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托起心灵的绿洲

时间:2022-10-27 01:51:48

用爱托起心灵的绿洲

摘要:现代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个性充分的发展,既教书又育人,这些教育思想是每一位教师都应遵循的。班主任对班级管理要坚持不懈,抓好常规教育,细致入微,做好个性工作,不拘形式,建立评价制度。

关键词:班级管理;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115-02

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感触颇深。“班主任”这三个字说起来轻松,但做起来沉重。人常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从这一句平凡的话语中,可见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忆往昔,感慨万千。

一、坚持不懈,抓好常规教育

班级管理千头万绪,特别是农村小学低年级的班级管理工作更是一切都得从头做起。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对学生终身有益,作为老师这谁都知道,但是面对来自不同背景下的学生,尤其是复杂的家庭,如留守儿童、父母离异、家长没有文化没有教育意识的家庭,这些都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记得那是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小孩子们刚入学,什么都不会,这种全新的环境对他们来说还不适应。为了让学生更快地从学龄前的儿童转化到一年级的新生,我每天都喊得口干舌燥:“记住,上课要坐好,要专心听讲,要举手发言;下课不要和同学打架,不要到处乱跑;放学时一定要把自己的东西放好;回家先做作业,做完再把书包整理好;记住上学不要迟到……”千叮咛万嘱咐,今天说了,明天忘。我经常想: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就是对我们工作的信任,我没有理由放弃对他们的教育。

二、细致入微,做好个性工作

有多少孩子就有多少种教育方法,这正是我们倡导的“因材施教”的缘故。我们在班级管理中,总会遇到一些个性化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个性化问题,才会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整体推进。

我班有一个叫徐欣荣的同学,尽管我反复的强调:回家要先做完作业再收拾好书包去玩,但是每次来学校,他不是没做完作业,就是把书又忘在家里。为此,我经常在电话里和他的家长反映孩子在校情况,请求家长配合。家长电话中答应得好好的,可再看孩子在校表现,一点转变都没有。针对这一情况,我想:电话里是解决不了问题了。于是,我利用放学的时机和家长见一面,想进一步引起家长对孩子的重视。我让孩子带我去见他的家长,来接孩子的是他的妈妈。放学时,我跟在孩子后面,孩子跑到妈妈跟前:“妈,老师想见见你。”妈妈就像没听见一样,拉起孩子的手说:“快走,快走,咱回家还得卖菠菜去呢!”我一听赶紧叫住了她,妈妈也感觉有些不好意思,随即说:“孩子又不听话了?”我向他介绍了孩子的情况,希望她能在家及时监督孩子。可她对我说了几句应付的话,回过头摸着孩子的头说:“以后不能惹你老师生气了,听见了吗?回家要认真写作业。”看到了妈妈的表现,我似乎找到了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的真正原因:一是家长没文化,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二是家长的溺爱,使孩子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我想这一次不一定能看到孩子转变的效果。事情真像我预想的一样,没过几天,孩子不做作业的问题又来了。我对孩子说:“叫你爸爸有时间到校来一趟。”我一直没见到孩子的爸爸,却把奶奶推上门来。老太太来了以后,就是好话一堆,并且打保证地说回去一定好好地管教孩子。我想孩子的根本问题恐怕还是不能彻底解决。果然,没几天,他又把语文书忘家里了。我嘱咐他以后写完作业要把书整理好放进书包里,并借机教育其他同学。我想明天他能把书带来,结果明天又忘了。这时我拨通家长的电话,说明情况以后要求家长把书送到学校。家长说:“我现在浇地了,等会儿再说吧!”家长也许认为老师这样做太过分了,有点小题大做。殊不知,正是这样的不起眼的小事,才影响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过了一会儿,妈妈打电话说昨天的作业孩子是在奶奶家做的,她不知道。我无奈地看了看徐欣荣。

几天后,我检查作业时他又说作业忘家里了。我想这一次不能轻易放过他了。不带作业有两种可能:一是没做,二是真忘装书包里了。这时我又拨通家长的电话,我告诉家长,找到作业立刻送到学校。一会儿,他妈妈骑着自行车来到学校,当时我正在上课,她拿着作业说:“作业掉在他奶奶家的沙发底下了,我找了好长时间才找到。”我发自内心地感叹:生长在这样家庭里的孩子太难教育了!难道就这样放弃他吗?后来我给他补习功课时见到了她姐姐。谈话中得知她姐姐刚考上大学,我和她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达成了共识,一致认为孩子不良习惯的形成一是父母对孩子溺爱,再就是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对。姐姐答应去做父母的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自从那件事以后,孩子渐渐发生变化,基本能够按时完成作业。我发现孩子的进步就及时鼓励表扬。孩子很聪明,现在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我借此给他发了奖品,带动全班给他鼓掌打气。“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舍得付出,就会迎来每一个孩子的进步。

三、不拘形式,建立评价制度

要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只靠老师的提醒、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拘形式地建立与学习、习惯等挂钩的评价制度。我在班里设立了“好习惯之星评比展示台”,根据学生日常生活设立了学习、纪律、卫生、路队四张评价表,每天都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由班干部具体负责。做得好的,就记一个红星,做得不好的则记一个黑点,一周累计,红星多的则被评为“好习惯之星”。通过评价、竞争、树榜样等方法,让好习惯伴孩子一起成长。

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我认为做班主任是不乏味的、没有遗憾的!当我一次次面对那一张张充满稚气的笑脸,当我一次次凝望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神,我就会由衷地许下我的诺言――我要用爱托起那片心灵的绿洲!

作者简介:周玉芹(1978-),女,山东济南商河县孙集镇人,就职于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许商单园小学。

上一篇: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刍议 下一篇:分析对中职计算机课堂有效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