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提高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方法

时间:2022-10-27 01:04:44

探讨提高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方法

摘 要:长期以来,诗词歌赋的鉴赏能力都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因为它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关怀,培育学生的素养,特别是它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促进均有很大的功效。高中语文人教版,一向都是比较重视对阅读者的美学教育,而鉴赏诗词歌赋是高中语文美学教育实践的有效方式和重点对象。有条理性地、有深度性地探究诗词鉴赏教育的内在普遍方式,寻求有效的古典诗词课堂教学的方法已经迫在眉睫。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汇总出下面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古典诗词鉴赏教育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能力;教育教学

普遍的,一篇优秀的诗歌作品肯定是产自于独特的创作环境,其间糅合了具体的社会意识形态,创作者特定的周边环境,还有创作者的心情佳境,这些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对作品创作的当时情况作介绍是必要的。在第一眼浏览的古诗词教案设计里,往往是放置于引出作者背景时一笔带过,举个例子,像《滕王阁序》里,“作者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待到学生了解了整篇文章的大致意思时,继续强调几个难点的字词、特别句子等,组织学生会背几个名句,再做几个习题就完结了这样一篇古典文章的教学。“重言轻文”的教学方法不仅左右了学生的理解,阻碍了他们对古典篇章的了解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造成他们不仅背文章时只是口念其词而无心记忆,还损坏了古典诗词篇章存在的重要作用。因而,背景介绍在诗歌鉴赏里的重要性凸显,背景环境介绍也具有强化学生探究学习的导向意义,提升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改变教师讲什么,就是什么,毫无自己的思维主意和见解的坏毛病,这些都不会有益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一、在解析诗歌意象处着手,清晰课堂教学主张

叶圣陶先生过去在他自己的谈语文教学的篇章里表示,可以带领学生将一篇文章的思维路线探索清楚的教师,可称得上是优秀的语文教师。很显然,在他的理解里,若想知道诗歌的大致意思,首要工作乃是探清诗歌撰写的思维路线。然而,诗歌又不完全相同于小说等通俗文体,其普遍不具有整体的叙事情节,语言模式跳跃性强,意思阐述很内敛。因而,学生在学习中最接近触碰到的应该是诗歌的意象了。意象属于诗歌的基础单元,是意思和象征的融合体,是创作者将自己的心境和外面的物体互相结合的具体表示。教师可以依据诗歌的构成和思维结构、感情表达提问问题,让学生在自己的想法中领会诗歌的境界。

举个例子,《再别康桥》,徐志摩的名篇,那四个部分写得很有诗意,分别集中在描写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清澈的潭水、康河里的星辉。我会紧追着提问:怎么可以写得这么有诗意?经过大家思考、讨论得出结果,这四个物体都是意象,他们表达了创作者的一份理想寄托。我又接着继续发问,让学生回答我:诗人在诗句里说想在清辉斑斓里放歌但又不能这样做,诗人为什么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放歌?经过这些问题的指导,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在离开康桥时的无可奈何。在这个节点上,我会适时填充篇章的相关背景描述,让学生能更清晰地理解诗歌,了解忧郁的才子――徐志摩。

二、常常朗诵可谓是提高诗歌鉴赏水平的一个重要路径

古语有云:熟能生巧。用在诗歌教学上,就是你只要熟读了诗歌,那么你就可以有品读诗词的能力了。这就表明朗诵诗词在学习诗词里具有多么重要的位置。因此,除了课本里面具体要背诵的篇章之外,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早读、晚读的空当,添加一些课外名篇给学生。在学习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之后,我还会增加陶渊明的其他诗歌作品给学生,像《饮酒》《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这些作品可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陶渊明先生对田园生活、对自由无限向往的形象。学生在背诵完毕后,我会给予他们机会,在课堂上分享诵读诗歌的主观感觉。在高中三年里,学生朗诵了李白、苏轼、白居易、杜牧等古典文学名家的成名作品,填补了他们的知识空白。

背诵考验一个人的记忆力,很多人都说在这个过程之中很痛苦。很多人会反映:背了忘,又忘了背。因此,教师不仅要刺激学生对背诵古典诗词感兴趣,还要教得学生如何守住朗诵成果。教师可以传授心理学上的规律给学生,使学生知道“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树立他们的信心,让他们能够开心地学习,有效率地记忆。

总而言之,增强高中学生对诗词歌赋的欣赏欲求,提升教师在诗歌鉴赏里的启发教学能力,应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值得留意的问题。诗词欣赏水平的提升不但关系到教育的成效,而且对学生人文素养、人文关怀的培养有非常重大的作用,于情于理都要得到教育界各方的足够重视。因而,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深知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在这个模块里面,从而从质量上不断提高学生的诗词歌赋欣赏水平、品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侯艳玲.高中语文外国诗歌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

[2]张刚阳.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D].河南大学,2011.

[3]张扬.论基于“体验”的诗歌教学[D].苏州大学,2012.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蒙古族中学)

上一篇: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初探 下一篇:突破高中英语听力理解障碍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