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产素给药途径效果探讨

时间:2022-10-26 05:18:26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给药途径应用催产素引产的效果。方法:分别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加微泵输液技术与传统的输液方法进行滴注催产素,对两组孕妇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堵管、皮下渗液、针头脱出、输液滴速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催产素引产过程中输液滴速的安全性对比、准确性对比、平均耗时对比均P

【关键词】催产素;给药途径;效果探讨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407-02

常用给药途径吸收速度顺序依次为:气雾吸入>腹腔注射>舌下含服>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给药>直肠给药>经皮给药。临床上起效最快的是静脉注射,常用于急救;最简便、安全和常用的是口服给药,常用于门诊患者[1]。可见不同的给药途径效果截然不同。静滴催产素引产及催产是目前临床上采用普通给药方法,缺点多,隐患大,滴速难于调节。我院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符合晚孕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标准的孕妇160例,分别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加微泵输液技术与传统的输液方法进行滴注催产素,对两组孕妇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堵管、皮下渗液、针头脱出、输液滴速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一般情况相近,年龄20-33岁,单胎,头位,37≤孕周

1.2 方法

1.2.1 观察组:合理选择粗、直、富有弹性的前臂静脉血管,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加微泵调节滴速,引产过程中随时根据宫缩按键调节。对由于静脉滴注催产素首次引产失败,需再次静滴者,为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要合理封管。对照组采用普通输液法进行。

1.2.4 观察方法与内容 从穿刺完毕第一次调速开始记录观察内容,到产程结束为止,计算相关情况的发生率。输液滴速情况观察 静脉滴注过程中发生滴速过快的次数及调节器不能调节到预定的滴速和失灵的次数;滴速误差的观察采用两人数同一个滴速一分钟,数目相差≥3为有误差,同时计算调节滴速平均花费的时间。及时观察输液部位,提示孕妇出现不适马上告知,以便及时解决堵管、皮下渗液、针头脱出,其中包括更换针头再次穿刺后引起的上述相关问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催产素引产过程中输液滴速的安全性对比,滴速误差出现24例,占30%;准确性对比,如孕妇不注意触碰到滑轮,姿势的改变所致的滴速改变,滴速难调和调节失灵等出现次数26次,占32.5%;平均耗时观察组6±3.15秒,对照组79±9.68秒,对比P

3 讨论

静滴催产素引产及催产是临床上促进宫颈成熟或加强子宫收缩的主要治疗手段,对原发或继发性宫缩乏力,排除梗阻性因素后即可采用。引产和催产是人为诱发分娩的过程,任何自然分娩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均可在引产中出现[2],静滴催产素分娩过程中,采用普通输液方法,初始由于孕妇阵痛较轻,持续时间短,相关问题少,但随着产程进展,宫缩强度不断增加,持续时间延长,孕妇阵痛加剧,随着宫缩而屏气用力,致使血管内压力升高,静脉内血液易出现回流,易出现凝血而堵塞管腔,普通的输液方法头皮针尖硬而锐利,孕妇因阵痛又躁动不安,针头极易刺破血管而出现皮下渗漏,针头脱出。靠滑轮的滑动调节滴速,容易发生滴速过快,速度难调和调节失灵,当滴速不准确时要马上夹住滑轮,重新调节滴速,极不安全。另外如孕妇不注意触碰到滑轮,姿势的改变,导致严重事故。因此普通输液方法缺点多,隐患大,易出现的并发症多,滴速难于调节,费时费力,而静脉留置针加微泵输液的特点,留置针具有卓越的软化功能,在血管内呈漂浮状态,置管期间孕妇感觉舒适,宫缩时可自由活动手臂,静脉血回流减少,减少了堵管,皮下渗液、针头脱出的发生率。微泵输液无论孕妇姿势如何改变对滴速都不影响,在调节滴速时,微泵自动停止输液,且用按键调节滴速节省时间,安全方便,微泵屏幕上显示的滴速明了,记录准确,微电脑控制便于调节,有效地消除了误差。

静脉留置针加微泵输液技术在催产素引产及催产中的应用,不仅减少了因反复穿刺给孕妇带来的痛苦、减少了穿刺次数,增加了安全性,准确性,同时也为护士节省了时间、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有益于护患双方、且临床上使用方便,极大地保护了护患双方,减少了护患纠纷,是孕妇的生命安全有了更切实的保障,对创造和谐社会有重大意义[3]。

参考文献

[1] 颜光美,主编.药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4.

[2] 雷和平,郭香娥,毕素华,等.浅谈催产素催产与引产的临床应用[J].山西临床医学杂志,2000,9(10):807

[3] 修晓燕.催产素引产及催产的给药途径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0,8(5):32.

作者简介:

张丰善,男,大学,主管药剂师,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工作。

上一篇:浅谈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 下一篇: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对高危孕妇管理模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