,安排灯光、演员、乐队,就像组织一个几百人的研发班子,“首先主意要出好,然后要让大家心甘情愿地按照你定的目标去做”。

即便是在人生的低谷中,他仍“演出”了一幕幕出色而又坚韧的生活戏。某型预警机研制最关键的时刻,王小谟先是遭遇了车祸,伤愈后更有噩耗传来,他被确诊为淋巴癌。王小谟当时坦然面对:“我这辈子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做的是自己想做的事,去的是自己想去的地方,国家也给了我足够多的荣誉,我该知足了。”

他的病房里,传出的是京胡声,还有与预警机设计师的讨论声。自称“整天除了躺着就没事干”的王小谟还在病床上提出了下一代预警机的发展战略。他说:“下一代预警机的发展战略,不仅是达到世界先进,而是要立足于引领世界水平。”

半年后,王小谟奇迹般痊愈,回到了工作岗位,他对大家说:“我又活过来了。”

如今的王小谟,笑容坚定,声音浑厚,看不出曾经病痛的痕迹。他仍然没有闲下来,带博士生,开会,抽空去锻炼。“本来计划在70岁后停止工作,找一帮老票友练练京剧,组织一个京剧社……”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范文 下一篇:自然科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