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抓“两风”,为班主任工作减负提质

时间:2022-10-26 11:50:57

巧抓“两风”,为班主任工作减负提质

摘要:新课程教育改革强调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而应试教育依然存在,这无疑使班主任陷入更累的工作境地。本文根据教育实践,提出在教育实践中巧抓、实抓“班风”和“学风”,把素质教育和知识学地融入班级管理中,不仅使班主任工作显得轻松愉快,达到了减负提质的作用,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班风 学风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121

班主任要想从繁重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学生持久的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即抓好班风和学风,虽然班风学风涵盖的面很广,可笔者认为重点抓好以下几点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外显有规”抓班风

抓班风要从大处着眼,细节入手,考勤是要重点抓的一个细节。课堂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场合,任何一个人一秒钟的迟到都会影响班级面貌。如果有学生迟到,笔者会让迟到的学生站在讲台上面对整齐地坐在教室里的同学谈感受,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因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用心来感悟,来自内心的深刻认识远胜于肤浅的说教,这个方法使得全班都对考勤非常重视,学生重视了,班级考勤就做得非常好。

教室卫生是要抓好的第二个细节。我们常常有这种体会,在一个脏乱的环境中大家的行为也变得很随意,而在一个整洁美好的环境中,大家会产生一种敬畏感,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会弥散于学生心中,给学生以良性暗示,主导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笔者告诉学生讲台是教室的脸,进入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做讲台清洁,然后以课桌之间的过道保洁带动每个学生自己座位的保洁,其次,做好班级教室墙面的布置,要鲜明、大气、简洁,要使用对学生行为有具体指导的语言,文以载道,“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就给他什么样的文化环境”。选择相关的座右铭来警戒和勉励学生,开启学生自我约束、自我反省的能力。

纪律是要抓好的第三个细节。首先要抓好自习课的纪律,从安排一节课的作业量入手,训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安安静静地写完作业,学生忙于完成作业,自然没有精力做其它的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会习惯于一上自习课就想到当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并尽量在学校完成。这种习惯的训练过程,不仅有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而且使班主任工作变得轻松有效。

2 “内涵有德”抓学风

学风包括的内容较多,但笔者认为其中抓好学生对学习长久的热情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力最为重要,因为学生的学习不是百米短跑,而是马拉松式的长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生的学习竞争也是一场意志力的较量。首先要有学习的热情和坚持下来的意志力,然后才有可能追求速度和质量。实践证明,教育就是对学生提升和发展的一种期待,让学生获得自信并产生实现这种期待的愿望和动力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这条路上跑起来的最持久的内驱力。

3 善抓时机,激励斗志

道理有时可以使人信服,但只有在感情激发起来时,人才能真正加以响应。每天上午正课前,笔者都会根据学生的状态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把每一天的早上都当成是赛跑起点,学生的激情是否高昂决定着学生一天的课是否高质量高效率。如果早上一进教室看见学生们的精神状态不佳,笔者就会把音乐一放,让大家唱他们喜欢的歌,快乐的歌曲使大家精神一振,唱完后,大家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如果有学生情绪不佳,笔者会告诉他:试着做出自信愉快的表情,并让这种表情慢慢感染自己,使自己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大量的事实证明,好像自己有顽强意志一样地去行动,有助于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顽强意志力的人。笔者坚持用这种方法训练学生,老师们普遍反映我班学生的学习状态非常好,站在讲台上课很愉快。

4 班会课――激发斗志的加油站

情感跟意志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当人的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到推动或者是支持的作用时,这种积极的情感便会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如果能够在学生中恰当地运用情感激励的方法,学生们就能以持久的热情投入学习,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因此,笔者在班会课上以“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但是我们可以有更顽强的意志力和更持久的耐力”为主题来激发学生的斗志。教育学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要求,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意志力的好学生,班主任要以极大的热情给各个层次的学生鼓劲,首先对成绩好的学生要提醒他们继续努力;对于中等生,要鼓励他们坚持就是胜利;对于学困生,要热情地期待他们自己和自己比赛,不断进步。

5 巧施惩戒――稳定班风

班主任常常会面临处理违纪学生的事情,如果班主任能够“玉中识瑕 ” ,然后巧施惩戒,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曾经在班上规定学生不允许带手机进校,但是现在的社会环境与以往不同,许多父母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不能与孩子天天呆在一起,或者不能按时下班,手机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因此,尽管知道许多学生带了手机,笔者也没有追究。然而课间多数自觉性差的学生亮出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高,如果照此发展下去,他们在课堂上也会玩手机了,怎么办?简单的说教,没有效果;处理重了,会有家长找上门来诉说他们很需要手机与孩子保持联系,这样反而使工作复杂化了。这时,笔者看见平时很自律、很受老师喜爱的一个女生由于生病一事在与家长通话,等她通完话,笔者故意当众缴了她的手机并带她到办公室处理,然后就此事与全班达成共识:有急事与家长联系的学生必须到办公室打电话,否则作违纪处理。从目睹班级优秀学生手机被缴到共同参与制定正确使用手机的班规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思想也经历了由震动到深刻的过程,从此杜绝了令老师们烦恼的学生在教室玩手机的现象。

在实践中笔者从抓班风和学风入手,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和趣味性,师生和谐,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素质,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我班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受到校领导多次表扬,圆满地完成了学校下达的各项指标,在班风班貌的考核上,我班的得分更是遥遥领先。

作者简介:陈渝碧(1964-),女,汉族,重庆市第十八中学英语教师,重庆 400020

何明渝(1992-),女,汉族,研究方向为会计学,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

上一篇:浅谈医药广告道德的教学 下一篇: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境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