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吸金何时了

时间:2022-10-26 01:52:33

银行吸金何时了

随着股市的逐渐回暖,今年A股市场或迎来新的一轮中资银行再融资潮。

与银行企业令人咋舌的高利润相比,其在各个市场“吸金”的胃口也同样大得惊人。这不由让人奇怪,为何挣钱最多的行业,却呈现如此资金匮乏的局面?

民生银行2月24日公布,证监会已核准公司增发16.5亿股H股,约融资90亿元,这个从去年初民生银行就致力推动的增发计划终于走过最关键的一道关卡。

此前,该行董事长董文标还曾公开表示,再融资的事情“想都丢人,我们怎么张得开口”,但是最终,为了能够保证“开门营业”,其不得不再推出新的融资方案。数据显示,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民生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为7.98%,低于监管要求。该行曾表示,若此次增发顺利进行,能够提高资本充足率约2个百分点,使其达到监管要求。

除了民生银行之外,去年还有不少金融机构公布了股权融资计划,但由于受到欧美经济危机的影响,大部分的融资方案被迫搁置。其中,招商银行350亿元的A+H股配股计划迟迟未能落实,而光大银行在香港上市集资60亿美元的计划也一拖再拖。

自今年以来,市场逐渐回暖,中资银行股价从去年12月的低位连续上升。市场人士称,近期国际资金明显流入香港股市,相对去年低迷的情况,现在不失为再融资的好时机。再加上部分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较低,一季度或出现融资潮。

比如,日前北京银行就公告称,118亿元的定向增发方案已获证监会正式批复;中信银行董事会1月中旬也通过了发行200亿元次级债的议案。此外,2月上旬,交通银行拟计划配售H股集资约500亿元,以及光大银行发行67亿元次级债的计划也已获得监管部门批准。

仅上述还没有实施的再融资方案,其总计融资规模就超过900亿元。而这一数据再次挑动起市场疑虑的神经,“为什么挣这么多钱的银行,却一直在喊穷?”

“尽管利润增速普遍在30%以上,但大部分上市银行内生资本积累依然难以支撑所需资本金。”2月25日,平安证券的一银行业分析师说道,“银行赚的钱满足不了其规模扩张的要求,所以只能从其他渠道补充资金。”

“表面上看是监管要求提高了,银行需要补充资金,以在短期内达到资本指标,但实际上是银行多年来过度依赖信贷业务留下的恶果。”2月25日,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周广生表示,信贷利差收入的增加必然需要相对应的存贷业务增长,而存贷业务增长又极易与监管新规相抵触,为避免触犯监管新规只能选择持续融资圈钱。“在这种恶性赢利模式的主导下,净利润大幅增长不仅难以填补信贷扩张留下的资金缺口,而且随着信贷规模的增加,资本缺口反而会更加扩大。”

有分析指出,2012年至2013年银行业总资本缺口甚至可能超过5000亿元。根据瑞银证券方面初步测算,今年银行业总资本缺口约为2207亿元,其中,承压较大的是中行、农行、交行、中信、兴业、浦发、华夏、深发展,而核心资本缺口较大的则是中、农、交行和兴业银行,缺口分别为138亿元、386亿元、165亿元和91亿元。

对于这波融资潮,有专家认为,其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负面效应颇大。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一方面银行融资过大,会导致资金面不足对股市带来向下的压力;另外一方面,银行融资占比较高,实体经济拿到融资量就小,并不符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的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目标。

而周广生认为,当前国内银行业这种纯粹基于数量扩张的粗放式经营模式,从长远来看是不可持续的。“银行需要优化业务结构,而政府也需要放开企业其他融资渠道,比如资本市场,增加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让银行的信贷增速放缓,促使其走出这一怪圈。”

上一篇:结构性减税思辨 下一篇:祛除“出口依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