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2-10-27 04:09:06

济阳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回顾与展望

山东省济阳县从1986年开始,着手开始建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20年过去了,该县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建立的市场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成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市场化、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今天,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其存在的重要性。

一、发展过程

(一)启蒙阶段(1986~1991年)

1986年,山东省济阳县在原崔寨乡推广大棚芹菜种植的同时,就开始建立市场,那时的市场信息不是很及时,加上农民种菜的积极性不高,生产数量少,没有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来生产芹菜,关于农产品的标准也很少,加上离济南的七里堡市场较近,批发市场运作时间不长就宣告结束,农民大棚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也随着市场的结束降了下来。当时有一段流传甚广的顺口溜是:“要想穷的快,大棚种芹菜”,这严重影响和阻碍了该县的蔬菜生产。孙耿镇西红柿批发市场的发展情况也和崔寨的市场非常类似,属同一时期同样的原因。

(二)坚持发展阶段(1991~1996年)

这个阶段先后出现了稍门大米批发市场、姜集黄瓜批发市场、崔寨香瓜批发市场、太平西瓜批发市场、仁风西瓜批发市场、仁风树苗批发市场等专业批发市场。此时,该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各类批发市场在政府的引导下,继续发展,政府作为批发市场的决策者来培育市场。然而由于我国的整个市场经济发育不是很成熟,农产品在全国的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中,表现出很多不足,集中在农民的种植技术及销售心理,以及农民自身素质方面,一部分农产品市场也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夭折了。

(三)发展壮大阶段(1996~2002年)

在这个时期,信息技术逐步完善,农民种植农产品也在自觉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国家有关部门也随之出台了不少的有农产品标准法律法规。信息及时、迅速、有效地从市场反馈到农民那里。1996年,山东省济阳县各镇开始安装程控电话,第一代模拟手机进入市场,至2002年,发展到价格便宜的数字手机,信息帮助了市场的建设。有关农业标准化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使农民种植农产品有了参考,解决了无序的市场恶性竞争,使市场发育逐步趋向合理化。

(四)繁荣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目前,济阳县的专业批发市场主要有太平西瓜批发市场、太平韭菜批发市场、仁风西瓜批发市场、曲堤黄瓜批发市场、索庙西红柿批发市场,这些市场的繁荣主要依赖于:

1、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理念。政府作为一级基层组织,更多的腾出时间和精力,服务市场经济建设,在市场管理、信息、农业技术、生产资料、生产标准等方面及时对农民服务,使得市场有序发展,避免了无序竞争和恶意竞争所带来的危害。无序竞争和恶意竞争只会挫伤批发市场客户的积极性,导致恶性循环,使得批发市场的经营状况举步维艰,最后导致被市场经济所淘汰。上述几个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繁荣,无不得益于政府的服务。

2、社会市场经济发育逐步成熟。形成专业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农业标准化的要求来生产农产品,虽然有的农民还违规使用违规农药、化肥、激素,但是,对农民进行一系列的生产教育之后,这种情况大有改观。

3、信息化的发展。2001年以后,山东省济阳县的信息化发展非常迅速,这无疑为培育市场起到了催化作用。有了信息化这条“高速公路”,该县各类市场和客户越来越多,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形成了种、贩、服务等“一条龙”形式的产业化。

二、成功的经验

市场形成了,贩运农产品的客户来了,为他们服务;种植农产品的农民,也在为他们服务。在今后,应该把继续培育市场,实施标准化生产作为主要任务,加大管理、宣传、服务力度,巩固现有成果,济阳县做好了几项工作:

(一)在市场管理的同时,严格管理费的收取和使用

1、坚决杜绝加码收费,并联合工商、物价等部门,共同管理好市场。加强对流动商贩的管理,使他们都到批发市场来批发蔬菜,杜绝小商小贩在田间地头私自进行交易,影响市场发展,加速恶性循环和恶意竞争;使农民认识到,只有农产品批发市场才是他们的载体,只有建立繁荣的现代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才能保证他们生产的农产品运到全国各地,只有依靠市场才有出路。

2、管理费的使用。管理费是取之于买卖双方,也要用之于买卖双方。市场要为客户提供最方便的优惠,要为农民提供最贴心的服务。定期聘请专家来讲课,为农民的标准化生产提供最新的信息;为客户提供住宿等方面的方便等。

(二)实行标准化生产

只有遵照标准化生产,生产出的农产品才能合格,客户才能到市场上来购货,才能培育壮大商场。

1、基层政府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在批发市场四周,利用大屏幕及宣传栏等形式和方法,对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的教育。批发市场是山东济阳县现阶段农产运销过程中的重要关键或枢纽。健全的批发市场不但有利于农民增收,而且能带动该县农业发展的结构性调整,促进该县农产品流通新模式的建立,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事实证明,市场活,全盘皆活,农民增收。

2、加大对生产资料市场的管理和对农民的施肥、施药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市场内各项服务,市场内银行、通信、医疗、商住楼、超市、饭店、娱乐场所一应俱全,极大地方便了经营户和客商和经营业务和文化生活。电信、宽带、广播的接入和局域网的建设,推动了市场信息化管理。对农产生产区的各个生资经营户,工商部门加大管理力度,严格杜绝违禁药、化肥进入市场。

3、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的申报、管理等制度。

4、严格商场治安,杜绝欺行霸市和强买强卖。

5、标准化生产区严格并加强对地下水水质的监测控制。坚决制止污染类企业进入标准化生产区,并使这类污染企业远离标准化生产所规定的区域。

6、取得了应有的社会效应。(1)拉链式效应。客户及农民在市场交易,带动了市场周边快餐店发展;客户的车辆带动了周边汽车类服务行业的发展;农民种植农产品,保护地栽培,活跃了农资市场,也从不同的侧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农民富裕了,也带动了副食业的发展,而这一切的发展增加了税收,增强了经济实力。(2)知名度效应。各个批发市场的建立,提高了该县的知名度,仁风的富硒西瓜进入了上海、北京的超市,打响了品牌。稍门大米远销内蒙、黑龙江等地。(3)社会效应。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这些成功的批发市场所带来的社会效应是无法估量的。加快了新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步伐,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发展。

政府在市场形成初期,加大服务和管理力度,适当投入资金运行,由市场管理人员直接服务客户,保证客户的安全,提供一切可行的便利条件。市场发展中期,加大对农民及市场管理人员的教育,加大市场管理力度。最主要的是根据城市中心论理论做好农产品商场的定位原则。

三、存在的不足

(一)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较小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我县农产品市场与其它发达地区相比普遍存在整体规模偏小的问题,销售对象单一,无法整合和提速发展。

(二)市场设施配套建设相对落后,档次不高

批发市场在当地确立了流通的主导地位,但设施相对简陋,缺乏净菜加工车间、恒温库等设施,同时市场的包装、加工、配送等各种辅助也很薄弱,对农产品只进行简单的包装,不能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和包装,市场功能亟待完善。

(三)农产品的质量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

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还未全面有效展开,农药残留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四、建议

(一)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积极推行市场准入制度

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在质量、规格、包装等多方面实行标准化,实现分级收购、包装、销售,使进入批发市场的农产品应逐步实现质量等级标准化、重量标准化、包装规格标准化;推行农产品检验检疫和市场准入制度,组织开展农药残留和产品质量检测试点工作,防范农药、饲料添加剂超标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切实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对种植出来的农产品建立市场监管措施,除对其进行农药残留物抽样检测跟踪外,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对按照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进行“喷码”管理,喷码上存有该产品的所有信息,使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一样,都拥有自己的身世和身份。这样,如果出现农药残留等问题,这农产品的所有信息可以马上查到。

(二)构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加快完善农产品市场网络,加大对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发挥信息网络的服务功能作用,加强农产品信息网的整合,实现信息共享;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功能,积极开展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等增值服务;积极整合信息资源,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和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力争尽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科学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阳县水务局)

上一篇:浅析国际贸易中的提单欺诈及防范对策 下一篇:构建创新型国家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