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6 11:07:30

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比较我院治疗的40例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采用氟达拉滨+环磷酰胺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环磷酰胺+安慰剂治疗。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 6例(30% ) 达完全缓解,12例(60.0%)达部分缓解,2例无效。对照组总有效率40.0%,3例(15.0% )达完全缓解,5例(25.0%)达部分缓解12例无效。治疗组3例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1例出现轻度肾功能损害,2例出血性膀胱炎,l例出现血尿,1例血小板减少。 结论 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较高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可以作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首选方案。

[关键词] 氟达拉滨; 环磷酰胺;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中图分类号] R73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138-01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是一种恶性的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性疾病,近年来国外对氟达拉滨及以其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的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我科采用氟达拉滨(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治疗20例CLL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3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的60例CL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1±4.5)、对照组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0±4.1)。根据参考文献[1]的诊断及分期标准40例均确诊。其中治疗组Ⅱ期4例, Ⅲ期12例, Ⅳ期4例,;对照组Ⅱ期5例, Ⅲ期12例, Ⅳ期3例。

1.2 方法

治疗组:氟达拉滨;30mg/m2 ,第1~3天,环磷酰胺300mg/m2,第1~3天;均为静脉给药,28d为1周期。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250 mg/m2、安慰剂(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第1-3天,每28 d为1周期。2组均用4~6周期。

1.3 疗效判定 根据参考文献的疗效标准判定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3种。完全缓解:外周血WBC≤10×l0 L-1。,淋巴细胞比例正常(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以率表示,采用 检验;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疗效观察 治疗组6例(30% )达完全缓解,12例(60.0%)达部分缓解,2例无效。总有效率90.0%,对照组,3例(15.0% )达完全缓解,5例(25.0%)达部分缓解,12例无效,总有效率4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3例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经护肝治疗恢复正常。1例出现轻度肾功能损害(尿素、肌酐轻度升高),予加大补液量、利尿后恢复正常。2例出现血尿,1例血小板减少,经碱化尿液、补液等治疗症状缓解。对照组:粒细胞减少5例,出血性膀胱炎2例,经碱化尿液、补液等治疗症状缓解。

3 讨论

氟达拉滨是嘌呤类似物,对淋巴细胞具有选择性的作用,对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浆细胞淋巴瘤、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滤泡淋巴瘤等低度恶性淋巴瘤具有较好的疗效,主要的副作用是骨髓抑制如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及免疫功能抑制。氟达拉滨对分裂期和静止期的淋巴细胞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DNA 复制和阻碍DNA 的修复,高浓度阻断RNA转录并抑制其后的蛋白质合成。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联合治疗的有效率也可以达到1/3以上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具有协同作用,本组总有效率达86.7%。

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组的不良反应以血小板下降和感染常见,总体程度较轻,给予对症处理后均能耐受。未发现治疗相关死亡患者及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对照组具有类似的血液学毒性不良反应,两者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因此,我们认为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方案用于治疗CLL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能够耐受。可以作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首选药。

氟达拉滨不仅在治疗CLL患者时取得良好疗效,还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血液学肿瘤,所以,有必要对该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探索其对血液学肿瘤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沈娣.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39-141.

[2] 孙汉英,朱艳,周剑锋等.氟达拉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J].内科急危重杂志,2005,11(3):116-118.

[3] Tallman MS,Hakimian D. Purine nueleoside analogs:emerging roles in indole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J].Blood,2005,86 (7): 2463-2474.

上一篇:104例膝关节慢性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护理效果 下一篇: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用药在疤痕子宫中期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