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明得失

时间:2022-10-26 05:40:54

中图分类号:G623.4

对三国这段历史,我像很多人一样,神往已久。很小的时候就看过《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后来看了罗贯中写的小说版本,上班后又接触到易中天的品三国,最近闲来无事,便细读起有关三国的历史典籍--《三国志》《资治通鉴》《世说新语》《裴松之注》等,偶有所得,与君共享。

第一点便是德行的养成。

德行中胸怀第一,在真实的历史之中,三国人物很多细节展示了虚怀若谷的胸怀。三国的开国君主多惜才、包容,既是形势所迫,也是个人魅力所在。曹操的大度就是最好的例证,历史事实并非像小说《三国演义》中那般,将曹操刻画得猜忌无度。"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从一个侧面说明曹操也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以己度人,不秋后算账;陈琳的檄文骂了曹操祖宗,曹操却能识其才,用其才。刘备的三顾茅庐,求贤心切。诸葛亮容法正之过,孙权对潘璋也网开一面,不求全人。可见大将风度要会包容,包括容恶,再说谁又没有过错呢?或年少轻狂,或七情六欲不安分,世上本无完人也。作为老师,面对众多学生,众多性格,老师如果能站在每个学生的角度着想,懂得包容,我想学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问题。现在很多抵触老师的学生,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站错了方位,没有宽阔的胸怀去以己度人,给学生以尖酸刻薄之印象,学生逆反之心必然产生,为你的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障碍和麻烦。历史学科,一直被冠以"副科",作为历史老师,我们就应该明白学生对历史课欠缺兴趣是有原因的。

第二点是学识的积淀。

个人觉得,渊博的学识是教师获得学生尊重的另一因素。三国中学识渊博者,才干超群者是备受尊重的。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我想如果没有吕蒙的进学,便不会成为鲁肃接班人。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学习理念,采取多方位,多渠道的学习,不要拘泥于眼前得失,在工作之余静心进修,方为教道。曹孟德弃官静读,诸葛亮躬耕南阳,皆为典范。本校有两位教师一直在众生面前欠缺威信,大家都觉得是为秉性过于温和,在我看来,性格是一方面,学识不足是另一个原因,没有学识的底蕴,学生怎会心悦诚服?

第三点是教学的策略。

曹操,时之枭雄,麾下文官武将,人才济济,其本人也是足智多谋。比如,及公破乌丸,或说公遂征之,尚兄弟可禽也。公曰:"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矣。"九月,公引兵自柳城还,康即斩尚、熙及速仆丸等,传其首。诸将或问:"公还而康斩送尚、熙,何也?"公曰:"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作为教师,应该全面去认识学生,掌控学生动向,一收一放之间,获益自然良多。在历史教学中,若能够以历史的丰富性来激发学生的建功立业之心,即使将来未必个个功成名就,但也不至于碌碌无为。其次,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兴趣,教师若能因材施教,而不是单纯一地采用教育的偏见(动辄用爱来感化,以为靠爱就可以改变一切的神话),相信有事半功倍之效。

第四点是管理的能力

读三国志很益智,其中驭人之术令人叹服,曹操人尽其才,孙权用人不疑,刘备用心良苦,三位贤主各有所长,麾下文武自然人才济济。"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以上文字赞颂了诸葛亮的依法治国之韬略,闪耀后世。对于老师而言,不单是班主任,科任老师也应该有在所任班级形成本人的教学风格和规则,体现出课堂管理的能力,辅助课堂教学,否则,学生怎会重视你的科目,教学成绩也自然无从谈起。

第五点是教学的理想

曹操《龟虽寿》中所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很好的印证了曹操之志。刘备早有大志: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后有:"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作为一名历史老师也应该心存教学理想,个人认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历史是必要的,到底历史课教给学生什么,中华民族浩瀚的五千年历史结晶不能被我们抛弃,但也不应该成为后世国民的绊脚石,如果只是自恋于灿烂的华夏文明,而不是去从历史中反省,借鉴,居安思危,那么要五千年的历史何用?

最后,谈谈对历史的看法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所谓正史,野史,不过是后人记载,难免掺杂个人主义和统治者的权衡之术。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如何看待历史的复杂性,甄别历史记载的真实性,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局促于教科书之中,那将孵化出一批批毫无思想的国民,那么,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无尽的长河只是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神话。

上一篇: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 下一篇:从课堂教学中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