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祝您健康》 等

时间:2022-10-27 12:36:47

我与《祝您健康》 等

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国际麻风节

我与《祝您健康》

我与《祝您健康》是1983年相识的。一次,我在县城的一个书摊上,看到了83年第5期《祝您健康》,便买了1本。回家阅读后,真使我大开眼界,尤其是看了“读者荐方”一栏后,更觉得相见恨晚。

话得从头说,我用小验方治病是由来已久,深受其益的,因此,对小验方格外地厚爱。我父亲曾患偏头痛多年,虽经多方医治,始终未能治愈,1980年,我按一老中医介绍的方法,将萝卜捣烂取汁,再复发,打那时加少许冰片后,滴起,我便添了个鼻。结果,我父亲习惯:收集小验的病果获痊愈,未方、试用小验方。多年来,我对《祝您健康》上的小验方,经我自己或家人,或介绍给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试用多例,有的还很灵验。如,经三人以上试用有效的:乳疖妙方(5/83,82年第5期,下同)、氯霉素眼药水治感冒(5/83)、治牙痛小方(6/83)、去风沙入眼一法(1/84)、灸治鸡眼(4/84)、治痢验方(5/84)、麦粒肿简易疗法(6/s4)、白砂糖治拉肚子(2/85)、鲍鱼壳治水烫伤不留疤痕(6/85)、叩击枕部治鼻塞(2/86)、治疗外阴搔痒症用锡类散(3/86)、膏苔能治鼻炎(3/88)、简便易行的催眠法(6/88)、柳枝治尿失禁(1/89)、运动性扭伤的按摩治疗(3/89)、四环素加麻油治疗黄水疮(5/89)、快速止咳一法(2/90)、金银花加连翘洽粉刺(4/90)、车前萆防治红眼病(2/91)、擀饼轴治落枕(2/91),决明饮治便秘(2/92)。

通过收集和试用小验方,我自己自然受益非浅。如,我的脚底曾患鸡眼多年,走路时疼痛难忍,在多方医治无效的情况下,用“灸治鸡眼”的方法终获治愈。

辽宁康平县东关屯乡泡子沿村 李 贵

拉韦朗

在原生动物研究引起的疾病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于1907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金。

阿尔及尔是一座山城,其郊外有一个小镇,名叫霍坦尼尔,自古以来被视为“疟疾王国京都”,一年到头都有人闹疟疾,1880年夏天,几乎全镇的人都染上了恶性疟疾,法国政府立即派去了大批专家,从事扑灭疟疾和防止蔓延的工作,青年医生――阿尔丰斯・拉韦朗也在其中。两年后,拉韦朗才从阿尔及尔回到巴黎,不久,发表了他的研究报告,确证疟疾是一种传染性疟原虫所致。

拉韦朗从小跟着父母居住在斯特拉斯堡医学院附近。10来岁就一面在医学院做工,一面读书。晚上他在几位名医的实验室里打杂,每遇医学院专家动大手术,或者诊断疑难重症时,他便悄悄地从一开头就把专家们的处理程序和处方仔细地记录下来,他是这所医学院有史以来,唯一学历不够而特准入学的高材生,毕业后,他在母校服务了两年。32岁时奉派赴阿尔及尔。

拉韦朗发现疟原虫后,就欲致全力于疟疾的研究,但始终未能如愿,为此他很气愤。直到51岁那年,拉韦朗才总算“落叶归根”,进入巴黎巴斯图医药研究中心。后来,他便把晚年的全部岁月和努力献给了这个中心,其间,医药界根据拉韦朗对原生动物的分析与鉴别结果,在疟疾的病理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因此被选为法国国家科学会会员,

国家科学会欢迎他的当选,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庆祝会,可是,拉韦朗却默默地坐着一声不响,会议主席邀请他登台演讲,他也断然婉谢了。大家都觉得奇怪。

回到家里,他把心里话告诉了妻子:“若是给我机会,让我早一些研究疟原虫的话,我相信我的成就一定会比今日大得多。”

后来,拉韦朗再赴北非,研究热带地区比疟疾还要可怕的昏睡病……

拉韦朗1845年6月生于巴黎,1922年5月逝世,也在巴黎。

(亦 波)

地道药材撷珍

吉林人参是药材中最为名贵的补药,被称为“百草之王”、“药中之宝”。功能有:补五脏、安神、止惊、明目、益智。据现代测定,人参中含有皂甙、挥发油及多种维生素,对虚症有特殊功效,有“一碗参汤起死回生”之说。近年来,中外科学家研究发现,人参还具有抗肿瘤、抗辐射,抗休克、抗衰老以及强壮心脏的功能,野山人参长于长白山和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中,生长缓慢,40~50年才能长到50克重,故极为珍贵难得。吉林抚松县的人参最为地道,抚松县也因此有“人参之乡”的美称。

(中 良 辑)

信息一览

肥胖儿心血管功能有不良改变黑龙江省人民医院刘秀珉医师刚刚完成的一项科研结果表明:单纯性肥胖对儿童身心发育有不良影响,从儿童期开始防治肥胖症是降低成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串的关键。

(据《健康报》)

胆固醇对妇女危害不大 苏格兰一家医学院研究结论认为,胆固醇并不足以使女人患心脏病,因为女人体内有足以对付这种疾病的物质。专家们指出,女人体内有许多自身保护的机制以利于生育,其中之一就是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这主要通过雌激素来实现,一直到停经为止。当然,女人也不可因此而大饱口福之欲而忽视了营养平衡。

(据《科技日报》)

上一篇:祝我健康 第2期 下一篇:血液中的“细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