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安全感”

时间:2022-10-27 09:14:53

我们需要“安全感”

坐飞机出行,什么最抢手?答案是机场摆渡车上极其有限的几个座位。车门一开,人们肩扛手提大包小包,一哄而上。

几年前吃必胜客,什么最挑战?答案是垒沙拉。每份限取一次,网上能搜出各式秘籍,告诉你怎么将各色水果菜蔬堆二尺高而不倒。

这是两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在飞机上一坐几个小时,难免头痛脚胀,站一站会舒服些,但还是要争抢摆渡车上的座位。垒沙拉自然乐在其中,但乐趣是由初始的占小便宜心态衍生而来的,何况真的垒出个六层宝塔,都吃下去,对胃也没什么好处。能够简单地归咎于“素质低下”吗?不是的。归根结底,是我们需要“安全感”。

中国人普遍缺乏安全感,究其原因,也许是因为那些物质匮乏的记忆太清晰了。在我小时候,巧克力是一件奢侈品。我还认识很多比我年长、生活很优越的人,他们的童年记忆则更为艰难和苦涩。虽然时隔已久,却仿佛就在脑后,一闲下就能想到,一回首就能看到。以至于坐拥亿万财富,却总在害怕失去,长期被抑郁和失眠折磨。

中国人特别熟悉“竞争”这个词,也特别具有“竞争意识”,各种争争抢抢无处不在,连往来人群素质相对较高的机场也不例外。除了提到的摆渡车上的座位外,候机楼里的行李车也是抢手货。按说行李车循环使用,应有尽有,但每当航班落地,人群走进闸口,便潮水般涌向长长的一排行李车,总归是早到手早踏实。

也许是因为今天的中国各方面资源仍然十分有限。看病、上学、买房置地,都还处于僧多粥少、社会福利保障不完善的境地。于是,我们看到,大多数中国人自己省吃俭用,辛苦一生,就是希望为孩子多攒些钱,让他们生活得更好,少走弯路。发达国家的富人却往往不把财产留给孩子,而是捐给慈善机构。有人以此推断,西方人教育有方,中国人则是溺爱,其实问题不是这么简单。

我认识一些美国人,事业成功,生活富足。他们的确不打算把家产留给子女,前提是他们给孩子“买”了最好的教育。哈佛、耶鲁毕业的学生,找一份年薪10万美元以上的工作,基本不存在困难。这说明一个潜在问题:他们对美国社会制度预期很好,相信只要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加上个人努力,就一定有机会。与此情形相比,中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父母对子女,以及年轻人对自己的未来,都有着太多不确定性。

最近两年有一个热门话题,是中国富人往海外转移资产,这非常令人担心。不少媒体评论称,富人转移资产以及移民是为了便于子女接受西方教育,我想这是个借口,或者只是微不足道的原因之一。归根结底还是“安全感”。无论对于穷人还是富人,安全感的来源之一是健全的法制。

完善的诚信体系是“安全感”的另一项保障。没有诚信,一切繁荣都是纸糊的,一捅就破。“不公民就移民”,资本和人才的流失难以阻挡,对于国家是沉重的代价。移民本身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祖祖辈辈几十代人,突然移民海外了,三代以后,生理上的基因还在,文化的血脉却被割断。如果有一天你的在天之灵还能去重孙子家看看,你会发现他所说的话你已经一句也听不懂了。

我们这一代人应该作出自己的努力,为缺乏安全感的人群做些什么,因为我们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个。时代在向前走,我相信哪怕我们什么都不做,我们的安全感也会比我们的父母多,而下一代安全感又会比我们多。更何况假如通过你的努力,让中国人的安全感又多了一分,你的人生是多么了不起啊。(摘自《平顶山晚报》2014.5.23)

上一篇:关于非洲的N个误解 下一篇:境外间谍策反大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