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下的环境会计

时间:2022-10-26 11:30:23

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下的环境会计

吉林航空工程学校 吉林 132102

【摘要】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相协调。人类把发展生产力建立在过度索取自然资源的基础上,造成了社会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实现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方面的支出和收益问题,会计应承担起反映和监督的职能。环境会计应以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在与国外同行不断交流的基础上共同探索发展环境会计,不断完善我国会计体系。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 会计体系

Construct environment accounting under Chinese continuable development

Wang Qi

【Abstract】The economy development must assort with the environment. The human establish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vity on the basis of asking for the natural resource too much, as a result of which, the environmen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is depending on become worse and wors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continuabl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the accounting field should bear the reflecting and supervising function to the payout and benefit from the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accounting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ontinuable development economics, use the foreign research result for reference, combine our Chinese material practice to research and develop environment accounting mutually on the basis of exchanging with foreign craft brothers and to perfect our Chinese accounting system step by step.

【Keywords】Continu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ccounting Accounting system

1.环境会计应以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平衡发展,自然资源短缺,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提出,人类开始认真总结自己的发展历程,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社会活动与发展行为,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它是21世纪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正确处理和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能力相协调。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

西方经济学中控制环境污染的经济分析大致有三种思路:一是新古典主义的“庇古税”思路,即环境污染可通过征收排污税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二是产权管理思路,即通过产权明晰和协调各方的利益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三是国家干预思路,即政府为环境资源利用进行直接干预。上述三种思路均具有意义,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市场和政府的有机结合。世界各国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共识,制定实施符合本国国情的各项环境保护政策,并与国际组织协调一致。目前自然环境所接受的污染物中有80%直接来自企业,由企业承担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主要责任是顺理成章的。因此,针对国家整体环境活动和企业单位环境活动,就需要环境会计对其中产生的环境成本、环境收益进行反映、监督,以实现人类的持续发展。

2.环境会计的一般体系。环境会计是对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环境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的反映和监督,确认记录企业的环境成本费用,分析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的影响在传统会计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会计信息系统。它是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传统会计学科的继承与创新。

2.1 环境会计的目标。如今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理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当企业投资者意识到企业经营活动所涉及的环境活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企业价值产生重要影响之后,就有可能向企业经营者提出定期揭示或披露环境活动核算资料的要求。因此,环境会计的目标突破了传统会计的目标,分为两个层次。其基本目标是从可持续发展思想出发,实现全社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具体目标是向政府环保部门、投资者、社会公众提供有关企业环境目标、环境政策、环境规划以及环境保护的义务、贡献等方面的会计信息。通过环境会计报告,使人们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社会发展环境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问题,树立超前的环保观念,重视生态环境,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中,遵循物质循环规律。

2.2 环境会计的对象。随着各国立法机构和政府机关对环境保护和生态维护法律法规的迅速建立和强制执行,从微观上看,企业可能因为公害而引起高额赔付,可能需要考虑如何利用国家税收政策与金融政策对环保企业进行倾斜,适当调整发展战略;企业还可能参与排污权的竞争,生产在商品市场上热销的绿色产品等。从宏观上看,各国政府需要进行环保行政与规划,自筹资金或引进外资开展自然资源的多样性保护等环保项目,采取措施综合治理环境污染等。国家与企业在环境经济活动中发生的环保成本、环保费用、环保收益,形成的环境资产、环境负债,都要纳入会计信息系统统筹考虑,综合构成环境会计的核算对象。

2.3 环境会计的模式。首先按照核算对象不同,环境会计分为宏观环境会计和微观环境会计。宏观环境会计属于国民经济核算的范围,以国家整体环境活动作为核算对象;微观环境会计是以企事业单位环境活动作为核算对象的微观层次的环境会计。其次按照作用不同,环境会计分为外部环境会计和内部环境会计。外部环境会计以提供外部报告为目的,向关注企业环境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利害关系者报告环境活动信息;内部环境会计为内部管理决策服务,收集整理有助于企业内部管理的环境信息。

3.构建我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环境会计是从传统会计的有机体上形成的一个新的会计分支,它对传统会计理论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目前,环境会计的研究和应用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作为经济稳定增长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我国已具备了建立环境会计体系的条件。

3.1 治理环境污染的要求。在我国迅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也在不断加大,污染物的排放量越来越多。据统计,我国近20年来沙化土地面积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每年沙害损失540亿元人民币,人们已认识到沙尘暴的危害性。由于污染和过度利用,资源正走向枯竭。目前人们逐渐地认识到提高生活质量不仅需要发展生产,而且需要保护环境,这两者之间的利益均衡已现实地摆在面前。国家的发展与企业的经营都无法摆脱环境活动,客观上也要求尽快建立环境会计体系。

3.2 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根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精神,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并将其作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心愿。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环境法律体系,先后制定、修订了《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环境污染防治法,以及《森林法》、《土地管理法》等自然资源保护法,并在税收政策上给环保企业以优惠。通过法律法规和其他政策的规范、引导,可使企业逐渐认识到做好环境活动核算大有可为,并具有实实在在的内容。由此可见,为使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在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基础之上,构建环境会计信息系统已成为必然。

3.3 完善我国会计体系的需要。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环境会计体系,而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对环境信息重视不够。按照我国现有会计制度,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对形成的环境资产有的没有确认,如栽种的绿色植物,一般形成绿化费计入管理费用,没有作资本化处理,而且由于缺乏维护管理,植物成活率低;对企业治理环境污染过程中形成的环保支出和环保收益,也没有单独反映,并且治理行为缺少长期规划。随着我国政府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以及社会各界对企业保持生态平衡的监督,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活动的核算资料及重要指标将表示出极大的兴趣,而且由于全世界对可持续发展的共识,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向投资所在国提供环境会计核算资料已在所难免。

参考文献

1 环境会计理论研究文献综述.财政监督.2007.02期

2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环境会计在我国运用的思考.商业会计. 2007.12期

上一篇:浅谈机电一体化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下一篇: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之我见