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效率问题探究

时间:2022-10-27 03:43:32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问题探究

摘要:新形势下的课堂模式给我们带来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真正践行学校提出的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理念?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认为教师应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课前计划、课堂设计、调动学生、科学的指导方法、适当的激励机制等方面来转变;学生也需要课前、课堂、课后习惯的养成等多个方面来提高,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关键词:高效课堂;师生合作

艺术可以残缺,断了臂的维纳斯成为精品,但以育人为本的教学工作却必须要追求完美。学校提出了“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理念,理解与贯彻好这一理念定将会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再创新高。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如何才能打造出有效、高效的课堂呢?我认为高效课堂必须符合三个要求:

关注每一个学生,课堂上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时间上都有事做;每一节课要达到知识丰富、疑难尽消、掌握最优方法与技巧、能力得到提高、学习达到高效;教师的情绪,要平和,不能过分激昂和低落,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状态是最有利的;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学生在课堂上心情舒畅,潜能充分发挥,注意力集中;

高效课堂要符合三个“量”:信息量要大;思维量要宽;训练量要少而精。

高效课堂要达到三“动”:形动,积极参与其中,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心动,认真思考,敢于质疑,提出问题;神动,自然生成,思想得到提升,达到教育效果。

我们的课堂要符合两个目标:高考选拔人才的需要;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打造高效课堂,要师生齐努力:

一、教师方面

1、做好计划,精心预设;未雨绸缪,掌控生成。一堂高效的政治课,应做到充分备课,提高素养;集体教研,汇总智慧;积极听课,吸取精华;善于创新,成个人特色。我们要预设的不只是授课内容,还要有与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授课方法、另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的熟练运用、课堂结构、学生反应、学生活动、应付突发事件的教学机智等,同时还要通过预设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生成知识,有效调控课堂即时生成,做到“预设”与“生成”合理组成。

2、标新立异地设计好导入环节,使一堂课一开始就收到先发制人,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如:利用广告,引起学生注意力。例如利用公益广告中的“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们的泪水”导入“资源的优化配置”;引用故事,激发学生兴趣。例如:“现在奥运会冠军拿的是珍贵的金牌,而一百多年前沙皇为了表彰门捷列夫编制了举世闻名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奖给他一只杯子,而这只最高荣誉的奖杯,不是金杯,而是铝杯。”以此为话题导入“商品的价值量”;另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借助音乐,以小幽默导入,以优美的诗句导入,以格言警句导入,以巧妙的提问导入等。

3、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效果。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创设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例如,我们在讲解现阶段分配方式时,可让学生们以不同的身份出现,问他们的收入形式属于哪一种,再让他们去分析出现多种分配方式的原因,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进行适当点拨。这样就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也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今后碰到类似问题想做错都很难。

4、关注后进生,适当激励,带动整体。有这样一个事例: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一个学期开始时,“随意”指定其中20%的学生并且郑重告诉他们的教师说这些孩子属于“潜在的学习进步者”。需要首先声明的是这些学生并非真的不同于其他人,也没有迹象表明他们将比其他学生更能取得好的成绩。当然,这对那些被蒙在鼓里的教师来说,可以理解为是一场“骗局”,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当教师是对这些学生充满了“期望”的时候,一个学期下来,这些孩子竟然真的没有让他们的老师失望。我们的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培优补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补差。老师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也关心他们的生活,以全方位的人文关怀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以炽热的情感使过去备受老师冷落和同学歧视、家长打骂的后进生有了自尊、自信。

二、学生方面

1、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很多课堂上的探究,课堂的启发、引导都是建立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之上的。预习不止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而我们正在实行的学案给了他们这样一个平台,要让学生利用好这个平台。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高效了。

2、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上课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要端座在凳子上,起立时要站直;听课时目视老师,重点内容课本上有的要勾画,没有的要记在课本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老师板书时要目视黑板;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回答课本上的问题时声音要宏亮;书写时执笔要正确,要认真,书写解答过程要规范,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课后要及时巩固的习惯。坚持先复习后做题;先改错题再做新题;考后认真做好满分答卷。

孤掌难鸣,一个班级的师生就像一支乒乓球队,教师就是那教练。”每一节课就象一次训练,队员与教练要默契,队员之间要合作无间,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不能产生世界冠军;没有足够的训练强度,也不会出现中国乒乓球队的战绩。光教师“一头热”是很难产生高效课堂的。如果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配以我们学校这批优秀的教师队伍,我们的政治课堂没有理由不高效。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李丙婷,《高效课堂解读》,中国教师报

上一篇:排水系统中UPVC管的安装施工技术要点 下一篇: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实施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