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宣传工作中的文化品牌建设

时间:2022-10-27 06:34:14

浅议高校宣传工作中的文化品牌建设

【摘 要】建设品牌文化是高校宣传工作应积极努力的文化建设方向,对于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明了大学品牌文化的内涵,然后对文化品牌的建设原则,以及建设途径分别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文化品牌建设 建设原则 建设途径

高校宣传工作对当前高校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内可以促进学校的健康稳定发展,对外可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在不断加强高校宣传工作的开展力度的基础上,相关人员还应培育起文化品牌建设意识,以促进高校宣传工作的开拓式发展。

一、大学品牌文化的内涵

大学品牌文化是一个包含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色文化,是一种对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大学校园的建设更有益的文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1. 物质层面的内容。这是文化的最表层部分,包括大学的校容校貌、教学设施以及教学环境、学科设置和各学科的知识建构等。2. 制度层面。是指大学制定的所有为促进校园建设以及教师和学生成长的规章制度,包括教师基本规范、学生基本守则、宿舍规章制度等一系列的规范制度。3. 行为层面。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的各种具体的行为规范,包括教师的教学作风、学生的学习风气以及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行、学生的基本修养品德等。4. 精神层面。这是最高层面的较为抽象的文化层面,主要是指整个大学文化理念、大学精神等,是体现学校发展理念以及教师和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

二、文化品牌的建设原则

(一)体现时代精神

大学品牌文化建设必须照应当下整个社会以及教育发展的形势,打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有实用价值的校园文化,能反映当前大学的整体发展特色、师生的整体面貌及精神状态等,具有浓郁鲜活的生命力。

(二)体现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的建设必须与当下大学倡导的整体理念相适应,体现大学精神,同时,应将其具化,使其具有本学校的特色内涵。通过与本校校训的内涵相结合,并联系当下本校师生的思想精神状态,以及他们提倡的一些具体价值观念等,创造出既具有当今大学普适精神,又具有本校特殊文化底蕴的品牌文化。

(三)体现专业特色

大学品牌文化的建设不应高高在上,空洞无物,而应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的发展紧相呼应,一脉相承,在制定时,应融入一种人文关怀,充分体现出对教与学的关注力度,构建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品牌文化。

(四)与时俱进

校园文化在制定后还应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不断予以丰富,以保证大学文化能与时展同步,真正称得上是一种品牌文化。在发展中,切不可固守旧有的自认为精华的内容,而应客观地看待变化发展的社会及教育形势,不断完善文化建设。同时,还应积极借鉴兄弟院校中的突出文化,吸纳其中的精华元素为“我”所用,使得品牌文化成为一种具有内涵的、高品质的文化。

三、文化品牌的建设途径

(一)树立文化品牌建设意识

要打造出具有品牌特色的学校文化,首先必须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在全校上下营造一种建设品牌文化的良好氛围。首先,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认识到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的精神支柱,对于学校在当今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取得长远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从而督促相关人员认真开展建设。其次,参与文化品牌建设的人员应端正思想,树立积极心态,意识到品牌文化对学校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品牌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理解,以保证学校文化的建设确实具有品牌特色。再次,所有师生均应通过加强思想重视,将品牌文化的建设体现于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用实践行动来促进品牌文化的建设速度和建设力度。

(二)做好文化品牌建设的总体规划

品牌文化是一个包含较多层次的、比较丰富的系统文化,要想真正建设出具有特色的文化,并非一件简单事宜。首先应对品牌文化的建设目标作出整体的规划和分析,同时还应将目标细化到文化建设的每一个层面,确保从物质文化层面直到精神文化层面,均有与之相照应的文化建设措施和建设目标,从而构建起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化的文化规划体系,保证文化在具体的建设中能“有章可依”,且有自身特色,从而打造出实实在在的品牌文化。

(三)不断丰富和提升品牌文化的内涵

品牌文化首先应保证其具有“品牌性”,即确实有特色、有内涵、有自身特殊的价值,为此,应不断丰富品牌文化的内涵,让其成为一种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而并非仅仅是打出品牌文化建设的幌子,仅通过制定相应的实施程序,掩饰其空洞的内在。品牌文化应是丰满的、有思想的、有深度的一种文化,同时,在不断的锤炼中,还应是一种高品质的文化。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学校自身发展目标的变化,以及师生思想状况的变化等,不断丰富和完善品牌文化,提升品牌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四)借助网络扩大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拓展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网络成为当下高校师生最常用的知识获取工具之一,应充分借助网络的优势,积极加强对品牌文化的宣传,扩大品牌文化建设的影响力。首先,通过宣传,在本校内形成一种建设品牌文化的良好风气,并能促使全校师生为增强学校的整体荣誉,均身体力行地从自身严格做起,为品牌文化的建设尽心尽力。其次,品牌文化的良好建设,离不开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的影响力,品牌文化不仅需要对内产生作用,还需要同时对外产生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完整的品牌文化,因此,应同样借助网络的广泛影响力,扩大对品牌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社会公众以及同类高校的认可来完善品牌文化的建设。

结语

高校宣传工作中的文化品牌建设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系统化的文化建设,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科学开展建设,并能通过树立文化品牌建设意识,做好总体规划,不断提升品牌文化内涵,以及通过网络扩大文化品牌的影响力等方式,不断提升品牌文化建设的水平,使之为高校更快更好地发展起到应有作用。

上一篇:大学生学校适应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下一篇:实现图书馆核心价值要坚持“三个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