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回暖”只是区域现象

时间:2022-10-27 03:32:08

中国书画“回暖”只是区域现象

“回暖”是形容2007年中国书画市场被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尤其是仇英《赤壁图》在嘉德秋拍以7952万元成交,创下国内书画类拍卖最高价格之后,醒目的“回暖”大标题和长篇累牍的评论文章便充斥各大媒体。一时间“中国书画市场回暖”这一说法似乎已经成了既定的事实。对于这些,笔者颇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回暖具有区域性

从相关的报道可以看出,所谓回暖主要还是指诸如:佳士得、苏富比、嘉德、翰海等大的拍卖公司,由于本身的品牌效应,大拍卖公司所征集的拍品质量较高,成交量自然就高。笔者对江浙一带的市场行情较为熟悉,据了解,今年除了上海朵云轩、杭州西泠印社外,其他拍卖行的中国书画仍旧处于低迷状态。因此目前中国书画“转暖复苏”的观点并不带有普遍性,仅是一种区域性的回暖。

许多评论家把仇英《赤壁图》创造天价,看成是中国书画市场回暖的一个标志,这多少有些牵强附会。作为明四家之一,仇英在绘画史上成就十分辉煌,况且其作品的存世量少,创造较高的拍卖价格十分正常,这只是好作品卖好价钱的一个典型案例。虽然天价的诞生也存在偶然的因素,但还是能牵引中国书画市场继续向前发展。当然,就这幅作品本身而言,这个拍卖价格已经比较靠前,笔者认为其将来升值空间不大。

古代书画市场潜力大

中国书画,尤其是古代书画由于资源稀少,其市场潜力毋庸置疑。上世纪90年代中期,拍卖市场刚刚起步的时候,笔者就研究过佳士得和苏富比的拍卖图录,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国外的明清书画价格都非常高,而近现代的书画价格相对较低,这与目前中国大陆的拍卖图录大相径庭。

笔者十分看好古代书画的巨大潜力,认为收藏投资者应首选古代书画作品,其次是近现代,再次才是目前在世的画家。因为,古代和近现代的画家毕竟已故,在美术史上已经沉淀下来,且存世量只会有减无增,升值空间大;而我们现在很多在世的画家,人为炒作的因素太重,价格浮动不定,将来在美术史上到底居于怎样的地位现在很难说,所以藏家在这方面投入资金时需要谨慎。

二线画家投资价值高

就目前中国书画市场拍卖行情来看,现在艺术品市场存在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很多投资者都“追涨不追跌”。事实上,等艺术品价格上升的时候再投资,升值的空间就会小很多。其实,如果有好的眼光,现在正是购买二线画家作品的良机。

尤其对于投资收藏而言,和一般的学术收藏不同,更注重的是投资回报率。根据笔者多年来的鉴定和市场经验,非常开门的藏品是最好的选择。比如,前段时间笔者有位朋友在两件傅抱石作品的选择上飘移不定,一件120万元,一件仅70万元,他选了70万元那张。我认为这个选择欠妥,因为70万元那张是傅抱石早期风格变异时期的作品,让人容易心生疑惑,很难再有买家。

其次,投资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力而定。绩优股如傅抱石、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等固然是投资的最佳选择,但画作存世量太少,开门的作品可能仅十之二三,资源非常匮乏,价格也非常高。这时候,一般的藏家不妨考虑二线画家。据笔者了解,前段时间任伯年、吴昌硕的作品跌得一塌糊涂,他们在美术史上都曾辉煌过,已经积淀下来了,将来价格一定会上涨,因为毕竟没有那么多傅抱石、徐悲鸿和张大千等一线画家。

总之,作为投资三大板块之一的艺术品投资,始终会受其他两方面的牵制,在目前股市、房地产形势普遍下跌的情况下,虽然并不能断定资金会很快全部回流到艺术品这一块,但终究会给艺术品市场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笔者认为,2008年中国书画有望回暖,至于回暖的程度现在很难说,艺术品投资毕竟不像股市和房产那样门槛较低,能介入的人还是少数。

上一篇:装点瓶尊翰墨香 下一篇:明清御厂梅瓶的制作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