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160例分析

时间:2022-10-26 06:19:57

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160例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内镜下治疗组)与对照组80例(常规治疗加口服止血药物)。结果: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总有效率94.3%,未经内镜治疗组总有效率82.0%,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安全、方便、创伤小、经济、有效的方法。 更多还原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治疗;内镜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294-02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症,多表现为急性大量出血,病死率为8%左右,常见原因为肿瘤、溃疡、静脉曲张等。及时的诊断与积极合适的治疗可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完善提高,食管静脉套扎术和金属钛夹止血术的运用,已显著证明了其独特的止血效果和简易可行的安全性,随者内镜技术在广大医院的普及,内镜治疗目前已成为首选止血方法[1]。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住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60例行急诊内镜检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其疗效加以分析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60例,男84例,女76例,年龄23~75岁,平均48岁,病程1~7天。临床症状以呕血为主85例,黑便为主75例,呕血伴黑便64例,黑便伴呕血59例,无伴呕血和黑便37例。按上消化道出血程度的分级标准,轻度39例,中度67例,重度54例。160例中食管静脉曲张3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9例,胃底静脉曲张15例;十二指肠溃疡27例,胃溃疡26例,胃大部分切除术术后吻合溃疡16例,急性胃黏膜病变11例。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与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一般治疗:包括卧位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等。西药治疗:包括积极补充血容量,静脉使用抗酸、止血药物,胃管内注射止血药物等。

1.2.2.1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套扎止血术方法如下:①检查前先安装咽喉食管套管,先行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确定套扎部位;②安装套扎器后,再进镜到达套扎部位,将胃镜头端的套扎帽对准并紧密接触曲张之静脉,使二者之间无缝隙;③启动负压吸引器,将曲张静脉吸入套扎器套扎帽内;④可见被吸入静脉呈“红色状”且完全挡住视野时,向前旋转把手,拉紧牵拉线,发送套扎圈至被吸引的静脉瘤根部,结扎成功,此时有明显的落空感和漏气声;⑤根据病情重复以上步骤可连续套扎多个部位;⑥套扎完成后去甲肾上腺素液稀释冲洗,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后吸尽液体。

1.3 疗效观察

止血指标:胃管内抽出液澄清、无血性胃液;生命体征平稳,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量稳定;24h内止血为显效,3d内止血为有效,5d后仍未止血为无效,及时进行外科会诊治疗。再出血:治疗期间止血5d后又再出现黑便、呕血,胃管内再抽出咖啡样液;生命体征不平稳,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量进行性下降等,或再次胃镜检查可见活动性出血者。

1.4 统计学方法

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统计学处理由SPSS 14.0软件完成,P

2 结果

治疗组中80例在内镜治疗下止血成功,有效率为95.00%;2例注射后再出血而行手术治疗;5例止血无效的转入外科行手术治疗;胃癌患者在止血后均转入外科进一步治疗。本组患者均未发生穿孔、吸入性肺炎等治疗并发症。对照组51例止血成功,有效率为61.00%,其中6例出现再出血而转入外科手术治疗,止血无效的29例中11例行手术治疗,8例行内镜治疗,成功止血;胃癌患者在止血后均转入外科进一步治疗。两组止血有效率、再出血率、手术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众多,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及胰胆管等病因引起的出血[2]。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性溃疡、肿瘤仍为主要出血原因,本次研究与此一致。及时查出病因,对因治疗,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急诊内镜不失为一种方便、快捷、创伤少的诊断及治疗措施。目的:确定出血原因;判定出血部位、活动性出血及再出血的危险性;选择止血方法(镜下、外科等);进行内镜止血[3]。上消化道出血时传统上首先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待出血稳定后再另外择期内镜检查,往往出血灶发现率低;内科治疗疗程长,失血多,药物治疗失败后才转入外科,可能延误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费用。内镜下治疗克服了上述弊端,便于及时治疗。笔者体会:①术前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明确出血原因及部位,以便选择正确的止血方案。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出血征象,内镜止血一旦失败,要及早行外科手术治疗,抢救患者生命。②术中根据情况,选用合适的止血方式,有时可以二三种方法联用[4]。③出血稳定以后,要根据原发病因,进一步采取相关对因治疗,有手术指征者,积极进行相关手术的治疗。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广泛开展,镜下止血治疗的方法越来越多,技术亦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病例可以通过内镜下治疗达到止血的目的, 积极挽救患者生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何以华.15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学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7):63.

[2] 罗俊卿.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价值[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2,l4(1):38.

[3] 任旭.非食道静脉曲张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诊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3):198-200.

[4] 令狐恩强.食道静脉曲张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下诊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3):200-202.

上一篇:心肺复苏后头部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下一篇:一起由诺瓦克病毒引起的聚集性腹泻流行病学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