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世界城市 做好环境服务

时间:2022-10-26 02:57:21

瞄准世界城市 做好环境服务

一、西城区城市管理概况

北京市西城区地处北京中心城区,是党和国家首脑机关所在地,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国家政治中心的重要载体,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的文化中心、国内外知名的商业中心和旅游地,和谐宜居健康地区,城市管理功能十分突出,作用非常重要。

辖区面积50.7平方公里,设15个街道、255个社区;户籍人口47万多户、138万多人,常住人口128.7万多人。区域空间范围内道路建设完备,市政设施齐全,清扫保洁和城市运行保障水平较高。

辖区道路共1662条,其中市属道路78条、通车里程198.6公里(不含街坊路和胡同),区管道路1564条、通车里程415.44公里;路网密度3.92公里/平方公里,路网间距510米;基本形成“十二横九纵”的区域路网格局;公交线路108条,公交站点415个,公交站点周边300米服务面积覆盖率达到85%左右。

机动车拥有量(含客车、货车、小汽车、摩托车)共44.5万辆,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汽车近40辆,机动车与停车泊位之比为1︰0.23。

工作日早晚高峰段平均交通指数7.4,属“中度拥堵”,个别时间段(7︰30-9:00和17︰15-18︰30)达到“严重拥堵”状态。

共有密闭式清洁站77座,公共卫生间1197座(不含可移动公厕84座);全年垃圾清运总量约62万吨,清运率100%。道路保洁总面积827.4万平方米;重点大街、重点地区洗地率达96.45%、冲刷率达96.14%,喷雾降尘率100%。

年平均用水总量9323.7万立方米;供水管道(管径DN300mm以上)保有量约291公里。排水系统为雨污分流制,雨水管道保有量约248公里,污水管道(含合流管)保有量约504公里;基本形成“三纵七横”的供水干线格局和雨污管道分流的排水系统格局。

区域集中保暖总面积716.08万平方米;供热管网覆盖主要干路,管径500毫米以上供热管线约80公里,占全区总供热面积的50%左右;拥有约800公里中压燃气管网,供居民炊饮与小锅炉供暖。

二、城市环境建设管理情况

在环境建设上形成新景观。“三道”景观建设,打造了城市环境精品力作。文保区环境景观提升工作推进有力,灵境胡同、西安门大街、南北长街等“两横四纵”道路修缮、建筑外立面整治、架空线入地、地下管线施工和园林绿化建设工程基本完成。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三园一桥”和前三门大街居民楼景观照明设施更新改造,给美丽北京增添了新的光彩。重新修缮的甘石桥和银锭桥,以及改造一新的西单地区过街天桥和步行廊桥,有效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成为北京城市新地标。16条精品大街和18个精品小区建设,成为西城达标道路和达标小区的新样板。持续开展的“拆违”战役,有效铲除城市私搭乱建,恢复建筑本来面目,重塑了城市之魂,奠定了“活力、魅力、和谐”新西城的良好环境基础。

市政道路承载能力不断增强。通过每年安排40-50条道路大中修、8条左右微循环改造,完善水电气热、通信等设施建设,带动城市设施升级换代。区域商业、旅游街区道路完好率达到95%,一般街巷道路完好率达到85%。同时,坚持利用闲置市政土地、待征建设用地建设临时停车场,改造居住区的停车位,与社会单位合作开放停车场,实施错峰停车和限时停车,在具备条件的路侧停车,年增加停车泊位3000-4000个,有效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西城是“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区”,全区支路以上道路和各大中型医院、机关、学校等公共场所全部达到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形成与国际城市相适应的无障碍环境。

市容市貌管理成效显著。通过持续的“城中村”“边角地”整治、重点地区和重点大街环境治理,特别是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城市绿量持续增加,市容面貌有效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不断提升。全区园林绿地面积1044.95公顷,绿化覆盖率28.92%,人均公园绿地3.32平方米。什刹海风景区、金融街地区先后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展示了现代化城市的崭新形象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风貌。城市景观照明和广告牌匾全部按照《西城区牌匾标识设置指导手册》引导与规范,城市家具规范有序,“三摊”治理成效明显。全区重点大街和重点地区的环卫作业实现机械化,环卫保洁水平一直在北京市名列第一。

三、主要管理工作机制

历经多年实践探索,西城区城市环境建设管理的统筹规划、协调调度、组织实施、审批许可、检查监督、应急救灾六大职能区分明确,审批服务、检查督办、分类分级管理、作业实施、综合执法、资金保障六大体系不断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明显转变,行政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与中央部委、各大企业、市属单位,共驻共建、互补双赢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和机制,代表了北京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

坚持新理念新标准,促进城市管理新发展。实践形成了“管理和审批就是合理配置资源”、“精细管理才是有效管理”、“建管并举、以管为重”等城市管理新理念,政府职能实现由“作业型”向“服务型”管理的转变。坚持理论探索和管理手段创新,在北京率先推出了城市环境分类分级管理、街巷和社区停车管理“四管治两小”、城市管理工作联动“四位一体”、城管执法“五定一查”、街巷胡同保洁“三快一净”等多种工作新方法与新模式,促进城市管理精细化。

注重强化统筹协调作用,提升环境建设管理水平。在区级层面,坚持城市综合管理联席会制度,加强对工作的统筹协调,促进责任落实。在街道层面,每2个月召开一次城管协调会议,分析城市管理的细节问题,研究下步改进措施与办法。

坚持广泛发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环境建设。驻区中央和市属单位在开放资源用于停车、绿化美化庭院、主动节水节电,机关食堂餐厨垃圾就地减量化处理等方面做出了表率。

区属各单位形成“条专块统”的环境建设管理新格局,管理、作业、执法、监督各部门既相互制衡,又互相配合,实现了全区城市管理工作的整体联动。

积极推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街道统筹区域发展作用,街道全权指挥调动属地各执法力量,统一协调解决各自辖区内的环境秩序问题,增强城市管理的行政执法合力。全区形成属地管理为主体,行业权属为主责,综合部门指导协调,执法部门积极配合,城管部门监察的城市管理工作新模式,辖区街面环境管控从“点、线、片”管理向全“面”管理的转变。

建立分类分级和信息化城市管理模式,保障城市安全有序高效运行。适应城市管理从功能组合管理向功能分区管理的变化,根据辖区资源分布和功能定位,将西城划分为区、金融商务区、繁华商业区、传统风貌区、交通枢纽区、公共休闲区、生活居住区等7种类型区域,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标准,采取相对的工作方式和考核指标,有效解决环境管理标准上的“一刀齐”和考核上的“一刀切”问题,形成城市环境分类分级管理新模式,有效解决非重点地区和非重点部位的环境薄弱问题。

加强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将城市划分为2432个万米单元管理网格,提高“网格化”管理覆盖范围,实现全区基础信息共享系统的平台对接、资源利用和网上督办、绩效考评,形成城市常态管理与应急处置相结合、政务管理与便民服务相结合、运行监控与重点保障相结合、指挥调度与分析决策相结合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新模式,有力保障各项服务工作的完成。

发挥社会市民参与作用,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好局面。在政府决策咨询方面,组建了由政府人员、专家学者、市民代表参加的城市管理咨询机构,让公众从决策、执法、监督等方面参与城市管理。在社会监督上,努力扩大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完善双向传递和交流机制,深化政府公示制度,有效拓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接待日制度功能与作用,促进城市管理变被动为主动,政府行为转变为政府和市民共同参与的行为。教育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倡导文明行为方式,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绿色出行和消费理念,全区形成共驻共建共享城市美好生活家园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回想指导本科生科研15年 下一篇:推动民间交流 增进人民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