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双保”工作探讨

时间:2022-10-26 08:49:34

菏泽市“双保”工作探讨

摘要:“双保工程”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针对“双保”的重要意义、菏泽市双保的现状和一些具体做法及“双保工程”的远景略作探讨。

关键词:“双保”经济发展方式瓶颈问题集约用地

第二十个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一依法管地,集约用地。”在全国大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形势下,确定这一宣传主题,旨在让全社会进一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压力,更新发展观念,创新体制机制,统筹解决“双保”难题,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一、依法管地,集约用地的重要意义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工作,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把严格土地管理作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落实世界上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竖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并在较短时间内调整完善了国家土地管理政策和体制。这足以表明党中央、国务院严格土地管理,保护耕地红线的决心和信心。依法管地,集约用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是我们国家的号召、政府的责任,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菏泽市“双保”的现状

菏泽市是人口大市、农业大市,人口900多万,现有耕地1249.5亩,人均耕地1.33亩。当前,我市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作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一大批保增长、保民生的项目急需落实,建设用地需求激增,土地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日益突出。土地问题成为贯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始终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作为传统大市,农业固本、工业强市,是奋力实现菏泽崛起的必由之路。土地作为紧缺战略资源,对经济的制约越来越明显,根本的出路就在于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好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关系。一方面,坚持保障科学发展,以土地供应政策和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坚持保护耕地红线,牢牢守住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安邦立国的根基,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今年以来,全市国土资源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政府的部署,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保发展保红线“工程,积极推进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依法管地、集约用地的良好氛围。全市报批土地12766亩,挖潜盘活存量土地2582亩,上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1.28万亩,市县两级规划修编在全省第一批通过审批;耕地保护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检查验收,全面启动了国土资源工作问责制,加强执法监察长效机制建设,大力实施“造地”工程,新增耕地8405万亩。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我市一些地方还存有用地粗放、浪费和破坏土地的现象,个别城乡发展规划和用地结构不尽合理,给粮食安全、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都带来不利影响。

三、我市“双保工程”的具体措施

依法管地保红线,集约用地保发展,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努力,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用地,坚持走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市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一是加强计划调控和规划引导。科学制定供地计划,合理安排土地投放数量的节奏。认真落实“点供”政策,提高点供项目准入门槛,对企业类型和投放强度等进行严格筛选界定,重点向上市公司和符合产业政策的大公司倾斜,切实做到重大项目靠“点供”,一般项目靠挖潜,充分发挥“点供”的调控引导作用。强化规划的统筹和监控,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以集中布局促进集约发展。二是着力优化土地供应结构。严格落实差别化的供地政策,围绕工业转型升级,对全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项目用地优先保障,坚持不向“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项目供地。认真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全年供应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不低于房地产用地70%。围绕“四大基地,一大产业”建设实施“退二进三”战略,对低效、分散的建设用地进行二次开发,提高第三产业在城市建设用地的比重,推动全市服务业扩大总量、提升层次。三是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建立健全建设用地标准体系,完善用地准入制度,对不符合产业政策、投资强度偏低、达不到规划约束条件的不予供地,确保投资强度市区、各县分别达到150万元/亩、120万元/亩以上,建筑容积率均达到1.0以上,加快实现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提高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效率,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全市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效整合现有资源,鼓励工业项目零用地扩张、退城进园、建设多层厂房,认真执行闲置土地一年收费、两年收回政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四是加强建设用地监管。进一步完善节约集约用地评价体系,建立建设用地供后跟踪管理和建设项目用地竣工验收制度。出台《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考核办法》,实施对区域和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考核指标纳入政府国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用和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配依据。对经评价考核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高的区域,给予建设用地奖励;对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低的区域,限制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特别严重的,扣减年度计划指标和冻结建设用地审批。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节约集约用地是关键,严格保护耕地是硬任务。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科技的综合手段,建立健全共同责任机制,不断完善耕地保护机制,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守住耕地红线。要认真做好第十次卫片执法检查,加大对违法案件的查处整改力度,确保顺利通过国土资源工作问责制,对每一块土地进行全程、全方位监管,巡查到位、发现到位、制止到位、报告到位、处理到位,从根本上降低违法案件和案件的发生。要全面加强执法监察长效机制建设,推行“分区监管、包干负责、责任到人”的监管机制,履行巡查、报告、通报、会审、联合执法等工作制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良好的国土资源管理秩序。要充分运用国土资源“一张图”和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健全完善联运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天上看得见、网上查得实、地上管得住”的土地执法监管新格局,从根本上遏制土地违规违法的高发态势,真正开辟出一个依法管地,集约用地的科学发展新天地。

四、“双保工程”的远景

2011年是贯彻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市大项目建设的推进年、提升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我们将继续坚持“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的原则,既要保稳定增长,提高工作效率,优质服务;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布局。当前,国土资源部门正在深入开展“保经济发展保耕地红线工程”,坚定不移地推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进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双保工程”是一项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的重大决策,是事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系统工程。借助这一平台和抓手,国土资源部门将不遗余力地动员全社会,弘扬科学的发展观和文明的用地观,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始终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土地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千秋万代。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加强和改进土地管理,探索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让“依法管地保红线,集约用地保发展”的观念和行动,在牡丹大地上落地生根、成长发芽、开花结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刘长虹 山东省菏泽市人,大学学历,山东省菏泽市国土资源局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土地管理工作。

上一篇:关注住宅细部设计 下一篇:菏泽市城乡增减挂钩工作思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