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觉教育的践行者

时间:2022-10-26 01:02:32

做自觉教育的践行者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传授知识的过程是手段,是载体,真正的教育是把人内心深处那种积极的建设力量诱导出来。教育的价值应该是唤醒人性的自觉。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觉”的解释是“自己认识到应该如此而甘心情愿地去做”。“自觉”与“被动”相对立,是“自己”去认识,“自己”去适应,“自己”去内省,“自己”去敏悟。“自觉”与“放纵”相对立,是“自己”去监控学习心理与行为,反思自己的学习动态与行为方向,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与行为,自觉地提炼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习惯,从而在学习各门功课时驾轻就熟。“自觉”是观点和态度。“自觉”,让我们的教育行走在自由的疆土,任由孩子们思维的轻舟轻松泛航。“自觉”是意志与信念。师生为了共同的目标,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在行动中培养能力,在挑战中锤炼意志,在成就中坚定信念。“自觉”是坚守与理想。学校管理始终坚持以“自觉”培养人、管理人、发展人,凭借各种学习共同体,以“自觉教育”为船,以“自觉”为帆,以“教育”为桨,共同追寻彼岸的乌托邦。

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吕水庚校长践行的“自觉教育”,是华罗庚核心精神的具体表征。践行“自觉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具有系统性和持久性。学校方方面面都要把自觉文化建设纳入工作视野中,在课堂教学上、在教育活动中,用师者的教育智慧去研究和实践如何培养学生自觉品质,并在引导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自觉性程度。剖析华罗庚实验学校践行的“自觉教育”,呈现三层涵义:

在践行中彰显“精神追求”。在沉积多年办学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吕校长以“弘扬华罗庚精神”作为核心理念和文化标签,形成自己“自觉教育”的办学理念。校训“精勤不倦,自强不息”是华老精神精髓所在;教风“敬业爱生 求实创新”是华老“甘为人梯,戒空戒松”精神的写照;学风“多学 多思 多创造”既是华老给广大青少年的题词,也是华老自己治学精神的体现……如今,这些已成为华罗庚实验学校全体师生的内隐规矩,引领每一位师生走近华罗庚、触摸华罗庚,把华老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与学习之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在践行中强调“价值引领”。在当今价值多元时代,在尊重不同师生个体价值多元的前提下,强调学校、社会主流价值的引领作用,以此规范、引导和整合师生的价值取向。吕水庚校长他们一群人,在华罗庚精神的引领下,先后开发了校本课程《走近华罗庚》、《华罗庚实验学校数学课本》和《踏着大师的足迹》,实行教师“自我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启动了“立体阅读”项目,建立了六个市级名师工作室,展开了双赢课堂、自觉数学、读写链接、自育语文等系列研究,使师生在课程开发中明确人生方向、在项目建设中修炼人文素质、在课题研究中提升学术修养。“自觉、自育、自强”已成为华罗庚实验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景和价值取向。

在践行中突出“个性选择”。著名教育专家李希贵在《2013年关注什么》一文中提出:构建可以选择的教育,不仅应该成为今天的话题,更应该变成明天的行动……除了选择性,“更好的教育”还应该有另一个模样,就是“个别化”。吕校长始终把关注“人”作为自觉教育的第一要素,尊重师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自主选择的舞台。诸如用“梯队发展”来激活每个群体,使教师群体结构呈现梯队前行的态势,从而为学校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等等,师生在个性选择中自主成长。

如果说世上有什么是永恒的话,那一定是人的精神!如果说有什么力量是无穷的话,那一定是人的激情!吕水庚校长在“自觉教育”中将思想的引领,精神的统一如润物细无声一样渗透到工作中,以思维影响思维的方式凝聚人心,让校园里的每一个人“快乐地学习,开心地工作,幸福地生活”。这种思维、这种胸怀、这种境界塑造了新生代校长的风度,成就了他治校的速度和力度。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上一篇: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胆碱能神经元... 下一篇: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专项训练(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