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实训资源应用与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27 05:34:10

高师实训资源应用与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

摘 要 高师英语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即培养学生能教、会用的语用能力。然而在现实的高师英语教学中,无论课堂教学、课程设置还是评价方法,都忽视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从高师人才培养模式入手,着重从校内实训资源的应用、管理与考评的角度进行探讨,以体现英语教育的实效性、突出高师办学的实用性为目标。

关键词 高师学生;语用能力;实训资源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9-0147-03

Application of Normal Training Resource and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gmatic Competence//Zhang Li

Abstract The English teaching in Normal school aims at the employment and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using the language. That is to train their ability of teaching and using the language. However, we have been ignoring their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classroom teaching, course design and assessment methods. The article will begin from the cultivating model and stres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ormal training resource and assessment methods. It aims at reflec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highlights the practicability of normal education.

Key words normal school students; pragmatic competence; training resource

1 引言

我国学者何自然在考察了不同观点的基础上,将语用能力解释为“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认为“它可以简化为表达和理解两个方面”,“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培养该门语言的语用能力的过程”。高师英语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即培养学生能教、会用的语用能力。然而在现实的高师英语教学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课程设置还是评价方法,都忽视了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鉴于高师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加之语言环境的匮乏,更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A级及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过级率,很多教师只重输入不重输出,他们为了在短时间内见效益,课堂教学中往往采用讲授法或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以为只要加强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他们的交际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提高;在课堂外即使有少量的英语活动,也只流于形式,没有把它们真正当成英语学习的一部分,也没有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更不与学生评价相联系。

以上种种,只会将英语学习局限于课上的语言输入,学生缺乏必要的输出和实践机会,语言知识无从巩固,语言能力无从实践,又怎会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呢?

2 文献综述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一些学者已开始了语用学领域的研究,像阎庄(1986)、王得杏(1990)和洪岗(1991)等,他们针对语用问题展开调查和研究,从调查中可知,语言能力强的人,语用能力不一定就强;语言知识高深的人,不一定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取得成功。这些研究唤起了我国外语教学界对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视。何自然指出:“语用知识是要教的,培养语用能力有赖于在语言实践中运用学来的语用知识。”至此,关于如何教授语用知识,如何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讨论越来越受重视。很多研究者提出在课堂上要渗透语用知识,进行文化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设置语言基础课和语言实践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以及改革现有的大学英语考试方式等。

本文将从高师人才培养模式入手,着重从校内实训资源的应用、管理与考评的角度进行探讨,以体现英语教育的实效性、突出高师办学的实用性为目标。

3 实训资源应用与语用能力的培养

高师学校的英语教育目的是培养幼儿园、小学英语师资,因此,高师学生不但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功,还要具备口头语言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能力,又包括语用能力。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学生学习地道得体的英语、提高语用能力的关键。由于中西文化有很大差异,表现在思维方式、传统习惯、价值观念、文化心理和宗教等方面。教师除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导入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与英语文化有关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人文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外,还要有效利用学校的实训资源,为学生创设英语操练的氛围,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

3.1 英语情景实验室的应用与管理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每两周在英语情景实验室内布置一个主题鲜明的场景,场景内容可涉及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等各方面。情景实验室主题可通过校园网格平台提前以照片和文字的形式通知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自行查阅资料,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和句式表达。在校园网络平台上也可列举出本期的重点句型和重点词汇,并提供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供学生参考。学生可自行组合,每组人数不限,根据主题,自己排练情景对话。通过英语情景实验室的应用,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在课下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生既可通过完成任务夯实语言基础,又可通过学习与思考提高语用意识与语用能力。

情景实验室全天向学生开放,学生必须先行通过网络预约才能使用;全天中每半小时为一个时间段,学生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时间。每组学生进入实验室后都要逐一进行登录,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记录。登录后就可开始自行录制情景对话,录制完毕切记将文件保存在指定的位置以便提供检查。学校要安排专门的教师在每天下午3点开始统计前一天下午3点后到当前时间的学生使用情况,并及时观看学生的表演,最后根据学生是否参与和参与情况做出及时的评价。

3.2 模拟教学实验室的应用与管理

高师英语教育是为培养合格英语师资服务的,因此,学生的英语教学能力也是语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提高学生教的能力,模拟教学实验室的应用至关重要。教师可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在开学初布置好本学期的模拟教学任务,教师在布置任务时一定要讲清要求,并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模拟教学实验室进行模拟教学展示,展示的同时保存影音文件。通过模拟教学实验室的应用,学生可以有机会在接近于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操练,在帮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的同时,也可检验学生自身的教学能力和语用能力,为后续学习找准目标。

模拟教学任务以每学期两次左右为宜,教师可要求学生事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实验室预约,模拟教学实验室的管理以每一个小时为一个时间段。学生可根据预约时间准时入场,按时退场。入场后也要先登录后录制,再保存文件。学校可派一名教师每周统计一次,并及时整理所有保存文件,及时观看,及时考评。

3.3 英语自主学习网络平台的应用与管理

建立英语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可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思维。高师英语自主学习网络平台的内容可包括英语网格课程、英语视听材料、英语儿歌大全、英语小故事、英语游戏方法和视频、优秀英语教学视频、英语学习网上测试系统、英语A级考试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相关内容、学习交流区等。

英语网络课程主要是为课堂教学提供辅助,学生可在课前通过网络平台,学习本课的单词、词组和文化背景知识,并仔细阅读课文,掌握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还可以通过阅读与模仿练习,改善语音。另外,学生还可以自主完成每课听力和口语学习任务,并准备教师课前提出的思考问题等。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核对课后习题答案,进行在线单元测试,自测学习效果。英语网络课程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语言程度,自定进度进行学习和操练,为英语语用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

英语儿歌、英语小故事和英语游戏等都是高师学生将来从师必不可少的技能,教师可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并定期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英语视听材料能有效地充实学生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真实丰富的语料资源,从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A级考试与四级考试的相关材料和自测题等也可为学生成功应试提供帮助。

自主学习网络平台要全天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可随时进入学习,进入后要先登录,平台将自动记录起始时间和学习时长。学期末,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会自动统计每名学生的在线学时间,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

3.4 监控体系的建立与考评方式的改革

校内实训资源的有效利用还必须要有完善的监控管理体系做保证。一方面,学校完善各实训场所的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以保证实训室的正常运作,还要委托专门人员进行管理,以保证学生的使用情况得到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学校还要不断完善各实训场所的网络平台建设,从使用中不断吸取经验,不断改善平台服务水平,组成专门的教师团队负责网络平台的更新与维护,使网络平台能够时时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调整与改进,以便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切实发挥其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以往的英语考试大多以最后的试卷为评价标准,试卷内容大多只涉及语言基础知识,对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关注显然不够,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也不够完善和科学。然而,校内实训资源的使用可为过程性评价提供公平和科学的依据,教师可根据每名学生各项任务的参与次数、参与时间和参与效果进行评价。这样既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认真对待每项任务,又可利用各种实训资源对学生进行考评,最大限度地关注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提高。考试的形式也可做到不拘一格,可采用小组合作、人机对话、网上答题等形式。另外,为强调学生的语用意识,在笔试的题型方面也要进行改革,可采用完型填空、笔头完成对话、多项选择完成对话和回答问题等形式进行考核。

总之,高师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广大英语教师拓展思路,从人材培养模式的各方面着手,不只关注课堂教学,更要关注整个培养过程,在有效利用校内各种资源的同时,大力推进考评方式改革,使考评不只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语用能力,使考评成为整个培养过程的有效监控措施。

参考文献

[1]Gardner D & Miller L. 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gman,1983.

[3]洪岗.英语语用能力调查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4).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99,201-202.

[5]彭青华.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J].成人教育,2010(7):65-66.

上一篇:课间游戏,孩子们的美妙时光 下一篇: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基础会计》专业技能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