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强劲的青春旋律

时间:2022-10-27 08:39:29

奏响强劲的青春旋律

初见陈*,第一印象是身体单薄,只有那双大而有神的眼睛,,透露出一种独有的坚韧和执着。从采油工,到采油队技术员、工艺队工程组长、代队长,他每走一步,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寒来暑往11载,陈*踏着两代“铁人”的闪光足迹,怀着现代青年科技工作者“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豪情,以激昂的青春旋律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

锻造

1994年,风华正茂的陈*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石油学校毕业,来到第*采油厂第三油矿。实习期间,他每到一处都如饥似渴的从生产实践中汲取营养,虚心的向老师傅请教经验,大家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勤学好问的小伙子。半年后,他走上了采油队技术员的岗位。这时,只有中专学历的他意识到:以现有的知识和文化水平很难满足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于是,他立志要坚持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踏上了艰辛的自学之路。多少个酷暑严寒,有他求学奔波的脚步;多少个不眠之夜,有他挑灯苦读的身影。几年时间,他就自学完了采油工程专业的所有课程,并拿到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专业本科学历。

1998年5月,他从技术员岗位调到矿工艺队工程组担任组长,主抓工程综合管理工作。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怎样才能突破工程管理工作的现有水平?他冥思苦想,查资料、跑现场、定方案、想对策,力求精益求精。一上任,他就来了个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把烧得比一把旺。首先,他从狠抓小队资料录取管理工作着手,在“严、细、准”上下功夫。他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资料抽检,做到落实到位、奖罚到位,一视同仁,使全矿资料录取工作向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其次,他组织全矿资料员进行业务培训,并以竞赛的形式组织考试,奖优罚劣,增强了资料员的自身素质。再次,他狠抓泵况管理工作,通过坚持“两项制度,一个模拟,一个考核”的实施,充分发挥泵况控制图在油田生产中的作用。同时,为提高工作质量,他结合厂下达的指标考核细则,有建树的提出应依据各队不同情况机动灵活地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奖罚分明,有效促进了全矿泵况图指标的提高,并始终处于全厂较高水平。

作为一名油田科技人员,他担负着分析油田开发形势、组织协调全矿工程日常管理、油井措施的优选、撰写采油工程工作总结等多项工作,任务繁重、要求严格、综合性强。为了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任务,他经常加班加点,不讲条件,不计报酬。白天组织技术人员上井落实产量、含水、泵况等资料,晚上把各种资料带回家,连夜整理分析,逐井制定科学有效的调整措施。2001年,二次加密油井6-1-6392井,投产后日产液量4吨,日产油1吨,有效厚度仅1.9米,挖潜余地很小。但他通过深入研究认为该井靠近断层,油层动用程度较低,依然存在潜力。他建议实施三段压裂,取得了连续四个月平均日增油8.9吨的好效果。

挑战

2001年,矿领导又把油井作业施工现场监督的重担交给了他,事业的砝码更重了。面对考验,他没有退缩,而是用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为尽快熟悉业务,他自学了《井下作业监督》、《井下工具使用》等10多本专业书籍,很快掌握了检换泵、补孔、堵水等施工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并能够灵活应用,为搞好油井监督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针对全矿油井检泵率一直居高不下的难题,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立志要攻克油井“两率”渐高这一技术难关。为此,他把提高作业施工质量作为突破口,坚持深入施工现场监督,放弃了许多个节假日。特别是在“五一”、“十一”长假期间,为避免作业队抢进度轻质量,他毅然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始终监守在工作岗位上。有时,为摸清返工井的真正原因,他盯在施工现场彻夜不归。一次,连续几天的蹲点让他的老胃病又犯了,胃连续的抽搐让他大口地吐着酸水,在场的作业人员实在看不下去让他回去休息,可他却摇摇头说还能坚持。仅2002年,他就深入各类施工现场470多井次,放弃公休日60多个,为及时恢复泵况变差油井产量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同时,他严格按照返工井施工费用扣罚规定,搞好每月施工井的验收工作,精打细算,不多验一道工序,不多花一分钱,当年扣回返工费用97.85万元,为矿节约了大量的费用支出。

总结以往的经验,他提出了施工井现场监督“三到位、四把关、五到现场”的管理方法,还创立了非量油周期憋泵制度,使施工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三矿地区油井“两率”形势不断趋于好转。2004年,油井检泵率控制在38.0%,综合返工率控制在11.6%以内,分别优于厂规划指标4.0和6.4个百分点。

在搞好工程管理工作的同时,他还针对现场发现的实际难题,不断总结管理新经验、新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他撰写的成果、论文在省、公司及厂取得较好成绩。几年来,他共有19篇成果获得厂级三等奖以上的荣誉,其中取得质量成果省级二等奖2项,公司级三等奖2项,厂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现代化成果厂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五小成果厂级二等奖1项;厂级技术革新二等奖2项、四等奖1项,厂级技术创新三等奖1项;2篇科技论文分别荣获厂级一、二等奖。2003年,他被授予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的荣誉称号。,

在事业与家庭的天平上,两侧的砝码肯定不会相同,但陈*宁愿向事业这边倾斜。2004年6月,他的爱人因剖腹产住进了医院,他仅在病床前陪护了三天,就因为要做半年工作总结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他深深知道:月子里的妻子是多么的需要他,可岗位却更需要他呀!没有办法,他只好把年迈的岳母接到家中,照顾虚弱的妻子和嘤嘤待乳的女儿。他又何尝不想多照顾一下妻子,多亲一下孩子。他早年丧母,一直把岳母当作亲生母亲看待,看着岳母累弯的脊背,他的心里一阵阵的愧疚,一阵阵的酸楚,而他只能期盼妻子早日康复并得到她的理解和原谅。

超越

2004年8月,工艺队原队长调离岗位,矿领导经慎重考虑、研究决定将陈*调整到代队长的岗位上,负责全队的日常管理工作。矿领导找他谈话时,他坚定的说:“既然领导信任我,把这面大旗交给我,我就一定要把他扛好,而且要举得更高!”他字字句句掷地有声。从此,他给自己拟订了更高的奋斗目标,一定要把队伍带出个样子,让领导满意,让群众放心。

从技术型人才向管理型人才转变,需要大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那段时间,去先进单位取经成了他业余时间的主要工作。经验丰富了,工作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他深知:建设强有力的员工队伍离不开一个思想过硬,组织得当,团结协作的班子做保障。因此,他注重加强与班子成员的配合,遇事共同商量,不独断专行,精诚合作,团结一致,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为共同搞好队伍建设奠定了基础。

在管理方法上,他大胆改革,创新思维,勇于实践。一方面,在技术干部中加大岗位交流、业务互融力度,将工艺队计算机操作人员与动态管理人员岗位互融,加大计算机应用的同时,把动态分析与计算机软件应用紧密结合,使工作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另一方面。他按照厂“建设学习型采油厂、培育知识型员工”的要求,立足本队实际,不断加大员工形势任务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建立图书角、岗位练兵室,为全面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倾注了大量心血,为员工成长成才搭建了平台。2004年,不仅他本人被评为厂读书自学成才者,还有12名员工成为厂读书自学积极分子典型,工艺队也荣获了厂读书自学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在搞好员工业余文化生活方面,他充分利用厂、矿配备的活动阵地,在工作之余,组织员工采取打扑克、下象棋、举办乒乓球友谊赛等形式,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增强了全队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全队员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各项工作当中。

2004年,在陈*和全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第三油矿工艺队先后被授予“厂读书自学先进集体”、“厂质量技术监督先进单位”、“厂先进职工小家”等荣誉称号,并顺利通过厂标准化基层队的验收。

花开花落为的是结出硕果。11年来,陈*凭着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辛勤的努力,成长为新时期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陈*感到奋斗的道路还很长,他会信念依然,追求依然,用青春奏响生命最强劲的旋律……

上一篇:弘扬五四精神践行八荣八耻讲话 下一篇:认真对待每分钟 青春奉献十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