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都河岸天外天

时间:2022-10-27 01:05:57

乌都河岸天外天

丹霞山是乌都河的源头。一股甘甜的泉水从山崖上喷涌而出,被五座花瓣一样的小山捧住,汇成一潭明净的湖水,称为木龙湖。

木龙湖像荷花里的莲蓬,平静中蕴含饱满,湖中鱼虾成群,湖外水天一色,波光粼粼。

徐霞客寻找珠江源

1863年,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为探寻珠江源头来到这里。

徐霞客历经艰辛,沿红河、北盘江探寻珠江源头。来到木龙湖,徐霞客误以为找到了珠江的源头,放声大笑。然后披着夕阳的余晖,向不远处的护国寺走去。

丹霞山护国寺,始建于明朝的万历年间;天启二年,毁于战乱;天启四年,云南鸡足山的海玉法师,千里迢迢来到丹霞山重建寺院。海玉未出家前姓金,是一名横扫千军的武将,他感悟出刀剑只能消灭生命,却不能消灭人性的弱点,想用禅宗启发心性让人获得智慧,让世界真正得到安宁。

后来护国寺的祖师海玉肉身化为尘烟,留下舍利子葬在佛塔中。佛塔依旧在,王朝几变迁。

俗传三月三是海玉的诞辰,因此,每年的三月三作为当地的一个节日流传至今。这天,盘县人都会来到这里,交流思想,听人说书,敬奉神灵,祈求平安。

徐霞客在丹霞山考察三天后,终于发现木龙源头不是珠江的源头。他没有失望,写下了游记:“越脊南,始见西南一峰特耸,形如天柱,而有殿宇冠其上……”

盘江之源三一溪

行走北盘江,可以磨练人的耐性。

徐霞客告别护国寺,往北走30里,到了普安府南的碧云洞。在这里他被碧云洞里层层梯田,石狮、石龙、石笋组成的万千景象所吸引,写下了精彩的游记:“北门外石桥:第一桥,云南坡之水,绕城西北隅而为堑,东下而与北溪合于城东;第二桥,即小溪自西北来者,一统志所云‘目前山之水’也;第三桥,即小溪自北来者,一统志所云‘沙庄之水’也。三溪交合于城之东北,合而南去,是为三一溪,京城南桥而入水洞(碧云洞)。” “三一溪其源有三:一出拔山箐;一出红豆冲;一出狮子口。皆汇于城东,为厅城带水,南流入碧云洞,穿山腹而行,(潜伏)有五六里,出风洞河……入盘江。”徐霞客不用任何仪器,只凭着他的思维,就准确地把碧云洞的地貌与水系源头探索清楚,真是奇才。

碧云洞是盘县古城中的一个生死穴位,假如没有碧云洞,盘县古城就是一片。三条河分别从县城的西面、北面流来,在城的东面汇在一起称为三一溪,向南流,被碧云洞张开大嘴吞进去,在洞中潜流,出风洞河汇入乌都河。盘县人为了感激碧云洞,每年在农历正月二十三倾城出动,到碧云洞烧香祭拜,后来逐步演化成为一个踏春的节日,当地人俗称“玩水洞”。

格所河畔古榕村

乌都河,是北盘江在盘县境内的最大支流,全长74千米,干支流总长284.9千米,流域面积1704 平方千米,源头出自海拔1888米的丹霞山麓的木龙湖。水源在上游如树枝状,流到下游,支流如羽展开。

乌都河上段称水塘河、索桥河,在平坦的河床上它显得平静自如。中段为罗细河、半河,在这一段,众多支流涌入,顿时大河涛涛,激越澎湃。正当春风得意的时候,因为道路的坎坷,突然跌落进休止符一般的落水洞,悄无声息地成为暗河。在它经历了6千米暗无天日的历程后,像一只睡醒的狮子,用积蓄已久的力量,从半山腰的水洞喷吐而出,跃入潭中,巨龙一般奔出山谷,汇入北盘江,在这里成就了一个天外天的胜境:河流湍急,浪花飞溅,两岸绝壁吞云吐雾,傲然直立。距出水洞4千米处,有一个古老神秘的村寨——陆家寨。村寨里的人叫出水洞流出的河为格所河。

陆家寨海拔600余米。进到村寨,亚热带的清风送来阵阵稻花香。寻香而至,刚才在半山腰见到的一蓬草,出现在眼前的时候,竟然是两棵千年古榕。古榕的根须比一个成年人还高,支撑着二十多米高,十几米粗的树干。 70余户人家,掩映在50多棵榕树中,几棵古榕护佑小溪从寨子里穿过,溪水透明地流过石上,留下无数奇石美景。1600平方米的树冠把阴凉投到坐在根须上绣花的布依女身上,容貌娇媚的她们的幸福记录在了山水之间。

上一篇:洞穴里的远古记忆 下一篇:最后的布依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