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时间:2022-10-27 02:04:35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摘要:“工程造价”是一种通称, 在不同的场合下其含义也不同,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分别就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现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有效实现工程造价动态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管理对策;建设工程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房地产业是我们国家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需求地不断增加,房地产投资项目也随着商品住宅、商业地产和工业地产项目的日益增多而增多。作为房地产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是关注的重点。许多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造价控制如不到位,致使施工建设的造价相对较高,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房地产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房地产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建设工程造价是指工程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交付使用所需各项费用。它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及按照国家和省规定应当计入的其他费用。

1、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及现状

1.1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基础

实事求是,稳步推进计价模式与管理方式改革、及时反映时代特点,是计价依据的编制原则。虽然当前定额要改变,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建筑经济还需要定额作指导,定额仍然是计价的基础和依据,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和造价的动态管理仍然离不开定额。但定额必须实行“价”、“量”分离,将定额基价与定额消耗量分开。定额只能作为控制工程消耗量的标准,对定额基价实行动态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计划价格为指导价格。定额要合并相同的项目,取消老旧的项目,并增加因新材料、新的技术以及工艺的使用而产生的新定额子目,从而适应建筑业市场的动态变化。

“指导价格”就是颁布各类价格指数等办法来指导市场行为,以此引导企业自主定价。企业是工程项目的主导者或业主或是生产者,有权确定自己的经营策略和效益目标,按照自己的经营方法、策略和目标,结合当前的市场信息和经营管理状况,自己定价。

“控制量”就是在规范、设计和质量标准允许的范围内,控制住定额的消耗量。

“竞争费用”是企业根据市场竞争战略及其管理条件独立决定利率定额标准,政府主管部门可以设置收费标准根据工程类别,指导企业进行公正、公平、健康的市场竞争。

1.2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费用包括:建筑工程费、材料和设备购置费、安装费及其他费用等。影响工程造价增减的变动因素, 一般有三种, 一是价变因素, 二是定额取费的变动因素, 三是量变因素。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实际上就是对造价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

国家编定的统一定额颁布执行以来,对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有效控制基本建设投资,维护建设主体各方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计价模式与规则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由于定额执行的过程长,更新慢,变化小,这种时滞性使得工程造价难以灵敏的快速准确的反映市场变化。

最低价中标法的实行,必须以完善的法律制度、企业以及全社会的高度诚信为基础,而以我国目前的法制和社会环境来看,还相对缺乏规范的评估机制和行业公信机制,实行最低价中标法的条件尚未成熟。因而在招标投标中,投资成本偏高,滋生腐败和暗箱操作等等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市场经济范围内,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的前提是自由竞争市场体系。建筑领域内的竞争集中体现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而竞争的核心必然是价格。形成合法合理的价格、公平公正、诚实信用是工程造价活动中各个参与行为主体应当遵循的原则。

我国从事工程造价的工作人员有很多,大部分人的思维模式还是套定额。因此大部分人员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理论与实务知之甚少,甚至有些从业人员也仅仅只是照搬模式,所以从业资格的考试应当加大实践方面。让造价管理从以前的不思考照搬模式演变为动态跟踪管理。坚决杜绝建筑市场中的暗箱操作,不正当竞争,层层转包工程,偷工减料的不法行为。

2、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对策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改变涉及建设工程中各个方面的利益,也将对我国经济的转变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有关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建立监督保障系统,完善法律体系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法制体制。优化政府管理职能,政府部门应重点控制政府投资项目,对其它渠道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主要利用经济杠杆,如价格、税收、利率、信息指导、城市规划等进行政策引导和信息指导,负责宏观调控、政策制定和行业监督,通过立法和执法来规范各种经济行为。

政府职能部门要合理运用相关法规及政策,规范建设和施工单位的市场行为,制止垄断和种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保护的合法权益,生产者和经营者和消费者,形成健康的市场价格和机制,发挥监管的作用,提供必要的条件,确保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根据国际惯例的建筑施工市场配套的法律体系,并注意加强其可操作性

2.2转变造价管理部门职能,改变管理方式

首先,应当明确工程造价管理主体、管理范围、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和管理功能,管理部门应该是专业的,深入到施工成本的市场范围内的经济活动过程,它立约前与行政合同负责招标管理相辅相成,协同管理面前的讲台背后。招标管理主要管市场、业主、设计、施工队伍和市场的行为,和成本管理部门估价方法,成本的条款合同管理、市场价格信息、中介咨询机构和人员成本等等。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的企业定额,参与市场竞争。

2.3规范国内工程造价咨询市场,加强造价咨询中介机构的培育和发展

要大力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领导,要重视培养大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造价管理人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首先,要积极开展人才培训,提高咨询服务单位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术资质等级及高尚的职业操守,要求在执行客户委托的业务时力求公开和透明,同时考虑公众利益,加强自我约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客户负责。其次,对现有从事咨询服务单位进行清理、整顿,对不合格的要清除,使造价咨询机构成为真正的投资咨询顾问。再次,制定造价咨询服务机构的行为规范,制定和执行明确的专业道德规范。最后,工程造价咨询业涉及的标的金额较大,面临多种不可预见风险,为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化解和转移风险,提高咨询行业的信誉度,要积极推行工程造价咨询保险,提高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

2.4加强全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络的建设

在当今网络飞速发展的基础上,网络已经渗透到许多领域,积极推广和应用电子计算机科学管理,大力发展和应用各种规范软件以及工程数量计算软件,利用计算机建立各种数据库,包括数量的价格信息,各种类型的工程数量、材料价格的指数、消费指数指标和成本指标,提供动态管理的基础工程,我们必须加快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应用到建设工程的工作当中。

2.5 做好建设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工程项目竣工后,要严把工程结算关,注意搜集整理好结算资料,要认真审核工程量和套价取费。工程造价中材料价格是一个重要的动态因素,据我们测算,房屋建筑工程目前的材料费占工程造价的约65%,其中材料价差占工程造价的12%左右。因此,认真确定材料价格和正确处理好材料价差的调整问题,对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确立合同管理,来充分发挥各专业机构的工作能动性,确保本工程各项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在施工过程中,设计、监理、房地产公司都是合同主体,根据合同的约定各负其责,对自身承担的工作内容,范围等方面承担主要责任。项目部则根据合同的规定,对各专业主体的实施和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落实,并协调和理顺各方关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建设项目投资活动涉及面广、建设工期长,有着许多影响因素,只有分析影响因素并实施控制,实现目标的工程建设投资控制管理,根据经济法律的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并以科学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确定合理的成本,有效地控制成本,以提高投资效率的影响,建筑安装企业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秦茂玲.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8(05)

[2]黄丽莉.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方法的研究[D]. 吉林大学, 2007(05)

[3]邱建忠.浅析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J].科技咨询,2009(06)

[4]李立宁.建设工程造价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5]刘文斌 深化土建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7)

[6] 周晓燕. 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的手段[J]. 科技之风. 2011(17)

上一篇:关于市政排水管线交叉冲突问题处理的见解 下一篇:浅议住宅工程渗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