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市场淘玉辨伪之我见

时间:2022-09-30 10:56:48

古玩市场淘玉辨伪之我见

近年来,福州玉器市场十分红火,经营玉器的商家近千户,其中还有来自河南、江西、安徽、山东、莆田等地的商贩。这些商户主要分布在台江花鸟市场、南公园东方古玩城、西门藏春园、左海花鸟市场。市场上大多数玉器都是现代产品,老的玉器很少。玉以玉坠、手镯、玉装饰品最为畅销。福州人崇尚玉器收藏,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两件玉器。本人也藏有玉器近千件,现将藏玉之心得与收藏爱好者共同探讨。

玉器中尽管有仿制和伪作两种,但从鉴定的角度看,都属于辨伪的范围,辨识方法是一致的。

1.掌握玉器断代的各种方法:

凡仿造、伪造的古玉,都是想达到与某一年代作品相似的目的。但仿者尽管手法高明,也会留下自己所处时代的风格特点。如果有熟练的断代能力,就会从玉料、造型或纹图等方面看出伪作的破绽。

2.从玉质上辨伪:

战国以前的玉质很杂,有的硬度不如新疆所产的软玉高。伪作者利用这种情况,加之为节省原料的费用及较易仿造出土古玉沁色,故往往用次玉料,甚至石料去伪作。其实,古代玉器特别是商代以后玉器,凡贵重器物,都选用较优玉料,如和田玉、南阳玉及岫岩玉。因此,若用次的玉料或近似石料所作的古代贵重玉器,其真实性就要打问号。

3.从沁色上辨伪:

凡出土的古代玉器,除少数没有沁色外,大部分都有深浅不一的沁色,有的其表面甚至已呈石灰质或鸡骨白色,有的浸色十分丰富,有特殊的美感。后仿和伪造者用蒸煮烧烤、酸碱浸泡,甚至涂绘颜色等手法,摹仿古玉的浸蚀色。他们是以快速法或涂绘法所为,故其各种沁色即使仿得天衣无缝,也只能浸及表面,与古玉自然形成的沁色有明显差异。

4.从纹饰上辨伪:

伪造玉器者,常见一种在光素旧玉器上加刻纹饰,俗称“老玉新工”,以求高价出售。辨伪者不能只从一个方面,而要全面去辨识其真伪。“老玉新工”因其雕刻纹饰与玉器制作非同一时代,故其刻纹处与老玉的表面沁色和熟旧程度不同,即刻纹处色新,未改动的表面色旧。

5.从玉材档次考察:

伪古玉则以非白非青,似青似墨的劣质玉材为主,这样选材是因大多古玉经长期土埋重见天日后,多有水浸土蚀、不干不净的表面现象,伪造古玉是想要达到这种土埋效果。

6.识别真伪沁色:

沁是二次成色,在自然界及人为的小环境里均可形成沁色。这种天然沁色并非人们有意所为,沁色多自然生动,丰富多彩。人工伪沁则是制玉人用某种伎俩有意做成,煞费苦心。人工伪沁色大致有鸡骨白、象牙白、赭红、土黄、铜绿、水锈、土斑等色,所谓“血沁”、“孔雀蓝沁”甚少见。人工沁色多呆板,缺乏灵气。

7.人工致残:

古玉多残,故做伪者或用砣做伤,或保留琢磨痕不加抛光,甚者将成型的伪古玉敲打致残。仔细反复观察,便可发现人工伪伤。

(责编:蔚蔚)

上一篇:具有双重价值的珍币 下一篇:中国古代瓷绘松纹对外国陶瓷艺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