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互动”之旋律

时间:2022-09-17 01:21:03

摘 要:师生互动式幼儿教育中提出的一种教育观念,特别是在新纲要中处处体现了师幼互动的教育理念,因此,幼儿的学习就要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积极有效的互动。如何在韵律活动中幼儿更好地互动,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尝试:1.适宜的选材2.情境的创设3.肢体语言的运用。

关键词:互动;选材;情境;肢体语言

“互动”“有效性”“创新”等一些时尚的新名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各科教学的评析中,在《指南》中,我们也很好地理解并消化了这一类新名词,也努力以此作为新标准、严要求来揣摩自己的教学设计,优化一成不变的课堂旧模式。执教了多年的音乐教学,我最近也有了一些困惑:外出听课时,纵观一些韵律活动的整个活动过程,往往给听课老师和上课孩子有一种很累的感觉,整个过程教授的痕迹太重,把得太多,牵得太累,但听听来自执教者的心声吧:设计一个韵律活动,有时觉得真的很难还很矛盾,想给孩子更多的创编自由的空间,又觉得太杂太零散,但如果把握了一条主线,将一些主要动作规范让孩子来模范学习,又觉得太死板。

那么如何在韵律活动中与孩子实施互动,让孩子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我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并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适宜的选材

所选韵律活动内容越贴近幼儿生活就越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也越容易为幼儿学习掌握。但是,与此有关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所谓“贴近儿童(适应儿童)”和“离开儿童(挑战儿童)”的处理技术,实际上并没有优劣之分,其中的关键仅仅在于是否适度。

有这么一句话:创新是旧经验的新综合,所以说幼儿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是他们进行新的学习的基础,是理解新知识必备的前提条件。在选材时我们必须考虑这一点,如:《洗手帕》《捉迷藏》这两个题材是幼儿平时喜闻乐见的,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幼儿十分熟悉,很自然地能去感受与表现。再如:《猴子学样》《风中的小鸭》这类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生动的选材是幼儿所熟悉和喜欢的,可以引导、配合他们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体验与表现。只有幼儿对选择的内容感兴趣了,他们才会与内容互动,与老师互动,因此选择适宜的教材是实现师幼互动的保证。

二、情境的创设

颁布新纲要以来,我们深知情境的创设对于渲染课堂气氛,提高幼儿积极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借助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也是一种师幼之间的互动。教师关键是在有意识地在情境创设、材料上下工夫,大部分幼儿是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来作用于教师创设的环境,使他们“有目的地发展”,引发幼儿在探索环境与音乐的交互作用中使之与教师与音乐产生互动。那么大致可分以下两种环境:

1.物质环境

幼儿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常常要借助一些具体的情节、情境,因为幼儿的感知是具体形象的。这就需要我们给他们置身其间的物质环境的支持。给幼儿提供电视图像、与幼儿共同创设背景、道具等,使幼儿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有良好的促进与催化的作用。如《我爱洗澡》,教师根据活动目标“让幼儿学习手脚协调,按音乐节奏做不同方位的洗澡动作,并能与同伴合作玩”,创设相匹配的情境,在活动场内摆放了高、矮、被窗帘挡住的水龙头,以音乐为背景,孩子们一下子被环境氛围感染,融入活动中,很快创编了各种洗澡动作,有搓后背、有的洗头、还有的相互擦背呢……这样一些简单的环境创设使孩子与周围的环境很好地互动起来。

2.精神环境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恰当地设置提问,让幼儿自由地讨论,鼓励幼儿独立思考,用自己的理解来解释问题。这样幼儿在活动中更为积极主动,从而有利于引发幼儿自主性学习。教师是幼儿参与探索型活动兴趣的激发者。教师在幼儿兴奋时的一句带有挑战性的点拨往往会引起幼儿进一步的关注,而且是带有思考的关注。

三、肢体语言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韵律活动是幼儿的情感用肢体动作最直接的表达。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更应该注意使自己的肢体动作优美、艺术化,所谓肢体语言内容很广、很细,包括眼神、动作、表情、语言等,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与幼儿交流,使其与教师产生互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可以调整幼儿的位置。在《问候舞》活动时,我让孩子围成圆形属“封闭”的空间状态,这样不但可以有效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便于与幼儿交流,更有助于教师给予所有幼儿视线的关怀。其次,移动教师的位置。教师有时要适当调整自己的位置。走下去与孩子交流,更能使孩子主动获取有效信息,有助于提高幼儿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第三,有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坐着和幼儿互动。总是高高地站在前面,会让坐着的孩子有一定距离感,可以适时坐下来,这样可以适当缩短与幼儿的距离,给幼儿一种亲切感。最后,教师可以用眼神与幼儿交流。教师用眼神与幼儿交流,会使幼儿感觉到自己受到关注,因而会更加集中注意力,师幼之间的交流互动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互动”是学前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也成为师生新型学习方式、学习关系的代言,被提倡应用于各种教育活动中。经过一学期的韵律活动中师幼互动有效性探索,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只有了解每一个幼儿,追随幼儿的情感、思维、创造条件,启发幼儿充分与材料互动,与学习伙伴互动,与环境互动,才能敏锐地、有效地掌握幼儿“学”的信息,从而调整相互关系,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临湖第一中心幼儿园)

上一篇:构建开放的作文氛围 下一篇:倡导课堂“布白”,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