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工程调查分析

时间:2022-10-26 09:29:16

退耕还林工程调查分析

摘要:通过对南江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在对已取得的成果、成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取得成果的原因,对今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南江;退耕还林;成果;调查

1调查地点及时间

1.1调查地点南江县八庙乡普照寺村李子园、高塔乡核桃科技示范基地、燕山乡万亩核桃产业基地、赤溪乡蒲坪村毛叶山桐子木本油料基地。1.2调查内容项目内容、产业结构、合作形式、配套政策。1.3调查时间2016年12月14~16日,在四川省秦巴山区、乌蒙山区退耕还林工作及业务培训会议期间。

2调查情况

2.1退耕还林情况南江县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及配套工程3.1万hm2,其中退耕还林还草2万hm2、退耕还林配套工程荒山造林项目1.2万hm2、封山育林0.2万hm2。利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及配套项目发展惠农项目3.4万hm2,其中优质核桃2万hm2,优质清脆李166.67hm2,套种油牡丹33.33hm2,木本油料毛叶山桐子100hm2。2.2产业结构一是利用国家惠农政策。退耕还林工程及退耕还林工程配套的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项目。二是合理利用土地。利用农户的陡坡耕地。三是培育核桃新品。利用南江县本地乡土树种核桃,培育出适合南江本地的优良新品南核1号、南核2号,大力推广发展核桃产业。四是创新利益机制。(1)农户自主经营退耕还林产业项目;(2)业主承包,农户以土地入股;(3)大户与农户合伙经营的模式。利益分配按业主(大户)与农户3︰7、4︰6或5︰5的分配机制。

3采取的主要措施

3.1成立机构,制定措施南江县委、政府把核桃产业化发展作为南江三大绿色产业之一来抓,成立核桃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核桃产业发展中心和核桃科研所,实行核桃产业化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县人大出台了《南江县核桃产业化发展管理办法》,县政府制定了《南江县核桃产业化发展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全县各级都把核桃产业化发展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换届不换目标,换人不换规划,一届接着一届抓落实。3.2优良品种选育县林业局从新疆、云南、山东等地引进12个优良早实核桃品种,依靠四川农大、省林科院和科研单位的教授、专家的技术优势,开展四川“十五”重点科技攻关,培育的南核1号、南核2号通过了省良种委员会的良种认证。3.3科技创新全县从事核桃育苗和技术服务的科技人员有200多名,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反复实践,研制出国内领先水平的“核桃灭虫灵”。3.4建立基地在上两乡建四川省唯一的优质核桃采穗圃6.67hm2;在赶场乡的西坝和流坝金台村新建优质核桃繁育基地30hm2,年出优良嫁接苗300多万株;在桥亭乡建核桃原生资源保护区66.67hm2,其中科技示范园33.34hm2。3.5鼓励创业鼓励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回乡创业,在项目落实、资金补助等政策上给予优惠。3.6结合精准扶贫工程将每年的退耕还林工程与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农户通过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土地租金、务工等户均年收入在17000元以上,解决了贫困农户脱贫的难处。3.7整合项目,多方联动县委县政府以退耕还林工程为契机,统一部署、合理整合。县农办负责协调工作;县林业局负责将退耕还林工程落到年度计划的片区和具体地点及项目的实施;县水务局负责项目区内的提灌工程;县交通局负责项目区内的道路建设;县旅游局负责项目区内及沿途的风貌打造。各部门第一负责人为项目实施的直接责任人、分管领导负责具体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规划和实施。

4调查分析

4.1县委、县政府重视南江县是一个以林为主的林业大县,林地面积24.86万hm2,占幅员面积的73.4%。(1)景观资源丰富,有光雾山部级风景名胜区、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光雾山国家地质公园、光雾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四个部级风景名胜区,是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中国最具原生态旅游大县、中国红叶之乡、中国人文奥运最佳人文旅游景区。(2)“西南大氧吧、生物基因库”。现有活立木蓄积2100万m3、野生动物332种、珍惜植物46种,森林覆盖率68.27%,绿化率98%,每1cm3负氧离子3万多个。(3)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县、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全国天保工程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省林业产业强县。所以,南江县委、县政府站在历史的节点,审时度势,结合南江实情,坚持将退耕还林工程及配套项目与惠农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农业新的产业结构,实现脱贫解困、富民、强县的目标。4.2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聘请四川省林科院原院长杨西岳、四川农大原副院长肖千文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实地考察南江的实情后,结合特殊经济作物种植基础和技术要求。反复分析论证,科学规划了9条万亩核桃长廊,总规模达1.42万hm2,覆盖全县33个核桃生产基地乡镇,涉及190个村、3.8万多户。通过四川“十五”重点科技攻项目,从新疆、云南、山东等地引进12个核桃优良品种,结合本地乡土树种核桃,培育出适合南江的南核1号、南核2号核桃优良品种。建核桃原生资源保护区66.67hm2,四川省唯一的优质核桃采穗圃6.67hm2,优质核桃繁育基地30hm2,年出优良嫁接苗300多万株,建立核桃丰产示范园45个。4.3重品牌,强效益依靠科技引领、龙头企业带动、科研院校技术攻关,形成了从品种选育、保护、储存、丰产培育、终端产品开发等基础研究工作。其培育的南核1号、南核2号良种已被省良种委员会通过良种认证;米仓山牌核桃和米仓山牌核桃仁均荣获国家AA级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南江核桃荣获“奥运推荐果品”荣誉称号。2015年核桃种植面积达3.33万hm2,总产1200万kg,总产值6.4亿元,全县果农人均增收950元,南江核桃的品牌效应基本显现。4.4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坚持以社会资本投入为主,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1)业主经营。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将农户分散的坡耕地集中起来实行业主开发,退耕还林政策由农户享受产品利润分成。如:杨坝林业站在新民乡硝洞村,联合建核桃丰产园45.3hm2,进入盛产期年产值109万元,31户户均增收6000元。赶场林业站在桥亭乡龙门村,建核桃栽培基地75.9hm2,推行地上核桃,树下优质牧草,地边金银花的复合型种植模式。上两林业站在溪口村,建核桃丰产园200hm2,农户享受退耕还林政策,产品利润4︰6分成。(2)大户示范带动。培植种植大户和专业户,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如桃园镇岩房村的熊昌富年产核桃5000kg,产值3万多元。红星乡黄柏垭村的万尚礼,年产核桃7500kg,产值4.5万元。(3)企业参与经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企业按保护价收购产品。如南江县林产品公司,在大河镇建核桃基地100hm2,投资100万元。农户除享受退耕还林政策外,每年每亩土地劳务收入1000元以上,实现了农户、企业双赢。(4)股份合作经营。实行业主或企业与农户,资金共投、风险共担、收益按股分配的多元化合作模式,可有效降低经营风险。如:基层林业站和农户,农户之间的股份合作制。(5)个体承包经营。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及其配套项目,共有3.5万户个体承包户,种植核桃面积0.8万hm2,种植苗木400余万株。

作者:程晓艳 牟必珍 夏义和 单位: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铁山林场 达州市通川区江陵镇林业站

上一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研究 下一篇:退耕还林成效及成果巩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