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德育渗透

时间:2022-10-26 10:35:29

如何加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德育渗透

摘 要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已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共识。

关键词 信息技术德育教学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已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共识。那么,如何加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德育渗透呢?笔者结合实践浅谈如下几点:

一、教师提高自身素养树立德育典范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替代的阵地,信息技术课作为学生获得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渠道,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做道德教育的有心人。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加强自身的政治学习,提高道德水准,了解有关信息技术的法律和道德问题。还要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教学理念,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挖掘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从学生角度看老师,老师不仅是知识渊博的人,还应是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言传身教必将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德育素养。

二、结合教材创建德育情景

在信息技术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明显。教师要挖掘其中潜在的德育元素,结合实际例子来进行德育教育。适时地自然地创建生动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加深对操作技巧的印象,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牢固掌握操作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们在上“演示文稿”这节内容时,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先展示云南的珍稀动植物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乡的珍稀动植物,接下来,让学生根据自己设定的主题,选择已有的或从网络中下载图片素材插入到自己的演示文稿中。整堂课气氛浓厚,不仅教给学生如何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图片,也培养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并进一步对学生进行了爱家乡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结合网络渗透德育

对于现在相当流行的互联网,多数学生接触过并很熟悉,他们有自己的QQ聊天室,通过聊天室互相讨论问题。然而他们又往往被网络上五光十色但又虚幻不真的东西所吸引。如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在网络中“迷航”,其危害性不亚于电脑游戏。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健康科学地使用网络的重要性。例如,关于如何善用互联网资源,并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内容。教学生首先充分肯定了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积极意义,并让学生通过预先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讨论、发言,认识互联网的巨大作用,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上网,上网可以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列举所了解的某些同学在一些网络活动中的不良现象,如有人上网时沉迷在聊天室里,东扯西聊;有人上网就是瞎逛,喜欢浏览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并到处散播,无聊时甚至在聊天室内恶语攻击别人。引导学生对这些现象进行讨论并得出初步的结论,让大家认识到上网是为了搜集有用的资料,掌握新的信息,更好地协助我们学习,让互联网更好地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所以大家不仅要学会提取信息,还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而且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因为这是一个虚拟世界就可以肆无忌惮。我们要更好地应用互联网,就要遵守网络的道德。为了帮助大家正确使用互联网,我还搜集了一些与小学生有关的网址,让上网的同学学会如何运用网络工具去实现自主学习。

四、做好学生上网心理辅导,提高他们选择能力和免疫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作为信息技术课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工作就是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与免疫力。可告诉学生现阶段他们不能盲目花太多的时间泡在网上,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上网也必须是有一定的目标,比如:查找与学习有关的知识、素材、获取有价值的最新信息或进入一些健康的聊天室或参与一些与中学生有关的论坛,以提高自己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警惕他们要特别注意不要掉入网上一些美丽的“陷阱”里,因为网络这个“虚拟社会”里由暂时没有法律法规和有效调整和有关机构的有效监管,它带给人们信息的同时网络陷阱数不胜数,防不胜防。在上课时适时的给他们讲一些典型实例既充实了课堂,又起到了警惕的作用,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与免疫力是很有帮助的。

网络的超时空性扩大了交往面,但网络的虚拟性造成青少年社会化的“不足”。网上交友是成为青少年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网络并非一片净土,稍微不留神就可能掉进网友所设的陷阱里。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教育学生牢记不要在网上任何不想让人知道的个人隐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五、利用课外辅导与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课外辅导如开展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等,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巩固,当然也是信息技术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另一途径。在信息技术兴趣小组里,因为对象都是一些爱好电脑的学生,人数较少,这就方便了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自然德育渗透也能更实际、实在、实效。教师在传授电脑知识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评价,激励学生,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远大志向,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情操,并将它化作学习进步的直接动力,并定期举行展览,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其中,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技术创办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实践活动中举办一些有关“少儿电脑”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讲座及知识竞赛,通过教育与引导,增强学生对信息的分辨力和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增强上机公共道德意识,如上机时不能随意删除别人的文件等等,来完善与补充信息道德教育。

上一篇: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下一篇:如何做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