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点瓶尊翰墨香

时间:2022-07-10 08:57:54

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的艺术魅力是通过富有弹性的毛笔表现汉字的各种造型,抒发作者的性情而产生的。两千多年前,书法就装饰在陶器上,经过历代匠师的艺术耕耘,陶瓷书法装饰创意新颖,形式多样,给人以

美的享受。

一、书法装饰性的内在因素

1.汉字初期的形象性中国文字起源于象形记事。商代金文有用象形的肥笔并兼用线钩画图形轮廓的字,即图画文字(包括象形、象意),如亚禽父乙尊的铭文(图1)。我们的祖先在观察自然万物时,以“形”表“意”。《易・系辞》云:“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说文》把文字“象形”解释为“画成其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用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而且还欣赏书写文字时产生的艺术趣味。这便是汉字艺术化、装饰化的开始。

2.汉字形体的装饰性商周的金文讲究对称均衡,比例协调,节奏和谐,具有浓郁的装饰意味。春秋战国时代吴越、楚国还出现了所谓的“鸟虫书”。这种文字“有些笔画里附上半圆点,有些附上鸟形、虫形,更有的简直把文字嵌在鸟形或兽形的图案内”(唐兰《中国文字学》)。附加部分都是纯粹的装饰风味。南唐徐锴说:“鸟书、虫书、刻符、殳书之类,随事之制,同于图画,非文字之常也。汉魏以来,悬针、倒薤、偃波、垂露之类,皆字体之外饰,造者可述”(《论文系传》)。这些都体现了汉字形体的装饰美。

3.汉字的抽象性隶书以后的汉字完全脱离了象形,纯粹以点线构成。点线有长短横斜、方圆曲直、刚柔粗细、疏密虚实等,加之书写者倾注性情,在千变万化的点线交织中产生了“千里阵云”、“高峰坠石”的意象美。长篇文字布局高下参差,错落有致,形成书法特有的抽象美。

4.笔画的可塑性汉字以点线为造型的单元,在整体重心平稳的前提下,点线的长短曲直可塑性很大。在笔画结构规定的范围内,篆隶书可以挪让参差,如金文、古玺、陶文、货币文字依器物形状而变化,秦汉瓦当上的文字在圆形边框内巧妙安排。行草书可以根据作者的气质和个性而自由挥毫,“书为心画”是也。这种可塑性为装饰在一定形状和范围内提供了构思的变化空间。

二、陶瓷书法的内容与形式

陶瓷器上的书法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迎合各阶层人士普遍喜好,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多用“福寿康宁”、“福如东海”之类的吉祥语句。2.代表宫廷文化的诗文。大致是歌功颂德、报效忠诚的内容,如康熙时《圣主得贤臣颂》。乾隆时期还盛行书写御制诗。3.高雅格调的历代名篇,陶冶人们心灵情操。如《出师表》《归去来兮》《读书乐》等。4.结合器物的实用性,借用佳句点题。如酒具上题的“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茶具上题的“一片冰心在玉壶”之类。5.抒发个人的真实情感,反映离愁别绪的,有诗词、谚语、俗语、题记等,多见于唐长沙窑。

陶瓷书法的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纯粹的书法装饰唐代长沙窑釉下褐彩诗句壶(图2),诗句写在壶腹的流下部位。元代磁州窑白釉诗书罐(图3)腹部挥写七绝诗:“百草千花雨气新,今朝陌上尽如尘。黄州春色能于酒,醉杀西园歌舞人”,肩部略用卷草纹装饰。以上两例,书写率意自然。康熙青花釉里红“圣主得贤臣颂”书法笔筒(图4)和乾隆墨彩御制诗笔筒(图5)是官窑釉下、釉上两品种的纯粹书法装饰陶瓷。

2.书法与绘画配合的装饰

①题款式陶瓷器物是立体的,要从各个角度欣赏画面。在国画式的装饰画面上,因构图讲究疏密、虚实,虚之处偏大则露出白胎面积大,甚至完全空白,装饰效果不佳。以书法题款既可以起到布局均衡作用,又可添补“画之不足,题以发之”(《山静居画论》)的画外意、弦外音,如雍正珐琅彩黄地兰石图碗(图6)。

②间隔式配合器物的造型,分隔开器物的部位。以书画相间装饰。如康熙青花“后赤壁赋”图花觚(图7),觚体粗而长的颈部,书写赋文,长长的一行行小楷与造型十分协调。觚胫部环绕一周绘苏轼与客泛舟图,展开似一幅横披。乾隆粉彩花卉御制诗书画六方笔筒(图8),外壁六个平面相间以行、隶、篆书写乾隆咏石榴、山茶、的诗篇和这三种花卉诗意画。乾隆粉彩斗彩花卉御制诗书画瓶(图9),腹部为八面瓜棱状,相间以楷、行、隶、篆四体,各书御制诗七律一首,再以粉彩绘牡丹、芍药、莲花、梅花四幅。书与画相映成趣。

③开光式一般以图案衬托开光,相间的开光内作画写诗。如乾隆粉彩开光山水书法方瓶(图10),开光式的边框外有色地或绘有图案,像书画作品的装裱。

颇有意味的是乾隆时期官窑粉彩器上的御制诗书画装饰还是皇帝的谕旨。据《清宫档案》载,乾隆七年(1742年),御窑厂曾烧过一件御制诗山水壮罐。乾隆“七年八月,唐英将烧造的69件各式瓷器持进,交太监高玉呈览。奉旨:……御制诗句画山水壮罐甚好,令唐英不独此壮罐款式,别样瓶亦照有诗句、山水花卉烧造。”过了两个月,乾隆皇帝意犹未尽,又下谕旨:“将御制诗一首交唐英烧造在轿瓶上用”。一道道圣旨下来,御窑厂紧接着的一段时间烧造出了包括上文举例的珍品在内的各式样御制诗书画瓶。这类名瓷是研究乾隆早期官窑文化、窥探弘历个人内心世界的重要实物资料。

④融和式即文字装饰与纹样交融于一体。如万历青花“福寿康宁”纹碗(图11),碗外壁用松竹梅菊的枝干缠绕成草体“福寿康宁”四字。雍正青花釉里红松竹梅图瓶(图12)用数竿竹叶搭配成一首五绝:“竹有擎天势,苍松耐岁寒。梅花魁万卉,三友四时欢。”字隐于画中,构思奇巧颇有新意。

三、陶瓷书法的工艺特征与艺术风格

装饰在陶瓷上的书法因器物的功能、器型的特征、质量要求、装饰材料的性能等方面的限制,有别于纯书法艺术。经过匠师的构思,依托器型,以工艺技法突出陶瓷书法装饰之新,材质之美,形成特有的艺术风格。

1.书法与器物功能氛围的统一康熙青花万寿图尊(图13),器高77厘米,硕大雄浑。通体用青花书写整整一万个篆书“寿”字为饰,寓意“万寿无疆”,字分布在尊口、颈、肩、腹、胫、底每个部位。字体随造型的弧度而稍有缩小放大,每个字笔画因结体不同而增省。构成纵有行、横有距,形态各异,整齐严谨,料色匀净,规范统一的装饰,具有气势恢宏、庄重典雅的风采。是当年御窑厂为皇帝六旬万寿节(1713年)敬献的贡品。乾隆粉彩“读书乐”诗画笔筒(图14),器外壁分为四组,小楷题诗,相间作诗意画。画中的书斋分别筑于桃坞、竹院、枫林、梅园里。环境幽雅安适,烘托出四季“读书之乐乐无穷”之意境。而装饰之器物选用笔筒更是恰到好处。元青花缠枝菊题诗句高足杯(图15),内底心草书三行:“人生百年长能(此字自发表以来所有著述者都误作“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书写在饮具上,用笔酣畅淋漓,线条飞动自如,有如醉如痴之神韵,表现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情怀。

2.书法与装饰纹样(图画)的协调端庄稳健型的装饰配有古朴的书体,俊秀婉丽型的配有韶秀的书风。如雍正珐琅彩以秀雅清丽名世,画上撰句题字(见图6)出于宫廷书家戴临之手(见朱家选编《养心殿造办处史料》“雍正九年,珐琅作”),其书风是典型的“馆阁体”。乾隆官窑粉彩器上的御制诗书法风格与其完全一致,正是这种书法风格才能与官窑粉彩协调统一。又如康熙青花潇湘八景图诗画瓶(图16),器身以饕餮纹在腹部隔开,上下各有四组书画,每一景色配《浪淘沙》词半阙。所绘八景笔意活泼简洁,料色明快,意境旷远。词意空灵蕴藉,题词之书法用流利连绵的草书则情味隽永。以“潇湘夜雨”景为例,词曰:“落日大江横,水淡云平。”画中几间居舍掩映于江畔丛竹里,数笔淡青料水横抹天际秋云。绘画、书法和词意都是一气呵成,“天地酿成秋夜雨,滴破残更。”词书画交融一体,余韵悠长。此瓶装饰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格调高雅,是康熙民窑青花中代表作之一。

3.书法与陶瓷工艺的巧妙结合书法用陶瓷工艺的特殊制作,书法有新意,陶瓷工艺品也提高了文化品位。康熙洒蓝地临怀素书法笔筒(图17),外壁釉色浅蓝色上活活泼泼地洒有靓蓝色点子,古雅而鲜活,映衬着白釉草书临怀素帖。细加对照,原来两者出入颇大。原作《自叙帖》(图18)是怀素晚年杰作,笔法风驰电掣,出神入化。笔筒上的草书循规矩而不失秀逸,精制作亦显露流畅。游丝清晰,神采焕发。制作者采用特殊的方法在坯体上写字,通体施洒蓝釉后,剔除字上釉料,又利用洒蓝釉要外罩一层透明釉的工艺,使字一起上釉后显得光亮、白净、滋润,字体又有书写的圆劲和潇洒。这种新颖、奇妙的构思和工艺制作在陶瓷书法装饰中极其稀罕。因为通常匠师们都能想到和做到的是在坯体施洒蓝釉,再在釉上勾勒字的轮廓,剔去字上的釉料,外罩透明釉,这样的工艺自然无法表现出像此笔筒遒劲而精致的陶瓷书法风神。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工艺特征,形成了传统陶瓷书法的艺术风格:

1.官窑的平整、精致陶瓷书法的章法、用笔和结体都依附于陶瓷的工艺性和装饰的形式美。官窑作品的布局平整稳健中求装饰,用笔圆润精致中见功夫。乾隆粉彩御制诗鸡缸杯(图19)高6.8厘米,在画面上留出高约4厘米、宽不足8厘米的空间,竟然写下132个小楷。布局稳妥,排列整齐,每个字点横撇捺,无往不复,无垂不缩。其中“铁”、“变”繁体的笔划都在20划以上,精工至极。真可谓“看似寻常最奇峭,成如容易却艰辛”。

瓷器釉面硬度大、亮度高、反差强。书法装饰的每个细部都纤毫毕现。因此要求陶瓷书法色料匀净、光润,笔法清晰。在绢楮上浓淡、干湿、枯润、飞白、湮散等墨色变化令人欣羡,但如果出现在陶瓷上都有可能破坏整体的装饰效果。我们看康熙青花万寿图尊(图13),青花料色整体如一,十分匀净。鸡缸杯(图19)墨彩的黑料书写光泽照眼,摩挲隐隐隆起。其次,陶瓷书法与相配合的装饰纹样(或图画)的和谐协调也要求陶瓷书法具有装饰性。因此,中国书法史上的“馆阁体”风格结合陶瓷器型和材质,使陶瓷书法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2.民窑的自然、率意以唐长沙窑釉下褐彩诗句壶(图2)类为典型。其书法都为行书,形式不拘,意到笔随,大小参差,气势连贯。如题句为“悬钓之鱼,悔不忍饥”,“慈鸟反哺之念”,“牛怀舐犊之恩”,“买人心惆怅,卖人心不安”(图20)等都颇见临碑习帖之功底。

书法家弘一法师在致友人的信中谈到自己的书法时曾说:“朽人于写字时,皆依西洋画图案之原则,竭力配置和全纸面之形状”,“故朽人所写之字,应作一张图案画观之”。我们从传统陶瓷书法中就深刻领会到这种装饰美。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审美观念也不断更新。陶瓷装饰也引进了许多新材质,特别是艺术家偶涉陶瓷书画创作,使陶瓷书法更为多姿多彩。书画家溥心的青花行书诗瓶(图21),洁白的瓷瓶没有任何装饰,三三两两几行书法写下五绝:“双鬟凝黛色,罗带起微风。妙舞轻于燕,飞霞落镜中。”溥先生是造诣极高的艺术家,“临帖极勤,写本极多”,“刀斩斧齐的笔画,内紧外松的结字”(启功评语),形成独特的书风。这件极为难得的陶瓷书法瓶体现了他晚年书法的风格。笔者治学之余,勤于临池,近作墨彩唐诗书法盘(图22)采用了现代化工原料调黑料,行草书连绵转折,流畅自如,追求纸上的笔墨韵味,摆脱了过去油料粘性大、书写不流利的局限,越出了传统陶瓷书法的藩篱。总之,探讨古代陶瓷书法的装饰美,是为了开拓新的陶瓷书法艺术领域,追求更新更美更广阔的艺术境界。(责编:雨岚)

上一篇:咸丰宝晋母钱 下一篇:中国书画“回暖”只是区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