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

时间:2022-10-26 05:27:43

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

手术室作为治疗和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是医院举足轻重的一个医疗部门,其环境的好坏为手术是否能顺利完成也奠了一定的基础。当然手术室里的护理人员的总体综合素质和护理水平的高低于患者手术的顺利完成及预后治疗也非常重要[1]。手术治疗通常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容易受到各种因素或突况的影响,这也就对护理有较高的要求。选取于我院接受护理的84例手术病患进行随机分组,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更好。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为42例,对照组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为47.2岁;其中按照手术类型可以分为:骨科8例,胸外科12例,普外科16例,神经外科2例,泌尿科4例;实验组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18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为49.4岁,其中按照手术类型可以分为:骨科6例,胸外科13例,普外科8例,神经外科1例,泌尿科14例;上述患者的精神状态都良好,两组护理患者在病情、性别、疾病、年龄、麻醉类型及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选用的是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选用的是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上进行护理干预。1.2.1对照组①术前护理干预:在手术尚未进行之前,病房护士要带患者做常规的术前的准备和护理,如备皮、验血、备血,并提前30min把患者送至手术室;②术中护理干预: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要注意室内的空气、温度、湿度等流通的情况,同时还要保持室内环境的安静;③术后护理干预:手术完成后巡回护士要护送患者回到病房,并与病房的护士做好交接工作,且向患者的亲属说明手术后应注意的相关事项。1.2.2实验组(1)术前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手术尚未进行之前,除了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之外,还可以进行手术前访视,此外护理人员还应亲切、耐心的向患者解释手术流程,使患者能够轻松积极的配合医师手术进行。(2)术中护理干预:当患者进入到手术室后,手术室内的环境就应该保持安静,手术室内的护理人员应以其亲切、温和、耐心的态度向患者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使患者信赖护理人员,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的不良情绪,以便用勇敢积极的态度面对即将到来的手术。手术在进行的过程中,各项操作都尽量的一步到位,做到动作轻柔、娴熟,在操作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机械之间的磕磕碰碰,避免发出声响使患者紧张[2]。(3)术后护理干预:手术顺利结束后,用温水轻柔的把患者身上残留下来的血液、汗液、药液、以及一些其他的残余物擦洗干净,为患者换上干净的衣物和床单,并时刻留意患者身上监护器的运行状况。及时有规律的进行回访,患者的每一项生理指标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切记不能粗心懈怠。患者身体上出现不适或疼痛时,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解释和安慰,以免患者出现紧张、担忧、的情绪,从而促进疾病的复发或加重。

1.3效果评价指标

护理效果的评价指标分为:无效、有效、显效。患者心率、血压、出现大幅度波动,且有严重的焦虑情绪,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显著为无效。患者心率、血压的波动较小,有轻微的焦虑情绪,带有一定并发症、不良反应出现不明显为有效。患者心率、血压正常,没有焦虑情绪的出现,并发症、不良反应轻微为显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就说明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实验组总有效人数为40例(95.23%),对照组总有效人数为31例(73.80%)。详情见表1。

2讨论

在本次的临床探索研究中,实验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临床上其护理效果表现明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4结语在手术室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工作,加强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紧张、恐惧、不安的消极情绪,减轻患者手术时的痛苦,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并发率和不良反应,成效显著。此外,护理干预的应用,还可以减少手术应激反应,降低病人手术失败的风险。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肖玉华 单位:邢台市第三医院手术室

上一篇:目标教学法对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 下一篇:民办高校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