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好吗?”转化后进生

时间:2022-10-26 06:31:52

后进生是班集体中不可忽视的群体,由于在纪律、学习等方面存在着缺陷,所以他们一般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并不高,常常处于边缘地带。班主任如何帮助他们摆脱困境走向进步呢?谈话是较常用的方法。班主任应该通过真诚的劝慰,动情的叙说,耐心的诱导,让自己的语言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使孩子动心、动情,进而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下面四个“好吗?”总是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一、 “让我们一起想办法,好吗?”

“后进生”的名字经常被老师挂在嘴上。因此,在与他们的谈话中,班主任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自觉地把他们看成是有问题的、需要帮助的对象,常常采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或是教训或是怜悯的语气与他们对话。这时,对话的双方并没有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往往收不到良好的谈话效果。

其实,在后进生身上,最突出的是对周围的人既排斥又渴望,希望能得到别人的真诚相待。交谈中,他们也渴望老师能理解自己的处境。因此,在与他们初次交谈中,教师应该以理解的心态与他们平等交流。

小欣是班里一位听课习惯不太好的学生。上课时,他总是随意地左顾右盼,或者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由于在家里是一个独子,深受长辈的宠爱,自尊心又极强,所以他容不得教师半点重话,否则便把头一扭,再也不听老师的话。为了帮助他认识自己的不足,改正缺点,我把他约到教室门口的走廊上,趴在栏杆上,笑着问他:“你觉得我们班的纪律怎么样?”

他想了想,说:“我觉得不太好。”

“哦,那你觉得自己的纪律怎么样?”我继续问。

他歪着脑袋想了半天,不好意思地说:“不太好!”

“是吗?”我说,“让我们一起想办法,好吗?”

接着,我和他一起交流上课规范,明确告诉他上课应该怎么做。他上课时就慢慢地有所改变了。

“让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好吗?”这句话能避免教师把自己放在更高的地位上,对孩子采用教育和指责的方法。以平等征求意见的方式进行交谈,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 “让老师看到你的优点,好吗?”

世上无十全十美的完人,也没有一无是处的废人。班集体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对于后进生,我们应该相信其身上蕴藏着“闪光点”,应该用信任增强其信心,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努力进步。

小宇是班里一个比较特别的学生。二年级时由家乡转到城里读书。在乡下,他的学习成绩很好,老师也很喜欢。可是到了城里以后,成绩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出现了下降。更令人不安的是他逐渐形成了一种懒散随意的习惯。什么事儿都不认真,也不放在心上。尤其是上课,总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可谓是软硬不吃,刀枪不入。

与家长和前任班主任沟通后,我发现小宇的成长环境不太好。二三年级时住校,与家长缺少沟通。小宇学习成绩下降以后,家长没有替他分析原因,反而以打骂来进行教育。长此以往,他便形成了“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你不是说我不行吗?那我就算不行了吧,反正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在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我把他约到操场上谈心。

“小宇,老师刚刚接我们班。语文课你能听得懂吗?”我先从听课入手,表达对他的关心。

“还可以。”小宇很意外。

“你觉得我们班哪些同学比较优秀?”

“优秀呀?有小晶、小璇,还有……”

“还有你!”我马上接下去说,“其实你也是很优秀的,不是吗?”

听了我这句话,他一下子呆住了,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老师了解过了,你以前在家乡读书成绩很好,可是转到我们班里以后,成绩下降了。是不是?”

他站在那里,默不做声。

“你以前在家乡成绩好,老师们也很喜欢你。上课都能认真听课,积极发言。可是你现在表现却不太理想,我觉得这不是你真实的表现。请让我看到你的优点,好吗?”我恳切地说。

听了我的话,他轻轻地点点头。放学以后,我又打电话给他父母,告诉他谈话的内容。也请他们在家里以表扬为主。

第二天,他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上课表现得十分认真,也发过一次言。而在这以前,他从来没有这样过。

“让我看到你的优点”,这是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很多后进生都是由于教师对其优点的漠视,失去了施展的机会。其实后进生身上也具有许多优点,班主任应该顺其个性去启发、鼓励。“让我看到你的优点”就是让教师珍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进步的信心。

三、 “你给了老师信心,也给自己一些,好吗?”

后进生的转变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教师应该关注他们思想上的波动,及时鼓励,使其重树信心。

还是前面的小宇,在教师的帮助下,重新树起了学习的信心。在课堂上,表现逐渐活跃起来,可是,他在课堂中常常会闹一些笑话。为此,他十分苦恼,也出现了反复的迹象。为了帮助他重新振作起来,我除了教育其他学生要尊重他以外,也找他谈话。

“这段时间进步很大哦!”我还是先从表扬入手。

他并不说话,只是抬头看我,眼睛里流露出无奈的神色。

“我知道你心里有些难受,没有关系。进步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它需要信心的支持。”

他一下子愣在那儿,又点了点头。

我又笑着说:“这才好。你这些天的表现给了老师信心,也给自己一些,好吗?放心,老师支持你!”

听了我的话,他笑了。以后又开始了新的进步。

老师的鼓励是学生成长的动力。“你给了我信心,也给自己一些,好吗?”这句话不正是深陷反复之中的学生所需要的吗?用真心交换真心,用信心激发信心,老师的话是激发他们前进的动力。

四、 “再给老师一个惊喜,好吗?”

进步是一个个小成功叠加而成的,后进生的进步更是如此。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抓住学生的每一个成功,及时鼓励,指引前进的方向。

小东是班里的一个特别的学生,打架惹事样样都有他的份。刚开学,就有家长因为打架的事找过我。但是我发现他生性淳朴,责任心很强。于是我决定由他专门负责擦黑板,结果他非常出色地完成工作,受到了其他学科老师的表扬。于是我就从这儿入手,找他谈话,希望他争取更大的进步。

“大家对你的表扬你都知道了吗?”我高兴地说。

他得意地点点头,看得出来,他心里感到很荣耀。

“你其实很不错哦。”我又加了一把火,“现在又有什么新打算?”

他眼睛里一片茫然,看来没有想过这问题。

我认真地说:“老师已经看到你的进步了,请再给我一个惊喜,好吗?”

听我这么一说,他的眼睛一亮。

我继续说:“你的责任心这么强,我想除了擦黑板以外,还应该多多帮助同学,是不是?”

他用力地点点头。后来打架的次数果然明显减少了,教室里也常常出现他帮助同学的身影。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应该把学生的点滴进步看在眼中,记在心里。“老师已经看到了你的进步了,请再给我一个惊喜,好吗?”这句话是期待,是赞赏,它告诉学生你已经进步了,老师都看着呢,还想看到你更多的进步。这是老师真诚的祝愿,是激发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

转化后进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走近他们,蹲下身子,用理解开启紧闭的心扉,用信任连接疏远的感情,用鼓励重拾前进的自信,用期待收获不断的惊喜。

(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 324000)

上一篇:英语词汇的历史发展 下一篇:教师反思的三个方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