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问,让政治课生动起来

时间:2022-10-27 08:47:18

巧问,让政治课生动起来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步伐的不断加快,课堂教学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新课程理念正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意针对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提问是为完成教学目的而设,那在设置问题前首先就要了解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所以提问不是随意地问几个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针对课文的特点巧妙地设置问题,使提问成为联系课文上下知识点的良好纽带,成为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求解的推进器。所以笔者在备课过程中,对提问的设置也总是花较多的时间来准备。当笔者把问题设置好之后,整个框题的知识结构更加清晰了,对上课也更有信心了。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提问的目的。但是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学生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个体,他们有时候会提出很多具有创造性的建议,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灵活处理这些“意外”,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与教学目的背道而驰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既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又要注意根据课堂的需要灵活、随机地安排。

二、注意直问和曲问相结合

直问就是开门见山地提问,以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进一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曲问,就是从侧面或者反面提出问题,教师旁敲侧击地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对问题的理解。直问和曲问一般交替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例如:在讲“友情”的含义时,就可以直接地提问:“大家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友情吗?什么是友情呢?”学生通过思考、阅读,很容易就可以理解友情的含义和特征。当讲到“男女同学如何正确处理交往”时,可以采用曲问的方式:“你认为我们班男女同学交往怎么样?存在什么问题?又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呢?”学生就会根据平时看见的问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最后教师只要稍加概括就可以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注意难与易的合理结合

由于学生知识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课堂的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根据分层教学原则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设立不同难度的问题。教师所提问题,应是学生在未认真看书和深入思考之前不能回答的,还应是大多数学生经过主观努力后能回答的。这就犹如树上的果实,既非唾手可得,又非可望而不可即,而是跳跳就能得到。在提问的过程中,应该将一些容易的问题让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对政治学科的兴趣;难一些的问题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以提高他们的分析理解能力。例如:在讲“怎样跨越代沟”时,对一般学生,只要求他们回答几个要点,但对于优秀学生,则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列举生活中的代沟现象,分析它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这样,全体学生都能进步,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四、注意科学性和现实性、趣味性相结合

任何学科都有非常严谨的科学性,政治学科也不例外,故政治学科所提的问题也应该是科学严谨的。但由于政治学科本身的特性,使得很多问题比较枯燥,这样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没有兴趣,从而缺乏学习该学科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多举一些现实生活中学生认为比较有趣或关注的事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理解,从而得到结论。例如:讲到纪律和自由的关系时,如果教师简单告诉学生两者的关系,效果肯定不理想。这时就可以用发生在身边的事来说明道理:前段时间,部分学生由于不愿受校规和老师的约束,集体出走,去追求“自由”,可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呢?学生饶有兴趣地进行分析讨论,最后都明白了纪律和自由的关系,从而既使学生学得轻松,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注意点拨和点评的结合

学生在积极思考教师问题的过程中,由于受自身的知识水平、阅历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达到教师的要求。这时就要求教师能及时较好地进行点拨,多用启发式的提问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对所见所闻提问、对理论怀疑提问、对教师的答案提问、对道德标准提问,就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反复的启示,最终使学生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同时对学生在思考、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或“不足”,教师要进行及时的点评。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增长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的方式、方法很多。政治教师只要平时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注意提问后的反思与归纳,在课堂上能随时注意巧问,就一定会使政治课更加生动有趣。

上一篇:农村初中学困生转优的现状与思考 下一篇:让情感主导美术鉴赏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