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制管理法在中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7 12:57:23

双轨制管理法在中学中的应用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如何用双轨制教学管理法在中学中的应用,其中附带了twins互补式和“开花式”或“苯酚式”,并且详细讲解了如何用EXCEL将前后排名对比并自动生成奖项。

【关键词】 双轨制 教学管理法

1 twins互补式

在工作初期,为了让班级薄弱学生能够取得进步,使用了如下的分组方式,让优等生去帮助薄弱生,而且同桌之间的排名之和是一样的,也就是确保分组是平均的,最后还拿2个人的分数之和进行全班评比。(见图1)

然而这些平均只是外表的假象,内部悬殊较大的第1名去教第40名题目,因为差距太大,1号不愿意教,嫌难带;40号也不愿意去请教,因为怕1号嘲笑,根本就无法达到互相帮助目的。

所以这种课内外都能够使用的方法在实施了2个星期就被迫放弃,不得不去构思更合理的分组方式。同时发现课内外的分组方式不能一样,因为课内比较集中,而课外比较分散,所以要采取不同的分组方式。

2课内“开花式”或“苯酚式”

后来就采取了如下图所示的组合方式,按照学号或者排名一个个填入,最中间的是核心组长,周边的每填入一次,就要向后面一组推一次,这样就保证了所有组的总分数基本保持平衡。最后考试时将每个小组的7个人的分数累加起来,看哪个小组最高,就给予一个小小的奖励。有时候买点瓜子和糖果给他们,让他们再分给其他小组,这样不仅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又培养了他们融洽的同学情,往后的学习更加有激情了。(见图2)

图3就是实况图。因为拍摄角度限制,所以还有1组没有被拍出来。尤其在冬天,当时在没有空调的农村穷学校,大家围在一起学习,从教育管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上都会感到无比的温暖,只要用“任务驱动法”来引导他们,即便是学生间偶尔有一些“悄悄话”,也会滋润着课堂朝正向发展。

同时为了让班级的这种分组形式充满激情和活力,刚说了可以用这种分组来进行评奖,评奖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激励学生,并且合理有机地将学生组合起来。这种方式适合日常课堂教学交流,拿5-7套实验仪器,让他们一起做探究活动。也可以把试卷或者讲义发给他们,以一种传递式的方式来做题,对于较难的题目可以求助老师。(见图4)

3课外“双轨式”

“双轨制教学管理法”实际上是这篇文章的核心部分,就是用1拖2的链式方式让学生形成自主管理模式。其实这里最关键的是如何制定好学生成绩评价的制度,并且方便快捷地对学生发奖从而履行承诺。

(1)考到金字塔塔尖的学生可以担任班级的物理课代表。(2)采用师徒结对模式,上级的同学对下级的同学进行帮助,如果下级的同学取得进步,我们同样给与奖励,或者鼓励。(3)将这些积分累积到所有的项目中来,最后计入最后成绩单中,或者打折计入。

这样,不管什么样的活动,学生都以积极的心态去进去。

每次考试都要先进行排名,然后再与上次名次进行对比,再确定学生的进步多少,这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这里我就运用EXCEL来实现这个功能。

(1)先建立如图5所示的EXCEL表,标题行依次为:学号,姓名,上次成绩,上次排名,本次成绩,本次排名,奖项等。

(2)在D2中输入“=RANK(C2,$C$2:$C$41,0)”,D3中则输入“=RANK(C3,$C$2:$C$41,0)”,以下的都可以用“填充单元格”的方式输入。这里的C2,C3分别代表你所要进行排名的数值,$C$2:$C$41表示排名范围从C2到C41,前面的$符号表示绝对行或者绝对列。这里只要在C列输入上次分数,在D列就可以直接看出上次排名。

(3)用第2步同样的方式,在F2中输入“=RANK(E2,$E$2:$E$41,0)”,下面单元格依次类推,然后在E列输入本次分数,在F列就可以直接看出本次排名。

(4)在G2单元格输入“=IF(AND(F2

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凡是考到班级前7名的同学,将会获得1张积分卡,如果在期中期末考试中还可同时获得“优秀奖”奖状;(2)凡是每次考试比上次进步5个名次的同学,将会获得1张积分卡,如果在期中期末考试中还可同时获得“进步奖”奖状;(3)如果以上两个条件都符合,那就可以获得2张积分卡,如果在期中期末考试中还可以同时获得“优进奖”奖状;(4)帮助其他同学取得进步,也会获得1张积分卡,帮助了几人就能获得几张;(5)所获积分可以用于累计到期末考试成绩单的物理分数上去。

例如:王同学上次考试取得第12名,这次取得第7名,较前面一次进步了5个名次,同时又帮助了孙同学和张同学都获得5个名次的进步,所以王同学将总共获得4张积分卡,如果在期末考试中因失误考了56分,在成绩单上的物理成绩就至少为60分。

这里实际上使用了“肯定式”的激励教育方法,也就是承认每个个体所取得的进步,这样整个班级的同学都在不断努力取得进步。

上一篇:《光电检测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图书馆典藏工作的实践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