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激励促使小组合作更高效

时间:2022-10-26 09:23:32

让激励促使小组合作更高效

摘 要: 要使高效课堂下的小组合作真正发挥作用,就要不断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而兴趣与动力的激发则离不开适时恰当的激励。

关键词: 小组合作 评价激励 兴趣与动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最基本的学习单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常通过学习小组组织完成,课堂教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也主要通过小组学习开展”。学习小组的建设是高效课堂的支柱,虽已受到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但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操作层面未能充分发挥评价激励的功能,小组学习的欲望和动力未能得以激发。因此,我认为,要真正使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作用,必须重视对小组学习的激励评价。

“激励是指持续地激发人的动机和内在动力,使其心理过程始终保持在激奋的状态,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这也就是说,激励在本质上就是激发、鼓励和努力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在组织行为学中有这么一个公式:绩效=f(能力、激励、环境),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组织的绩效本质上取决于组织成员的能力、被激励的情形和工作环境条件。由此可见,激励是提高绩效的一种很重要的有利手段,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应受到启发,企业管理是这样,组织学习不也是这样吗?那么,如何才能发挥激励的作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要进行目标考核激励

“目标是组织对个体的一种心理引力。设置适当的目标,以激发人的动机,而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称为目标激励”。目标在心理学上通常被称为“诱因”,即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外在物。要激发组内成员的动机,就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我认为目标应将班级目标、小组奋斗目标及个人奋斗目标相结合,形成“大河有水小河满”和“小河无水大河干”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局面,把小组与个人牢牢绑在班级这个航船上。目标不仅会让每个学生有明确努力奋斗的方向,还会激起每个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动机。当然,目标设置要合理、可行,要与个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给人持续坚持的诱导。

2.乐趣激励

你可能还记得和别人做事时,那种来自活动的单纯的快乐。你受到成功的激励而且成功了,这就是乐趣激励。高效课堂是“生命的狂欢、知识的超市”,快乐学习已成为一种潮流,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师关注的除了分数外还是分数,多数学生被忽略了,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关注,何谈快乐?久而久之,其学习的兴趣就消失了。所以,高效课堂中小组合作离不开乐趣激励。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兴趣来自何方呢?我认为首先要让每个学生体验到快乐,如果学生从学科或活动中感受不到快乐,那么兴趣的建立终究只是空中楼阁,毫无意义。教师让学生在课堂或活动中不断体验快乐、得到乐趣激励,这样才会激起小组学习的兴趣与竞争的动力。

3.情感激励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把人类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在小组合作学习激励教学模式下,学生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通过积极努力的表现,帮助小组赢得比赛,不仅可以获得教师的爱,还可以获得小组成员的爱、尊重。“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因此,激发学生的心理动机和学习热情,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情感激励。情感激励就是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使他们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

4.荣誉激励

荣誉是不断鞭策荣誉获得者保持和发扬成绩的力量,它可以对其他人产生感召力,激发人们比、学、赶、超的动力,从而达到较好的激励效果。

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卡耐基指出为人处世的基本技巧第一条就是“不要过分批评、指责和抱怨”,第二条是“表现真诚的赞扬和欣赏”。美国IBM公司有一个“百分之百俱乐部”,当公司员工完成他的年度任务时,他就被批准成为该俱乐部会员,他和他的家人则被邀请参加隆重的集会。结果,公司的雇员都将获得“百分之百俱乐部”会员资格作为第一目标,以获取这份荣耀。从这两个事例我们不难看出企业对于成年员工如果不吝啬一些头衔、名号,就可以换来员工的认可感,从而激励起员工的干劲,那对于未成年的学生,我们也不能吝啬鼓励与认可。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支柱,没有小组合作学习,就无从谈及高效课堂,所以小组学习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课题,它是一个复杂的操作系统,而要真正让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评价激励机制不可或缺且至关重要。

上一篇:迷途和坦途 下一篇:对大学生高低拖延者认知特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