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质量,力避雷区,提高初中化学复习效果

时间:2022-10-27 08:12:23

强化质量,力避雷区,提高初中化学复习效果

初中化学教学是整个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对于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形成化学基本能力、具有基本的化学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也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近年,我区化学教育教学,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特别是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减轻初中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广大教师积极探索,勇于进取,不懈改革,做了大量的实质工作,围绕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关系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在基础知识教学进行到即将结束、复习教学即将全面展开的关键时期,笔者对全区化学复习教学提出如下建议,希望能对我区化学复习教学工作有一定发促进作用。

首先,探索提高初中化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率的方法,确实提高化学复习质量。

1、着眼回归教材,强化复习的基础性。如今,不少学校搞“题海战术”,不断地进行着机械的解题训练。结果呢?很多同学是“广种薄收”,而且产生着“思维定势”。还有的学校,盲目加大复习难度,使不少同学忧心忡忡,丧失信心。其实,化学中考的基础题占全卷赋分值的70%左右,且在考点和题型上是相当稳定的。这里的“考点”就是教材中最基础的知识和原理。然而,不少学生在中考前曾做过那么多的题目,包括大量的难题,但在中考时,面对大量的基础题,却常常是眼高手低,平地失足。中考中的不少经久不衰的“热点题”,其实也蕴含着明显的基础性。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在解所谓的“能力题”时,各种错误自然也多了起来。真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有些同学做的难题很多,反而对教材中最基础的内容疏生起来。所以在复习初中化学的开始阶段,有必要认真回归教材。

熟悉教材要做到细,仔细阅读教材,理解教材要做到懂、清(需认真思维),掌握教材要做到准、活(需有效训练)。复习教材内容时,可先逐章疏理,后全面归纳提炼。

2、严格训练流程,强化解题的功底性。在复习过程中,要铭记“知识是基础,思维是关键,表达是落实”。要切实、有效地训练“读题―析题―答题”这三个环节的基本功。不少学生在化学中考时,并非在知识上有什么缺陷,但得分不高,原因多半是解题的基本功上出了问题。在复习中,务必要严格要求,做到凡自己懂的题目 ,使答题“滴水不漏”“无懈可击”,使解题具有准确、熟练而规范。

3、优化思维方式,形成和强化解题的规律性。复习不是“炒冷饭”,即不是把做过的淡忘了的题目重做一遍。自然,在复习过程中,会遇到与以前做过的相类似的题目,但必须力求思维方法明快优化,解题规律清晰揭示,机械重复的思维和再现式的解题方法,不会对解题能力的提高有多大的意义。反而会形成思维定势,要经常想一下,这类题的解法能否改进一下,思维方法再明快一些。对解题规律的认识可否再清晰一点。

4、认清学科特点,强化学科的实验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今的中考,对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在逐年加大。而且实验题是“以方案设计和过程分析为主”(新调整的教学大纲)。包括对实验设计的评价。特别要注意其可靠性与简捷性,安全性与环保性,合理性与经济性。学生们要有进行实验设计和评价的创新自信心。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这是创新没有止境的重要原因之一。让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和评价时,要敢于走出趋同,跳出定势,超越常规,发散求异。

5、找准化学“支点”,强化实际应用性。联系实际是学以致用的“支点”,在复习初中化学的全过程中,要力求掌握的化学知识与各种实际情况联系起来,用以解决不太复杂的实际问题。具体说,要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关注环境、能源问题;跟踪最新科技、最新材料信息等。化学中考试卷中有关“化学与STS”的试题逐年增多。中考前的化学总复习,要适应中考这种要求和动态。希望学生充分认识到其在人类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多关心人类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对化学这门学科的要求,从中体会或感悟学习化学这门学科的重要价值。

6、大胆拓展视野,适度强化思维的开放性。进行初中化学的迎考复习,要适当拓展视野。不仅要“着重看好自家的门”(化学),还要“适当走出自家的门”(社会),再“留神一下邻居的门”(与相邻学科融合)。在思考与初中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时,要努力开放思维(包括情境开放、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结果或答案开放等)。开放性试题在中考中有逐年增加之势,初中化学总复习,不仅要“因地制宜”,也要“与时俱进”。

接着,强调提高化学成绩的注意事项,力避复习雷区。

1、重激励,要让学生富于自信。“除了人格之外,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失掉自信。”中考时,同学们要坚信自己能成功。这样在遇到难题,感到解题不顺手时,就能做到“我难人难,我不怕难”。在这样良好的心态下,常会在“疑无路”时出现“柳暗花明”。

2、重规则,要让学生倍加细心。中考时,走好审题、答题的细节,按规则答题是致胜关键。读题要小心,析题要谨慎,答题要留神。包括遇到大量的基础题时,要做到“我易,人易,我不大意”。切记:高分永远与粗心无缘。粗心大意与无知无识有同等的“遗憾度”。对粗心的不良习惯,怎么办呢?可加一道复查“防线”。但要注意,复查首先应是对题意和答案的要求的复查。若离开这点,复查易变成无效的浪费时间的“自我欣赏”。

3、重机智,要让学生会扬长避短。一般而言,人们认为“扬长补短”比“扬长避短”好。但中考中,“补短”常是来不及的。不妨采用“避短”之法较为理智。比如,解答选择题时,对某个或某些选项弄不懂,常用排除法得到答案。若看出某个选项是答案,则其他看不懂的选项就不是答案。若看到三个选项不是答案,则看不懂的那个选项便是答案。在解推断题时,把条件最充分、最明显,能先定下的答案先答出来。然后据此推出其他答案,若递推不出来,可大胆假定答案,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或验证一下。若不行,再换一种假定,这样也常能在不懂的情况下都会答对了。

上述复习建议,是本人对我区化学分析的一些思考,可能存在一些不成熟、较粗浅之处,望各位同人能献计献策,提出宝贵的建议。我想,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定会使我县的化学研训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上一篇:关于如何开展初中语文趣味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试论新课改下的高中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