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调查与防范对策

时间:2022-10-27 01:20:28

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调查与防范对策

【摘要】目的:调查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并给出具体的防范措施。方法:选择本院102例产妇,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理人员因素、院方管理因素以及产妇家属因素等,针对不同的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论: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复杂多样,护理人员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认真负责,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字】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174-02

根据全国医院的调查显示,有73.33%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家属殴打辱骂医务人员的,有61.48%的医院出现患者去世后,家属在医院内摆花圈烧纸设灵堂等事件,医患纠纷情势严重[1]。而产科又是医院高风险科室之一,做好产科安全护理至关重要。所以本文主要分析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并给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不安全护理带给患者及家属安全危机,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0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102例,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8.3±2.1)岁,其中顺产的有72例,剖腹产的有30例;出现妊娠合并症的有15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有13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有2例,其他病症4例。

1.2 方法 向产科就诊的患者发放一份设计好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士的护理态度,护理质量以及健康宣教等等,并对不满意的地方提出要求,通过问卷测定来调查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调查。

1.3 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1.3.1 护理人员在处理急症时,没有及时向患者及家属反馈,一旦出现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状况时会导致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如分娩过程中,胎心声音发生异常,未及时反馈给患者及家属,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很容易引起患者和家属的不满,甚至到医院闹事。

1.3.2 护理人员每天面对不同的孕产妇重复同样的工作,难免会出现言语生硬,态度冷漠,例如产妇在分娩疼痛时喊叫,护理人员态度恶劣很容易导致患者情绪不满,容易引起纠纷[2]。

1.3.3 虽然医院针对产房用药、抢救设备有专人专管,但由于产房助产人员调动频繁,个别人员责任心不强,制度执行不严,管理药品和抢救设备不善,以至于抢救时,因抢救药物不全延误抢救时机,导致严重后果。

1.3.4 产科专业性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安全,如产程的观察、接产的手法、新生儿产伤的观察、特殊药物的使用、产后出血的观察以及危重患者病情的观察和抢救等等。若护理人员缺乏护理知识,临床操作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都会影响到护理失误,造成严重的后果。

2 结果

2.1 在102例产妇中,共发生不安全事件20例,约占总数的20%,具体护理中不安全因素有如表1所示。

表1 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调查

3 讨论

产科护理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产生不安全因素,造成不良后果,严重威胁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健康。所以,做好产科护理工作,降低不安全因素的产生,是每一位医护工作者的职责所在。针对以上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下:

(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合理分配护理人员的工作,各司其职,针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定期考核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表现,提倡奖惩制度,出现违规违纪情况,要给予相应的处罚。

(2)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护理人员定期接受培训,学习相关知识,定期组织一些操作技能的培训,护理知识讲座,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操作水平。通过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护理水平,加强护患沟通能大大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发生[3]。

(3)加强监督检查,对产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有预见能力,并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解决能力。定期对产房内的急救药物和急救设备进行检查,以防不备之需。

综上所述,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复杂多样,护理人员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认真负责,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萍华. 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调查与防范对策的探讨[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35(3):240-241.

[2] 郭海玲. 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干预对策[J]. 中国医药导刊, 2012,14(7):1259-1260.

[3] 叶丽芬. 分析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对策[J]. 吉林医学, 2013,34(26:5500-5501.

上一篇:浅析护理外科手术后疼痛病人的体会 下一篇: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