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文 学以致用

时间:2022-06-24 07:29:46

讲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它不仅能扩大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从而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作文教学以训练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准确表达思想感情为目标,它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心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特有任务。一个学生的作文能力如何,将是衡量其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

因此,语文讲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读和写必不可少,不能将二者彼此孤立甚至对立起来,而应把二者视为一个链条上的两个环节,当做完成教学任务中的一个有机体。

那么,在实际讲读课教学中如何把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呢?

第一,在讲读教学中,依据课文本身所表现的人物刻画、情感表达、表达方式的运用、词语句式的选择、结构的安排等方面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作文实际,提示学生与自己的作文相比较,从而收获写作规律的启发和借鉴。

例如在讲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我让学生从“父亲买橘送别”这一情节来分析:同学们读过这一情景后有何感受?(生:感人;身受感动;父亲太伟大了等)。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朱自清的《背影》“父亲买橘送别”何以让我们读来都为之动容?请大家讨论一下,并做总结。之后再做点拨:作者在写作时内心感受如何?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分析,这一段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刻画人物又运用了哪几种方法,通过哪些词语来表现的,又表达了“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找出相关的语句。最后小结规律:饱含真情、仔细观察、刻画细致、语言生动等。

这样层层点拨,引导学生探寻经典散文的写作规律,进而当堂再让学生反观自己的习作,运用“对照法”进行比较。

比较时,引导学生注重把握四个主要方面:一是写作内容,即写作内容是否围绕中心进行选材,所选的材料是否做到了详略得当;二是文章中心,即中心是否明确,是否突出,如在记叙文中是否以生动的刻画来突出主题,文章是否恰当地运用了抒情和议论来点明、深化中心;三是文章结构,即结构是否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递进式等;四是侧重点,即讲读课与作文教学都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训练的侧重点)是一脉相承的。

学生当堂便轻松地找出自己的不足。随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习作进行“片段改写”。很快一篇篇生动、感人的情景刻画再现出来,读后纷纷赢得大家阵阵掌声。

第二,讲读教学过程中对经典的名篇佳作进行必要的编写写作提纲、圈点批注和摘录优美语句等方面的训练。

例如在讲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山中访友》等课文时,我针对初一学生记叙文训练要求及学生特点便让学生按记叙文六要素去整理本文的写作提纲,并摘录、积累文中的景物描写段落同时勾画出文中的过渡段、抒情语句。通过这一训练,学生不仅对篇幅较长、材料较丰富的一类文章内容能够清晰地疏理,而且对记叙文的谋篇布局、组织材料也能够基本掌握,对接下来记叙文写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第三,在讲读课教学中还可以结合课文中的词语、句式、修辞、写法等特点设置仿写训练,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训练;《背影》中对“父亲过月台”的动作刻画仿写;《春》中“春花图”动静结合写法的运用以及讲读议论文时多角度引用名言警句开篇、论证过程中的多种论证方法结合的借鉴等等,都是在讲读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的一个个范例。

第四,“口语表达能力”是另一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在讲读教学中也可以进行必要的“口头作文”训练,灵活多样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教师在进行“口头作文”训练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口头作文”训练。可以通过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再现情景、补充环境描写、人物对话编写、心理活动猜想等形式来加以体现。

例如在进行《雨后》的课堂教学时,我在导出文题后,就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先把问题分到小组,让学生各自充分讨论后,再选代表交流,这是课堂最“出彩”的地方。因为学生无论是对问题的质疑,还是多角度的回答,都会产生无穷的智慧火花。而只要学生能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条理清晰就都会激发其创作潜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针对“小妹妹为什么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这一问题,有的学生说“小妹妹可能没有摔跤过”;有的学生说“小妹妹喜欢雨水溅到身上,泥土弄到身上的感觉;”有的学生说“小妹妹喜欢像小哥哥摔跤后那么兴奋”……这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及对人物的把握,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五,在课文讲完之后,还可请学生谈体会、感想,联系实际提建议、定措施的“综合性学习”写作训练,或者续写、缩写、扩写、改写课文等等方面的训练。

如在讲完《桃花源记》一课之后不妨设计这样一个课下练笔。“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社会理想,亲爱的同学们在当今举国上下都在憧憬“中国梦”的美好前景之时,请描述一下你心目中“中国梦”的美好蓝图。

这样讲读与写作相结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写作技能,而且更能拓展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文章合为时而著”思维的广度。

以上仅仅是我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对语文教学过程中“讲读课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初步探讨,敬请诸位专家与同仁予以多多指正。

上一篇: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外救治情况分析 下一篇:最后对你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