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时间:2022-10-26 02:24:38

山东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摘 要:将山东省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分析了1995—2011年山东省三大区域经济的三大产业、GDP以及泰尔指数,将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来评价山东省三大区域的经济差异现状。结果显示:山东省三大区域的经济差异在逐年扩大后趋于平稳,区域间差距比区域内部差距的扩大速度更快是造成区域差异大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对经济差异的调控应以缩小区域间的差异为重点;同时,加强各区域经济中心的建设,更好地发挥经济中心对周围各区县的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等。

关键词: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泰尔指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047-03

一、 山东省经济差异概述

山东省的国民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2002年突破10 000亿元,特别是从1990年到2011年持续快速增长,GDP总量从1 511.19亿元增加到45 361.85亿元,增加了44 210.66亿元,经济实力明显上升。从人均占有量来看,2011年山东省人均GDP占有量为47 335元,超出全国人均GDP占有量34.5%。

山东省的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占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71.90%上升到2011年的91.2%,而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18.1%下降到2011年的8.8%。从数字里可以看到,第二、三产业对山东省经济高速发展的贡献是相当大的。然而,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存在严重不平衡的问题。按照1995年以来山东省政府的划分方法,山东省可分为东、西部两大地区,青岛、济南、威海、烟台、东营、日照、淄博、潍坊等8 个地市为东部地区,其余为西部。由于地理位置差异和市场化程度差异明显,东、西部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2007—2011年,山东省GDP一直居全国第二。但是,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均衡,东部地区地市的总人口占全省43%,而GDP却占到了全省的60%以上,西部地区 57% 人口只创造了全省 30% 左右的GDP,同时,东部地区的人均GDP是西部地区的3倍左右。这种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性将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公平,从长期来看也不利于山东省经济的全面发展。

在对山东省的区域划分上,虽然在1995年政府将整个省划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但是,为了对山东省的17地市经济发展差异变化有个更直观的考察,并且更加细致地研究经济发展的差异,本文将山东省17地市划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将日照、莱芜、滨州、济宁、泰安和临沂并作中部地区,德州枣庄、聊城和菏泽作为西部地区,其余 7 个城市属东部地区。

从山东省三大区域人均GDP的图标可以看出:各区域的人均GDP都呈上升态势,但各经济区域人均GDP的增长速度不同,东部地区的人均GDP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中部和西部,西部增长速度最为缓慢 。近10年来,东、中和西部的人均收入差异在明显不断扩大,这说明,这三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也在不断增大。

二、泰尔指数分析

泰尔指数分解法 泰尔指数作为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测度指标具备良好的可分解性质,即将样本分为多个群组时,泰尔指数可以分别衡量组内差距与组间差距对总差距的贡献。假设包含n个个体的样本被分为K 个群组,每组分别为gk( k=1,2,,,)第K组gk中的个体数目为nk,则有nk=n,yi与yk分别表示某个体i的收入份额与某群组k 的收入总份额,记Tb与Tw 分别为群组间差距和群组内差距,则可将泰尔指数分解如下:

y=Tb + Tw =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群组内差距项分别由各群组的组内差距之和构成,各群组的组内差距的计算公式与样本总体的计算公式并无二致,只是将样本容量控制在第k 组的个体数Kn。

利用Theil-T指标以山东省内各地市为单位衡量山东的区域经济差异程度,把山东省各地市1995—2011年相关数据代入进行计算,得到反映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Theil-T指数值以及泰尔指数的分解值。

可以看出,1995—2011年期间,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有增有减,然而总体来说,区域内在总指数中所占的比例远小于区域间的比重,但在大体趋势下,区域内的比重在上升而区域间的比重在下降。2000年以后趋于平稳,保持在0.15左右并有微弱下降趋势。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时期山东省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不同特点,可将其分为两个阶段进行考察。

第一阶段:1995—2000年。这一阶段,泰尔指数呈现连续上升的趋势,区域差异在不断扩大,由1995年的0.139 07扩大到2000年的0.156 02,结合GDP 的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速度的事实,但总体经济发展差异在迅速扩大,充分验证了谬尔达尔的“累计因果循环论”: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越来越好,差的地区越来越差。

第二阶段:2001—2011年。这一阶段从总体上来看,泰尔指数处于相对平稳状态,没有了第一阶段增长的势头,而且出现了微弱的下滑。其中,2001—2006这6年泰尔指数大体保持稳定;2007—2011年明显降低,差异有所减缓。这说明,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差异在稳重减小,有所缓和,但区域经济的均衡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在短期内的效果不会太明显。

通过东、中、西三个地区的横向比较可以看出,三部分在整体上区域加大的趋势,一般而言,西部内差距最大,东部次之,中部相对最小。这说明三个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通过泰尔指数分解可知,山东省东、中、西三地区之间的差异是造成该省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区域内的差异组成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东部发达地区的内部差异都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中部地区的内部差异这些年来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综上可得,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内部差异变化是造成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差异变化的主要原因。

上一篇:汽车节能实用技术浅析 下一篇:浅谈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