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10-26 10:37:43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摘 要:着眼部队对士官人才的需求和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转型,确定了“一个主体,两个基本点”的实践教学目标,遵循“四个符合”的原则,构建了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五双”人才培养模式、“三层”实践教学内容、“软硬”结合的实践教学管理评价措施、“三条件”的实践教学建设,最后,提出完善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的对策建议,为提高士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是指培养在部队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使用、维修、管理、训练等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装备正常运行工作的技能应用型士官人才的一种教育形式,具有高等性、军事性、职业性和岗位指向性等特点。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军队装备各技术的发展概况,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强、管理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管理”型高级人才,以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打得赢、不变质”的要求,适应长期从事于部队一线装备操作、维护和管理,从事部(分)队人员管理的需要[1]。文章基于此,把实践教学作为士官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和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突破口”,按照贴近装备、贴近岗位、贴近实战的原则,科学构建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一个主体、两个基本点”的实践教学目标、“三层化”的实践教学内容、“软硬”结合的实践教学管理评价措施、“三条件”的实践教学建设,最后,提出完善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的对策建议,为提高士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1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目标的构建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的目标是指学员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后,在职业素质养成、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上应达到的水平或标准。设计实践教学目标时应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体,同时考虑职业素质教育,大力推行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逐步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培养内容的衔接和互通,做到“一个主体,两个基本点”,即: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体、以职业素质养成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两个基本点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一个主体,两个基本点”的实践教学目标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在部队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使用、维修、管理、训练等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装备正常运行工作的技能应用型士官人才。因此,在确定实践教学目标时,要把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按类别、分层次、划阶段地剖析成具体的个别目标,并遵循“四个符合”的原则,“五双”的人才培养模式。“四个符合”,即:符合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和层次的原则;符合部队岗位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及标准,获得核心职业技能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原则;符合从事部队职业需要的职业素质的原则。“五双”,即:院校与部队合作,院校与工厂合作的“双元”办学模式;以培养士官学员职业能力为目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双轨”同步;理论教学课标与实践教学课标“双标”并举;理论教师和实践技师的“双师”施教;毕业证和职业等级证“双证”齐发。

2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内容的构建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内容,按照“分层培养、层层递进、逐步提高”的思路,构建“三层化”的实践教学内容,即:基础实践层;专业实践层;综合实践层,分别突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训练三大模块,如图2所示。

图2 “三层化”的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技能着重训练学员的基本操作技能,接受在部队使用、维护、管理一线实践的目的、意义、重要性教育,初步确立将来为部队一线服务的意识。学员按照实践教学要求完成规定的信息理论、专业理论、信息技术、专业技术,包括心理训练等内容,掌握实践的基本工艺操作技能、操作及工艺要求,涉及到的专业课知识较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专业技能与专业理论知识紧密结合,结合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单装(部件)平台技术集成训练、整装实车训练、专业应用课题训练,培养学员掌握从事部队职业岗位专业技能,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综合技能、技术应用阶段,通过组织、管理训练、应用课题综合训练、野外抢修训练,着重培养学员在更真实的职业环境中,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术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形成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3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管理与评价的构建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管理与评价,构建“软硬”结合管理评价措施,即:硬件教学管理机构和软件规章制度相结合,如图3所示。

图3 “软硬”结合的实践教学管理与评价

硬件管理包括三个面:学院机关,部、系、室,学员大队、中队的全面管理机构,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人、财、物的支持,并由学院统一管理与各部、系分工负责相结合的“专管共用”模式。既实验室、专修室、车间等的建设与发展规划以及实践教学、科研、培训任务的下达、过程检查和质量评估由学院统一归口、全面规划和管理。实验室、专修室、车间内部的建设与管理由系、室负责。学员大队、中队主要负责人员管理。软件管理包括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文件、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实践教学各项考核标准、质量评价指标的建立。

4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条件的构建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条件要求掌握过硬技术的双师型的专职教员、较完备、先进的实训设备器材和仿真性较强的模拟训练器、以及良好的学习环境三个重要条件,如图4所示。实践教学对教学条件的要求较为苛刻,既要有一定水平的硬件环境,又要有相适宜的软件环境。支撑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已成为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其成功与否决定着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的成败。

图4 “三条件”的实践教学建设

5 完善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的对策建议

5.1 更新士官教育观念

士官职业技术具有鲜明的技术技能应用性特征。在培养规格上,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不是学术研究型和理论工程型人才,而是培养部队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以适应部队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和实践能力为主线设计学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在专业体系建设上,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不是按照学科体系设置专业,而是以士官岗位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涵盖部队武器装备的操作使用、维修保障和组训管理等诸多方面,具有很强的岗位指向性;在教学内容上,不是以系统学科理论知识为导向,而是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并融入过程性教学理念,注重根据部队装备技术保障的实际上作任务、维修工序来设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将教学内容与士官实际工作过程紧密结合,突出岗位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培养;在教学方法上,避免抽象的逻辑推理讲授,强调因材施教和形象直观的案例式教学、形象化教学、项目式教学和情境式教学等[3]。

5.2 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

概括起来“双师型”教员应做到“八有”,即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有精湛的专业操作技能,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有高尚的为人师表风范,有敏锐的开拓创新意识,有较高的科研开发水平,有较强的管理协调能力。对于培养“双师型”教员队伍,主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机关学校到教员都应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员队伍建设。应把它提到教育之本的高度来认识,从实际出发,迅速研究设计出培养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员培训实施计划;二是以提高现有教员的素质为突破口,强化教员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自我更新;三是实行“开放式”办学,积极引进人才。吸引工厂、研究所的优秀工程师、研究员来院授课,将最新的技术和实用的技能传授给学员,也可聘请在部队一线的高级工程师、士官来校讲课,担任教员。四是建立教员培训基地。学院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可与技术密集型工厂、部队共同建立起教员专业培训基地,分批分期安排中青年教员到工厂生产一线及部队锻炼,这一措施可有效地解决教员新、专业知识欠缺的问题。同时,也使教员更进一步了解和熟悉部队的实际,便于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

5.3 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实践教学条件要满足覆盖、超前、配套和柔性化四面的要求。一是覆盖,设备器材配置相对于专业中应用到的技术,要有较大的覆盖面,以满足不同专业训练的需要和适应现代装备技术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二是超前,要不断提高设备、器材、模拟训练器的科技含量,适应装备更新发展的需要;三是配套,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的“完整性”要求,注意设备、器材的配套和系统的综合;四是柔性,为了在实践教学中,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设备具有柔性化,可装配性或可反复设计、反复训练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孔繁田、申永春,论士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J]. 中国士官,2004.04,10-12

[2]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资料汇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鲁卫东、张备等.构建多类型士官职业技术本科教育模式[J]. 中国士官,2009.06,51-53

作者简介:

闫明亮(1981-),男,硕士,讲师,装甲兵技术学院,从事武器系统工程教学科研工作。

上一篇:高压旋喷桩在地基事故加固中的应用 下一篇:绿色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