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受众在快乐中享受新闻

时间:2022-10-26 02:31:52

让受众在快乐中享受新闻

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电子设备已经深入寻常百姓的生活当中,其中网络、微博、手机等新兴媒体更是凭借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快捷化以及受众的多元化等优势,给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如何在严峻的挑战面前挖掘利用好自身的优势,成了众多地方电视媒体亟待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保证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权威性和贴近性的基础上,适度给新闻注入快乐元素,让更多的受众在快乐的氛围中享受新闻信息带来的愉悦感,不失为一个有益的尝试,我们权且可以将其称之为“快乐新闻”。南阳电视台大型民生新闻栏目《宛都播报》自2009年改版以来正是围绕“快乐”二字狠下工夫,充分发挥电视的媒体特点,在众多的表现手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恰当地为节目注入轻松和诙谐元素,较好地调动了广大电视观众的收视兴趣,使其在南阳电视台所有自办节目中首屈一指,收视率屡创新高。作为该节目的编导,笔者以节目中的点滴实践入手,粗浅谈一谈民生新闻节目中“快乐”的应用。

“快乐新闻”,从字面意思来讲,我们可以理解为让观众在轻松惬意的环境中接受有用信息,同时也可以理解为通过媒介传播的新闻内容而获取愉悦。对于人类的快乐需要而言,受众关注媒体如果单单是为了获取信息这样一个结果的话,那么摆在受众面前的选择将有若干个,然而如今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加大,有更多的人更加重视在没有任何压力的状态下快乐获取信息,受众的这种特殊需求恰好为表现手法多样化的电视传媒提供了挖掘和发挥的空间。于是,《宛都播报》节目作为南阳电视台唯一一档民生新闻节目,在质上我们倡导“传播爱心、担当责任”的宗旨理念,而在形上,我们则强化“快乐新闻”的方式方法,从内容选择到播报状态、从配音字幕到整体包装,由内而外,从点到面,全面挖掘“快乐”的主题。

首先,主持人变“播”为“说”,再到“侃”。在主持人的确定上,我们就把目光瞄准了有一定文化功底、有思想有见地,语言、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人选上,这样首先摆脱了“播”的束缚,给“说”新闻留足了空间。然而,对于主持人而言,单单一个“说”字显然对于“快乐新闻”诠释是远远不够的,从播到说只是一个跨越、一种形式上的转变,而要谈到质的蜕变,使民生新闻“快乐化”,我们最终的要求是“侃”。

“侃”是一种形态,更是一种风格,有了侃,新闻就立马“活”了起来,节目也“立体”起来,人们的心情也不由自主地随之“快乐”起来。“快乐新闻”的格式便初见端倪。在主持人口播中,少了些严肃,多了些活泼;少了些说教,多了些诙谐。即便是批评报道,我们也大多剑走偏锋,在评论中融入谚语、歇后语、象声词、方言土话等特色语言,通过主持人表情、动作的紧密配合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寓教于乐、以理服人,通过张弛有度的“侃”,使被教育者口服心服,其中“侃”的成分也使整条新闻生动而饱满,极易被受众接受,且印象深刻。

其次,在稿件主体的处理上注入幽默和快乐元素。民生新闻的定位注定每一个稿件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同样是新闻,传统的新闻采写方式不外乎五个W,将需要交代的元素一一交代清楚、表达明白,而从中央台到地方台,我们所看到的民生新闻记者采写的稿件中,除去一些政策性较强以及一些比较严肃的话题之外,大多都会变换角度、发散思维,使节目可视性更强。而笔者认为,以趣味盎然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强烈的视觉冲击等构成快乐要素,则更能为受众提供轻松愉悦的氛围,使观众兴趣点更多、节目感染力更强。在具体操作中,这些元素可以通过特殊音效、影视资料以及差异化的配音等方式巧妙植入。《宛都播报》曾经播放了一条题为《千术揭秘》的新闻,记者在新闻主体当中就巧妙地运用了电影《赌神》中周润发表演赌技的影视资料,与记者拍摄的镜头穿插使用,配音采用男女声混配,语言风趣幽默,贴近受众的情感和生活情趣,如同拉家常般与观众产生强烈共鸣。这样利用电视多元化的表现手法在新闻当中营造一个又一个的兴奋点,使观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一个快乐的心态,让心情愉悦起来。

另外,尽可能地选取发生在受众身边的新闻素材,让更多的受众参与到节目中来,使他们以新闻事件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培养浓厚的收视兴趣。而快乐便出自其中的熟悉性、亲切感和共鸣意识。让老百姓走近镜头,让老百姓说心里话,把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展现出来,这本身就是个看点,也许这些事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节目中出现的人很有可能就是自己的亲朋好友,他们富有地域特征的语言、他们发自内心的呼唤,解决问题后他们淳朴而自然的真情流露,利用这种地域上以及心理上的贴近性来构筑观众对节目的兴趣和依赖,从而引发他们内心的愉悦感和快乐感受。

“把快乐注入新闻,用新闻制造快乐”。快乐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快乐却不能成为电视新闻的首选。综观各地电视节目,快乐新闻似乎已经得到业界以及受众的普遍认同,但践行快乐新闻依然任重而道远,如果电视新闻把全部精力用在为受众寻求新闻的娱乐消遣价值,而完全忽视了新闻的认知、教育等功能,那将是一种巨大的悲哀,怎样让快乐新闻与社会上日益盛行的新闻娱乐化现象保持本质的区别,仍然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明确自身的责任担当,始终秉承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原则,严格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积极探索,掌控有度,在有效提高节目可视性的基础上,有效防止民生新闻节目的庸俗化和碎片化倾向,使节目真正成为广大观众的贴心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更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作者单位:南阳电视台)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行为的理性维度 下一篇:通讯员写作应注意的五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