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坦静治疗喘憋性肺炎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6 11:10:20

【摘要】目的:观察易坦静治疗喘憋性肺炎疗效。方法:对符合喘憋性肺炎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83例和治疗组85例。对照组:常规吸氧、抗生素、超声雾化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于易坦静常规用量口服,观察用药前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喘息缓解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易坦静;小儿;喘憋性肺炎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5-2292-01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B

喘憋性肺炎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发作快,喘憋重,易反复,严重危害小儿的健康成长。我院儿科在2005年4月~2006年11月用易坦静(化学名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喘憋性肺炎1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168例均为我院住院患儿,全部符合喘憋性肺炎诊断标准[1]。其中男105例,女63例,年龄2~18个月。全部患儿均有阵发性咳嗽、气喘,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及缺氧,听诊双肺有明显的哮鸣音及中小水泡音,X线检查显示两肺纹理粗乱或小点片状阴影。168例中21例合并心衰,占11.1%,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85例,对照组83例,两组的年龄、性别、发病的就诊时间、症状轻重经统计学检验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在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纠正酸中毒、抗感染、对症等治疗基础上,治疗组12岁以下用易坦静口服,2.5~15 ml/次,1日2次。根据年龄及体重调整剂量,未满8个月每次用2.5 ml,8个月~1岁每次用5 ml,2~3岁每次用7.5 ml。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3天内症状明显缓解,喘憋症状消失,缺氧改善,呼吸平稳,心率减慢,两肺哮鸣音及湿音基本消失。有效:3天内症状有所缓解,喘憋状况有改善,哮鸣音及湿音减少但未完全吸收。无效:3天内症状无缓解,喘憋仍明显,有较多的哮鸣音及湿音。

2.2 治疗结果:见表1。

2.3 不良反应:易坦静用药过程中有轻度嗜睡、兴奋、头痛、心悸、过敏性皮疹等不良反应。本组有3例表现轻度嗜睡,不影响继续治疗。对照组无不良反映。

3 讨论

喘憋性肺炎以喘憋为特征,以病毒感染为主,其病因可能为患儿对感染过敏而引起支气管痉挛[2]。存在气道的非特异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故控制气道炎症,阻止或消除气道高反应性,提高机体免疫力,是治疗喘憋性肺炎及控制其复发的关键。易坦静是由盐酸氨溴索和盐酸克仑特罗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盐酸氨溴索为黏液溶解剂,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盐酸克仑特罗为 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增强纤毛运动,溶解粘液,促进痰液排出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咳嗽、痰液黏稠、排痰困难、喘息等。我们应用易坦静治疗喘憋性肺炎,无论在缓解症状、体征及缩短病程,减少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育智.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11):696,

[2] 刘玉生.儿科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87.

收稿日期:2007-03-21

上一篇:全麻下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的临床体会 下一篇: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